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更新優質心理學科普
近日,中青校媒面向全國1028名在校大學生髮起一項“你是否支持學校開設戀愛課”的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88.23%的大學生對此提議表示支持。
在參與調查的學生中,正處於跟戀人交往狀態的佔總數的28.89%,曾有過戀愛經歷,現保持單身的佔37.55%,從未有戀愛經歷的佔28.99%,暗戀或者正追求他人的狀態佔據4.57%。
戀愛在大學生這個年紀是順其自然發生的一件事,但九成大學生都對戀愛如此上心,甚至需要專門單獨開設戀愛課,可見戀愛成為了近代大學生的急迫需求的一件事。
也從側面看出,大學生對戀愛雖“求愛若渴”,但本身對戀愛卻一無所知。近些年在網上大火的“情感機構”“xx情感老師”以及不良pua,也都反應了這一現狀。
這類現象背後的原因是什麼,今天就由湯先生來揭示
1. 生活物質的滿足,導致精神需求的上升
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的需要由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五個等級構成,在高級需要出現之前,必須先滿足低級需要。
在現代,我國生產力日益發展,不斷滿足人們對生理的需求(食物,水),而法律制度與社會秩序的完善也滿足了我們對於安全的需要(人身安全,信息安全,經濟安全)
人們的需求也就發展到了下一層。
而對愛情的渴望就在第三層:歸屬與愛的需要中。
這也就合理的解釋了,為什麼60.70.80年代的人對於情感的需求並不高,甚至是家長配婚,組織安排也可以接受,那時候的人的婚姻大都是為了傳宗接代,或者分擔一部分的生活壓力。
而現代年輕人,是對“愛”的渴望。
從另一方面講,生活物質的滿足,也促進了人對精神個性化的追求。
自改革開放後,西方的“自由主義”思想以及國外科技開始傳入國內,對新時代的年輕人影響是十分深遠的。
“自由主義”和多樣化的科技生活使得年輕人的性格個性化。尖鋭的個性使得兩個完全不同的人,很難融洽相處,“自由主義”又使得年輕人對婚姻的概念並不像從前一樣那麼“湊合”。
因此也再難像父輩一樣,兩個人可以將就過了。
這就大大增加了戀愛選人的難度,也就不難明白為何大學生對戀愛知識“如飢似渴”了。
2. 原生家庭導致的自身缺愛
在這個話題開始前,我們需要了解一個心理學定律。
“在人自身情感缺乏的情況下,就會向外尋求幫助,以求自己內心的情感穩定”
我們在剛生下來的時候,對於外界是一概不知的,出於求生的本能,我們就會依存於自己的父母,會根據父母態度的好壞來判定自己本身。
在這樣的條件下,假如父母的教育方式出現了一定的問題,就會導致孩子出現自卑,安全感低等狀況。
這時在孩子心中就會誕生一個理想父母,而親密關係恰好就成為了他彌補童年創傷的途徑。
心理學家武志紅:戀愛不是對親子關係的簡單複製, 因為我們不會簡單地按照現實父母的原型去尋找戀人, 而是按照理想父母的原型去尋找。
越是渴求親密關係的年輕人,就越是缺愛,也就反應出他的原生家庭並不“美滿”。
這裏的美滿為什麼要打引號呢?
因為不僅僅是對孩子的拳打腳踢,惡語相向會造成安全感低,溺愛也會造成安全感低的情況。
3. 閥值
現代大都是獨生子女,因此全家人的目光都會聚集在這一個“小天使”身上。
這也就造成了,孩子受忽視的閥值高。通俗來講就是,他能夠接受被忽視的承受度低。
當孩子進入學習,社會後,會發現全世界並不是圍繞着他運作的,此時的他便會難以接受。由此他就會去尋找一個把他當做中心的人。
也就不難理解,現代的年輕女孩怎麼會那麼想要一個“滿眼都是自己”的情郎了。
4. 學業壓力
社會的飛速發展,使得一部分勞動人員由機器代替,對於尖端人才的需求加大,崗位競爭壓力變高,這就導致了社會壓力變高,間接導致學業壓力變高。
每個人都需要自己的避風港,大學生也是人,也就渴望尋找一個讓自己休息的地方。
5. 補償行為
孩子的早熟使得孩子在上初中的時候就有對“愛情”的懵懂嚮往,迫於家長以及世俗的壓力,選擇不去早戀。
到了大學,家長已經不再約束,兒時壓迫已久的感情此時反彈而出,尋求愛情。這就跟一個窮光蛋一夜暴富,大手大腳花錢一樣,都是屬於對自己的補償行為。
再加上現在家長經常給灌輸的“上了大學,你就完美了,隨便玩”的思想,大學享樂主義盛行,也就開始追求戀愛了。
各位看官好,我是湯先生,假如看我文章讓您覺得臉上有光,説出去倍有面子,不妨留下您的點贊,有什麼指點的地方,也請您在評論區留下建議,我會逐一查看,加以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