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近期的一系列舉動正在促使國際社會重新思考美元的霸權地位。一方面,美國財政部濫用美元霸權制裁俄羅斯,凍結俄羅斯央行外匯儲備,引發軒然大波;美聯儲計劃下狠手加息,美國利用貨幣霸權地位割新興市場“韭菜”的議論也不絕於耳。另一方面,美元的國際主要儲備貨幣地位也在迫使美國民眾在高債務負擔中煎熬。這折射出一個尷尬的現實:“輕飄飄的綠票子”是美國精英手中的利器,卻是美國普通民眾不能承受之重。
資料圖 中國經濟網 葉瑋 攝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近日突然表示,美元沒有任何強有力的競爭者,美元作為世界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依然堅固。美國財長如此硬挺美元着實罕見,事出反常必有妖。
美國宣佈凍結俄羅斯央行外匯儲備後,以瑞士信貸知名策略師、在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都工作過的左袒·潑扎為代表的一些金融從業者警告,阻止俄羅斯獲得其外匯儲備的制裁行為有極其嚴重的後果,可能會促使其他國家遠離美元。
批評聲不單來自市場從業者,華盛頓濫用美元世界儲備貨幣地位的行徑,早就引起美國財政部不少中高級官員的不滿。
美國財政部前副助理部長馬克·所布在耶倫剛上任時曾經提出警告,美國政府實施激進的金融制裁,會導致其他國家質疑美元的世界儲備貨幣角色。
毋庸置疑,美國肆意凍結外國央行外匯儲備,已經損害了美元信用。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聲稱要連續大幅加息並縮表,更引發了對美國利用美元霸權“割韭菜”的聲討。
資料圖 美聯儲大樓 新華社記者 劉傑 攝
一般來説,“割韭菜”故事是這樣的:在美聯儲降息期間,新興市場大量借貸美元債,經濟一片欣欣向榮。到了美聯儲加息時,新興市場發生資本外逃,泡沫破裂,留下一地雞毛。如果這個新興市場國家的債務和資產出現貨幣錯配,擁有的是貶值的本幣,欠下的是升值的外幣,那麼與資本外逃、泡沫破裂伴生的還有債務危機。
這次也不例外。當鮑威爾聲稱計劃接連加息50個基點且同時縮表,新興市場股市跌得“連親媽都不認識”時,再疊加俄烏衝突帶來的不利影響,投資者爭先恐後地尋求安全資產,大概率的選擇就是湧向美國股市。
截至3月28日的兩週時間裏,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了8%以上,收復了2月24日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的所有跌幅。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100指數同期上漲了近11%。投資者認為,“儘管全球股市面臨無數風險,投資美股的收益仍能保持”。
這其實就是資本外逃,但這一結果也體現了美元資產的特殊地位。
美國前總統尼克松關閉黃金兑換窗口後,由於美國的資本市場足夠寬廣,美國是唯一有能力、有意願吸收全球超額儲蓄,並接納相應貿易逆差的大型經濟體。美國精英手握美元霸權,製造出越來越多的赤字和債務,滋養美國資本的貪婪。現在,美國聯邦政府債務總額已經超過30萬億美元,無數經濟學家出來指責美國入不敷出。不過也要看到,在沒有替代方案的背景下,美國不斷累積的債務和持續的逆差,維持了當前國際貨幣體系和國際貿易的順暢運行。
資料圖 美國紐約車站 新華社記者 王迎 攝
值得注意的是,美元霸權帶來的好處屬於美國精英階層,而成本主要由老百姓承擔。
自從美國“願意承擔逆差”以來,順差國為了刺激經濟增長,往往鼓勵儲蓄並以積累美元購入美債的方式“進口美國需求”。美國將本國需求出口後,只剩下兩個選擇:要麼失業率增加,要麼債務增加。美國選擇了增加消費者債務。
於是,美國和一些順差國形成了一種伴生的循環關係:順差國拿着積累的美元購入美債,相當於生產者向消費者提供融資,美國拿着從順差國借來的資金再度購買其產品,順差國則拿着掙到的美元再次購入美債。如此往復,順差國積累了大量外匯儲備,美國也債台高築。
由此可見,美國精英階層為了維持美元的國際主要儲備貨幣地位,加劇了美國國內的兩極分化。美元霸權的實質,體現為華盛頓和華爾街的特權,以及美國老百姓不斷增加的債務負擔。當美國國內失業率過高、私人債務難以維持的時候,美國精英就要收斂一些,這時候往往就到了美國割一波順差國“韭菜”的窗口期,方便這個遊戲繼續玩下去。
因此,當鮑威爾計劃在3年內縮表兩萬億美元的時候,相對應的大概率是新興市場的動盪。如果美國貨幣政策不能如期達到效果,一兩場恰到好處的戰爭將備受華盛頓的歡迎。
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拍攝的美國財政部大樓。新華社記者 劉傑攝
美國財政部凍結外國央行外匯儲備的做法令人不齒,華盛頓卻覺得沒有哪種工具如同美元一般方便,以至於在近期討論是否應該推行數字美元時,白宮最關心的問題是“數字美元是否會影響美元的制裁功能”?
看來,只要美國抱着美元霸權不撒手,其國際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不變,“割韭菜”的故事還會不斷上演,而美國老百姓還將繼續扛着難以承受的“綠色重擔”,在高債務的泥潭裏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