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露骨挑撥中俄關系,俄議員:“中國問題”已成美國統治精英的一種魔怔

備受關注的美俄峯會落下帷幕,各國媒體試圖從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美國總統拜登各自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捕捉信息。比較一致的印象是,兩國領導人都謹慎地稱讚對方,肯定會晤的積極意義,但難掩美俄之間的嚴重分歧。雙方在網絡攻擊、俄反對派人士納瓦利內、人權等問題上尖鋭交鋒,會後拜登意有所指地説:“俄羅斯處境困難,正受到中國擠壓”。美俄發表有關戰略穩定的聯合聲明,重申“核戰爭打不贏,也永不能打”的原則,被認為是此次峯會的一大成果。但對於這次會晤能不能成為俄美關係觸底反彈的轉折點,各方的評估都透着謹慎。

普京給峯會打“+”

結束約3小時的會談,普京和拜登16日先後在日內瓦湖畔舉行新聞發佈會。《紐約時報》稱,兩位總統猶如拳擊手描述對手的實力一般,相互展現職業外交式的尊重。普京稱這次會晤是“建設性的”,雙方“沒有敵意”,並稱贊拜登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政治家”。拜登用“正面的”“積極的”形容峯會的基調,説他做了該做的事,但堅稱沒有“威脅”。報道説,儘管雙方都表達了改善關係的願望,但分歧依舊嚴重。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拜登告訴記者們,他在網絡安全和人權問題上向普京表達了有力態度。會談中,他向普京提交一份包含16個關鍵基礎設施的清單,並提醒普京“美國擁有強大的網絡能力”,如果這些設施遭到攻擊,美國將“以網絡方式”回擊。在被問到“如果納瓦利內在俄羈押期間死亡會發生什麼”時,拜登説:“我向他(普京)明確表示,這樣做的後果對俄羅斯來説將是毀滅性的。”

在普京的記者會上,美國記者至少5次提出有關納瓦利內的問題。美國廣播公司的記者雷切爾·斯科特甚至咄咄逼人地質問普京“在害怕什麼?”“美國之音”報道説,普京在納瓦利內問題上的立場依然堅定,拒絕直呼他的名字,稱“這個人知道他在違反俄羅斯法律,已兩次被判有罪”。他提到美國國會騷亂和“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提醒人們注意美國的種族摩擦和政治分歧。

對於有關網絡攻擊的指責,普京説,全球發動網絡攻擊數量最多的國家是美國,其次是加拿大,俄羅斯不在“佼佼者”國家之列。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17日告訴“莫斯科回聲”電台,俄羅斯與美國沒有、也不可能就網絡安全達成協議,因為沒有設定這樣的任務。但雙方就討論該議題的必要性取得了共識,將於近期啓動關於網絡安全問題的專家對話機制。

烏克蘭問題是兩位領導人存在分歧的另一議題。拜登在記者會上説:“我們同意開展與明斯克協議有關的外交活動。”但《華爾街日報》稱,美政府一名高級官員對會談給出不同描述,稱烏克蘭是拜登和普京存在明顯分歧的領域之一。

“昨天確實是非常緊張的一天。”佩斯科夫17日告訴“莫斯科回聲”,俄方並未對俄美峯會有過多期待,根據總統本人的評價,這次會談應該可以得一個“+”。17日在一個視頻會上,普京談到這次峯會説,俄美媒體有關拜登形象的報道與事實不符,“他是一位專業人士,你需要非常小心地與他打交道”。普京稱他和拜登在關鍵問題上了解了彼此的立場,此次峯會使解決雙方的分歧問題成為可能。

露骨挑撥中俄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稱,儘管峯會沒有取得重大突破,但兩位總統指出了有可能取得進展的關鍵領域。首先是雙方同意讓俄美大使重返各自的崗位。此外普京説,俄羅斯外交部和美國國務院正就交換囚犯問題開展工作。俄羅斯《觀點報》評論説,隨着兩國大使迴歸,推動雙方就有爭議問題達成一致,俄美關係進一步正常化的機會可能增加。

峯會結束後,白宮和克里姆林宮發表了只有3段的聯合聲明。這一原則是蘇聯和美國領導人在1985年日內瓦會晤中確定的。雙方重申“核戰爭打不贏,也永不能打”的原則。美俄同意在不久的將來進行一次全面的雙邊戰略穩定對話,尋求為未來的軍控和降低風險措施奠定基礎。

佩斯科夫17日説,儘管聲明很短,但體現出俄美不僅對兩國人民,而且對整個世界負有特殊責任。俄副外長里亞布科夫在接受俄《生意人報》採訪時説,雙方拋棄核戰爭的可能性是“真正的成功”。雙方的戰略穩定對話應該很快開始,“這是幾周的問題,而不是幾個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7日表示,中方歡迎美俄雙方就繼續開展戰略穩定對話達成共識。

目前尚未有報道顯示,普京和拜登在會談中談及中國。但在峯會後的記者會上,被問到美俄是否會有新冷戰時,拜登回答説:“我認為他(普京)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冷戰。”接着,拜登試圖將中國描述成俄羅斯的“威脅”:“你和中國有幾千英里邊界……中國正力爭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經濟體,擁有世界上最強大軍事力量。而你(俄羅斯)的經濟正在掙扎,你需要以一種更積極的方式發展起來。”

《日經亞洲評論》報道説,在登上返回美國的“空軍一號”前,拜登又説,俄羅斯現在的處境非常艱難,“他們正受到中國的擠壓,拼命想維持住大國地位。”

“德國之聲”評論稱,美國尋求與俄羅斯實現關係正常化,從而專心對付中國。俄羅斯《消息報》援引俄議員普什科夫的話稱,美國發出這樣的警告是由於中國正將美國擠出世界第一經濟體的地位。目前“中國問題”已成為美國統治精英的一種魔怔。

誰贏了這場“較量”

普京和拜登誰贏得了這場備受矚目的“較量”?媒體對此有着不同角度的分析。俄衞星通訊社援引專家的話説,普京在會晤中佔據上風,因為美國承認了俄羅斯在解決國際問題中的作用。“普京從拜登那裏得到了他想要的東西。”CNN評論稱,會晤印證了過去十年來根深蒂固的一種説法:西方無論在俄問題上多麼強硬,在很大程度上都無法遏制普京及其盟友。“簡而言之,僅因為他現身,普京就能帶着巨大的外交勝利離開瑞士。”

對於拜登,俄羅斯《獨立報》認為,與普京的會晤具有國內政治意義,旨在表明拜登作為總統並不比他的前任差,能夠與對美國“有問題”的領導人溝通。拜登將充分利用此次日內瓦會談的公關效應。

法新社17日報道稱,普京當天表示,莫斯科已經為與華盛頓展開更多對話做好準備,如果美國願意這樣做的話。在峯會後的記者會上,普京説,拜登並沒有邀請他到訪白宮。“我認為我們真的要有合適條件才能到這一步。”《觀點報》稱,對於俄美關係前景,普京表示,在當前局勢下,雙方不可能有某種家人般的信任,但絕不應重演兩國關係中“過載”而不是“重啓”的錯誤。

俄衞星通訊社説,恢復關係的過程將需要很長時間,因為這是信任問題。此外有人擔心,美國國內的“歇斯底里”可能阻礙這一進程。果然共和黨人已展開攻擊,認為拜登應該更強硬。據法新社17日報道,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資深共和黨議員吉姆·裏施説:“峯會的目的就是取得成果。得知與俄羅斯在任何問題上都沒有實質性進展,令人遺憾和失望。”

欄目主編:張武 文字編輯:董思韻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片編輯:徐佳敏

來源:作者:環球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80 字。

轉載請註明: 拜登露骨挑撥中俄關系,俄議員:“中國問題”已成美國統治精英的一種魔怔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