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案發11個月後,美國前白人警察德里克·肖萬涉嫌“跪殺”非洲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一案終於在當地時間20日有了陪審團裁決:肖萬被控的二級謀殺、三級謀殺和二級過失殺人三項罪名全部成立。最終量刑結果將於八週後宣佈。
△聽到判決結果後,弗洛伊德的律師團起立歡呼。
然而,令美國媒體猝不及防的是,就在弗洛伊德案宣判前20分鐘,俄亥俄州哥倫布市又發生“警察殺人”事件:16歲非洲裔女孩馬基亞·布萊恩特遭警察槍擊身亡。
△美國“商業內幕”網站報道截圖
對此,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表示,布萊恩特之死“是場悲劇”,特別是這起事件發生在美國剛剛經歷了“令人痛苦且筋疲力盡”的弗洛伊德案審判並希望向前邁出一步之際”。
此事和弗洛伊德案宣判結果一道,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美國民眾熱議。一個最有代表性的疑問就是:美國警察在執法時真的必須開槍嗎?
△美國網友社交媒體截圖
弗洛伊德之死能帶來“種族清算”嗎
去年5月弗洛伊德在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遭白人警察肖萬暴力執法後死亡,在全美乃至全球引發大規模反種族歧視和警察暴行的抗議浪潮。但即便如此,針對非洲裔的警察暴行仍在美國不斷上演。
在最新發生的布萊恩特被殺事件之前,同樣發生在明尼蘇達州的20歲非洲裔青年達恩特·賴特遭白人女警“誤殺”事件已經在當地引發了持續十多天的新一輪抗議狂潮,至今仍佔據着美國媒體的重要位置。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截圖
《紐約時報》評論稱,在弗洛伊德被殺至今的11個月裏,美國掀起了繼上世紀60年代後的又一次民權運動。但是對於許多非洲裔美國人來説,真正的改變似乎難以實現,尤其是在警察槍殺非洲裔事件持續不斷的情況下。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明尼蘇達州當地媒體《薩罕日報》援引民權律師的觀點評論認為,美國警察之所以能夠當街殺人是因為多年來支持他們逍遙法外的體制,只有徹底改革美國法律體系才有可能實現真正的正義。
△《薩罕日報》報道截圖
殘酷的現實是,在美國,每當發生警察過度執法甚至致人死命的事件,裁決警察無罪的可能性大大超過定罪的可能性。
俄亥俄州鮑林格林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在2005年至2019年美國發生的1.3萬起致命的警察槍擊事件中,只有106名警察被控謀殺或過失殺人,除去25名涉案警察的案件仍在審理中,目前只有33人被判有罪,其中又只有4人被判謀殺罪名成立。
△美國佐治亞州當地媒體“11Alive”報道截圖
正如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資深記者約翰·布雷克所説,肖萬被判有罪只是因為鐵證如山,實際上弗洛伊德之死並沒有觸發真正的“種族清算”,這個口號“不過是用來回避美國最深層次種族問題的一個修辭而已”。
△CNN報道截圖
布雷克認為,在弗洛伊德死後近一年裏,美國少數族裔的境遇並沒有發生明顯變化。“我曾經相信,如果有足夠多的美國白人看到足夠多的像弗洛伊德之死這樣的視頻,美國的種族主義問題就會一勞永逸地得到解決。但現在我不再相信了”。
△CNN報道截圖
“現在談的是一個存在了350年的問題”
從種種現實來看,弗洛伊德案的審判結果確實很難讓美國真正鬆口氣。美國媒體首先從政治層面剖析了原因。
《紐約時報》評論稱,弗洛伊德事件從案發到審判的整個過程都發生於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之下,從而更容易引起人們對美國種族不平等的關注。在弗洛伊德死後的幾個月裏,美國確實出現了一些變化,但事實證明,這種變化對於共和黨人——無論是當選的政要還是選民——都是短暫的。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也評論稱,在保守勢力的掣肘下,弗洛伊德之死並沒有為美國的種族和解創造任何新的動力:前總統特朗普曾被許多人視為種族主義者,但他去年獲得的選票在美國曆史上僅次於他的對手拜登;另據統計,美國超過45個州的共和黨議員迄今已提出了至少361項限制非洲裔美國人投票權的法案。
△CNN報道截圖
在社會層面,美國對待種族主義的態度同樣堪憂。
馬薩諸塞州韋爾斯利學院的政治學者珍妮弗·楚迪今年早些時候對美國白人進行的全國性抽樣調查發現,即使是最具種族同情心的美國白人也會在一些涉及種族差異的問題上表現出私心,比如他們通常不會選擇生活在一個種族多元化的社區。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華盛頓郵報》日前刊發題為《在美國做非洲裔身心疲憊不堪》的評論文章指出,身為非洲裔美國人,無論性別、年齡或社會經濟地位如何,都會被視為威脅。因此,可以説非洲裔生活在“包圍”之中。
△《華盛頓郵報》報道截圖
美國前總統、也是美國首位非洲裔總統奧巴馬在弗洛伊德案宣判後表示,陪審團做出了正確的判決,但美國實現種族平等之路依然多艱。“如果我們誠實地面對自己就會知道,真正的正義遠不止是一次審判中的一次判決”。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報道截圖
美國離“真正的正義”究竟有多遠?在從事種族和解工作的美國人貝利看來,美國是一個種族主義根深蒂固的地方,雖然情況開始好轉,“但現在談的是一個存在了350年的問題,而我們最近50年才剛剛開始改正它”。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