坦克在歐洲大陸上首次出現之後,它所帶來的威力和影響力讓當時的歐洲國家深有體會,為了在戰爭中保持自己的優勢,均投了到對坦克的研發之中,同時也包括了大洋彼岸的美國。提起美國的老坦克,我們最先能想到的應該就是謝爾曼了,畢竟它在二戰中立下的功勞可不小。而戰爭結束之後,則是巴頓坦克的天下了,一款用於替代謝爾曼和潘興的主戰坦克,成為了上世紀最常見的坦克之一。
因刻板的印象,很多人認為美國坦克的實力很強,其實不然,美國坦克在二戰中固然不算弱,但也算不上強。拿M3來舉例,整個車體的設計學習了法國B1坦克的設計思路,其戰術定位也依舊是以輔助步兵為主,雖然在北非戰役中表現不錯,但那也僅是對面敵人是2號坦克和3號坦克的情況之下。因此為了應對之後的西線戰場,美國人對M3坦克進行了升級換代,將裝備在車體上的75炮移到了炮塔上,所誕生的就是M4謝爾曼坦克,一款可與T34、虎式齊名的坦克。
西西里島戰役中,盟軍很容易的就擊敗了駐防的意大利軍隊和趕來的德國援軍,他們所遇到的軸心國坦克也都是皮薄餡大的意大利坦克。因此錯誤的認為謝爾曼所裝備的短倍徑75mm炮可以應對未來西線戰場上的威脅,但實際結果可不是這樣,歐洲內陸戰場可比他們想的殘酷的多。且不提謝爾曼的裝甲夠不夠厚,單是那門繼承M3坦克的75mm炮,在遭遇敵軍坦克的時候也很難發揮功效,情急之下,美國人才開始大量的將長倍徑的76mm炮裝上坦克。
其實謝爾曼還有一個比較致命的缺點,那就是它的車體很高,這其中的原因其實是一個無奈之舉。謝爾曼坦克是典型的中置炮塔坦克,動力結構則是前驅後置(驅動輪在前,發動機在後)的設計,這就意味着,它需要一根傳動軸,以便連接發動機和驅動輪。但問題就出在了這裏,謝爾曼所採用的發動機本身就比較大,而在安裝時它的傳動接點偏偏還很高,所以就造成了傳動斜着接到前面的。為了給車組乘員留出必要的空間,所以謝爾曼的成體就被抬高了,這也是技術不達標的一種表現。
到了戰爭後期,謝爾曼就更顯得不夠用了,尤其是在面對虎II這種鋼鐵巨獸的時候,因此美國人又把潘興坦克搬了出來。和前者相比,它的裝甲更厚,前裝甲最厚處達到了114mm,同時換裝了一門90mm的坦克炮。在二戰結束之前一共有1436輛潘興被造了出來,因為誕生時期比較晚,最後也只有310輛坦克上過戰場。而實戰效果證明,潘興坦克既有重坦的防禦和火力,也有中坦的機動,換一個角度來看,它已經有了成為主戰坦克的潛力。戰後的巴頓系列坦克
二戰結束之後,隨着百夫長坦克的成功,主戰坦克的時代到來了,而美國也決定研發一輛新坦克來替代之前的謝爾曼和潘興坦克。之後所推出的第一輛主戰就是M46巴頓坦克,在外形上,它和潘興其實並沒有什麼區別,甚至連主武器都沒有更換。因為M46型巴頓坦克本就是潘興坦克的強化版,和前者相比它加強了動力系統,1949年的時候被正式命名為M46中型坦克。而後美國人又對剩餘的潘興坦克進行了改造,時期全部到達M46的標準,這可以看成潘興坦克的一次完美轉變。
畢竟前者只是一個改良產品,針對新坦克的研發依舊在持續,而T42中型坦克就是一個有利的“候選人”,但T42在研發的過程中一直有一些技術問題沒有解決,導致遲遲不能通過測試。情急之下,美國人將T42的炮塔裝在了M46坦克的車體上,進而誕生了M47坦克,並在1951年的時候投入量產之中。雖然還是使用90mm坦克炮,但和前者用的並不是一門炮,膛壓的上限被提升,這就意味着它可以使用更強勁的炮彈,同時對炮塔的要求也有所提升。在停產之前M47坦克一共被生產了8576輛,除了美國在用以外,其友邦也大量裝備。
同時期,M48坦克的研發也在進行,生產它的目的就是為了取代拼湊出來的M47坦克,雖然兩輛坦克有很多零件可以通用,但M48確實是一輛經過全新設計的坦克,不僅是炮塔還有車體。其前裝甲120mm,主炮前期列裝的是90mm炮,後來則大規模更換為105線膛炮。1952年開始批量生產,到1959年停產的時候,一共被生產了超過12000輛,是美國在上世紀50年代生產最多的主戰坦克。而後又在六、七十年代的各種戰爭中出現,和老對手T-55各有勝負。
1957年,為了應對未來威脅,M60坦克誕生了,這也是巴頓系列的最後一款坦克。同樣由底特律坦克工廠來生產,從1960年到1983年,M60一共被生產超過了15000輛,車體和炮塔的前部首次採用了含有石英夾層的複合裝甲,但這一設計因成本原因並沒有被普及到每一輛M60坦克的身上,大部分還是採用了反應裝甲模塊來提升自身防禦力。105mm線膛炮也有所增強,而且在炮塔上面還保留了車長塔的設計,使其使用機槍的時候可以更安全一些,唯一的缺點就是密封狀態下射擊後會產生大量的煙霧,而且還沒有抽煙裝置。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這一系列的坦克都被叫做“巴頓”但實際上“巴頓”這兩個字從來沒有出現在這些坦克的官方名字中。雖然都有主戰坦克的名頭,但也只有M60在定義上被算進了主戰坦克的序列中。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更為先進的M1坦克誕生之後,整個巴頓系列的坦克逐漸被淘汰,也算是壽終正寢了。
參考文獻《土耳其工業產品M60T》、《AFV Database: M48 Patton》、《坦克裝甲車輛》、《 M26 Pershing / M46, World War II Datab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