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性所穿的和服,背後的“枕頭”到底是什麼東西?有什麼用?
如果去過日本旅遊,都會發現,在日本的大街小巷,總能夠看到身着和服,扎着烏黑髮髻,踩着小巧木屐的日本女性,這樣身穿民族服飾的日本女性,也構成了這個國家極具東方神韻的美麗景色。和服作為日本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服飾,具有很長的發展歷史,據説和服是在7世紀的奈良時期,受中國古代服裝的影響演變而成的服裝,至今仍然深受日本人的喜愛。在日本的一些慶典節日、典禮、葬禮等重要場合,和服依然會作為日本人的服飾首選。尤其是圖案多樣、複雜豔麗、樣式美觀的女性和服,更加能夠吸引人們的注意。
在欣賞和服的同時,人們會有這樣一個發現,日本女性所穿的和服背部,總是會有一個類似於枕頭樣的包包。這就不禁令人感到好奇,中國古代女性服飾中,似乎並沒有包的存在,她們為什麼要背個枕頭呢?其實,她們背部的這個物品,既不是枕頭,也不是小揹包,而是和服上面的腰帶結。在日語中,日本人將這個類似於小枕頭一樣的東西稱作“帶”,也就是人們穿衣服是經常所用的腰帶。用“帶”繫住和服,就可以顯現出女性的形體美,同時又能給和服增加裝飾。
日本女性所穿着的和服,最初沒有這種類似於“枕頭”樣的繫帶出現。直到安土桃山時代,隨着日本海外貿易的繁榮興盛,許多西洋傳教士漂洋過海前往日本傳教。當時,這些西洋傳教士穿教會長袍的時候,總會用一根繩子繫住長袍。隨後,日本婦女發現這種穿衣方法非常凸顯身材,她們就開始模仿西洋傳教士的穿衣方法,女性和服開始出現細腰帶素腰的穿法。只是這種穿衣方法,讓日本婦女有幾分形象不佳而未被推廣開來。
後來豐臣秀吉進攻朝鮮,又將朝鮮的腰帶服飾潮流進了日本,這才逐漸演變成了和服後面的枕頭裝腰帶。當時的名古屋藝伎雲集,她們最先接觸到朝鮮服飾,最懂得穿衣打扮的藝伎們,將色彩豔麗的神裝帶子纏繞在和服外邊,引領了當時的服裝潮流。以後隨着女性審美的變化,這根最初只有3、4公分寬的腰帶,逐漸演變成為了幾十釐米寬的腰帶。尤其是著名的名古屋腰帶,其寬度達到了30釐米,長度3.6米,是由當時的中國工匠製造而成,能在腰上纏3、4圈,很好的遮住了日本女性的三圍,從而受到日本女性的歡迎。
不過,最初這種寬腰帶打結的時候,都打在正面靠近胸部的地方,女性以此來凸顯自己的生理曲線,而且最初所打的結比較小。為了更加引人注目,和服上的腰帶結越來越大,導致女性走起路來像挺着個將軍肚,失去了原有和服的方便與美觀。所以在江户時代初期,日本女性又對和服腰帶進行了一次改革,她們在腰帶上添加各種裝飾品,然後在腰部背後進行打結。
影視劇中與和服中最常見的腰帶結為“太鼓結”,是和服腰帶節中最優雅的一種,也就是人們經常誤以為日本女性所背的“枕頭”。據學者統計,日本和服腰帶普通打結法有289種之多,看起來像枕頭一樣的腰帶結,其實非常有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