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侯建斌
“近期,各地羣眾踴躍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最近8天共接種超過1億劑次。”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5月20日召開新聞發佈會,國家衞生健康委宣傳司副司長、新聞發言人米鋒通報了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的最新情況,截至2021年5月19日,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病毒疫苗44951.1萬劑次。
國家衞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吳良有強調,為更好推進接種工作,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已選派多個工作組,到各省份駐點指導地方加大統籌協調力度,及時解決當地接種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對好的經驗做法進行推廣。
“本輪聚集性疫情累計報告新增本土確診病例21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已派出工作組、專家組在安徽、遼寧指導疫情處置和醫療救治工作。”米鋒同時透露,近期的疫情再次提醒我們,防控之弦必須時刻緊繃,防控措施必須落實落細,要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壓實屬地、部門、單位、個人四方責任,將流調溯源、隔離管理、核酸篩查、醫療救治等方面要求落實到位。
接種安全規範操作居於首位
近期各地持續加快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種進度。如何保證疫苗接種安全和規範,國家衞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吳良有指出,國家衞生健康委多次對各地提出要求,強調要始終把接種安全和規範操作放在首要位置,周密部署接種工作。
一方面,要全面提升接種能力,精準預約安排接種人數和接種時間,統籌做好接種點、醫務人員、信息化、冷鏈運輸、醫療救治、注射器等物資保障。
另一方面,加強疫苗接種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充分發揮信息系統在疫苗週轉調度等方面重要作用,準確掌握接種進度和流轉庫存狀況。
與此同時,合理調配醫務人員積極參與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吳良有指出,要組織做好人員培訓,確保每名接種人員能夠熟練掌握接種技術、操作規範和醫療救治等注意事項,做到接種嚴格按照“三查七對一驗證”執行,出現異常反應,能及時識別、快速處置。
此外,嚴格落實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分區包片負責接種點醫療保障工作要求,抓好“四有”措施,即每個接種點都要有駐點醫務人員值守、有急救設備藥品保障、有120救護車轉運患者、有轉運渠道和救治綠色通道。
吳良有透露,為更好推進接種工作,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已選派多個工作組,到各省份駐點指導地方加大統籌協調力度,及時解決當地接種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對於國產新冠疫苗能否應對印度變異毒株,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邵一鳴説,“我們正密切關注新出現的印度變異株情況,正在開展研究,積累數據。”我國相關企業和研究機構對印度變異株進行了一些研究,初步研究結果顯示,現有疫苗可以應對印度變異株,能產生保護作用。
邵一鳴強調,“病毒在不斷變異過程中,變異還會加大,一旦出現現有疫苗應付不了的變異株,我國滅活疫苗有很快捷的方法應對。”只要在投料端加入新變異株的病毒,整個生產工藝不用做絲毫改變,產品端能生產針對變異病毒的新疫苗。相關部門都在密切跟蹤,一旦出現現有疫苗不能應對的變異毒株,我國就會有新的疫苗投入使用。
同一技術路線產品可替代
針對有羣眾反映在接種疫苗時,發現兩個人同時使用一瓶疫苗,是否會導致用量不足,影響接種效果?對此,邵一鳴説,我國廠家生產的兩劑次疫苗和一劑次疫苗,在原輔料、生產配方、包材、生產場地和工藝參數都一樣,不同的只是裝量是一劑次還是兩劑次。“有些公眾會擔心,兩個人用一瓶,每人接種量是否不夠,但是我們裝量是有富餘量的,兩個人使用完全夠。”
針對有羣眾反映,在接種第二劑次新冠疫苗時,發現分屬於不同廠家,這樣的“混打”是否影響接種效果?對此,邵一鳴回應稱,“一般是發生在我們同類同條技術路線的疫苗,才會使用。”主要原因可能是疫苗供應一時沒有到位。
邵一鳴説,“之前做過大量科學研究試驗,在這種情況下,使用另一廠家同一技術路線的疫苗,效果完全一樣,既不會影響保護效果,也不會影響疫苗安全性。”
據介紹,國外出現不同技術路線的疫苗在進行“混打”,是真正的“混打”。邵一鳴認為,這種“混打”是為誘導更強和更持久的免疫反應。但目前還沒有被藥監部門審核確定為新的免疫策略,正處在數據積累階段。“我們也在一直關注,包括我國也在開展這方面研究。”
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補充説,我國目前批准附條件上市和緊急使用的疫苗包括三種技術路線,因為不同技術路線的疫苗特性不一樣,因此,接種針數不同,但都為保障效果和安全性。
“按照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技術指南,原則上建議用同一個企業的同一種技術路線產品,完成兩劑次或者三劑次程序接種。”王華慶進一步指出,如果沒有同一企業的同一種技術路線的產品供應的特殊情況下,建議用同一種技術路線的產品替代,即滅活疫苗只能替代滅活疫苗,蛋白亞單位疫苗只能替代蛋白亞單位疫苗。
王華慶強調,不能“混打”,就是在沒有充分論證和研究證據情況下,不能一針接種滅活疫苗,另一針接種腺病毒疫苗或蛋白亞單位疫苗替代。
部分地方羣眾出現麻痹思想
近一週,我國周邊國家和地區疫情依然呈現暴發蔓延態勢。遼寧、安徽等地發生本土聚集性疫情以後,國家衞生健康委、國家疾控局迅速啓動應急響應,緊急調派2支疫情應對常備工作組,趕赴當地指導防控工作,目前各項防控工作正在有力有序開展。
安徽和遼寧的疫情來源是哪裏?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介紹説,出現聚集性疫情的病毒來自境外感染的人或者污染的物品,溯源工作正在調查中。安徽病例、遼寧病例,從病毒基因序列來看,是完全相同,是同一個傳播鏈上。
吳尊友進一步指出,從5月14日安徽通報的10個病例的雙抗體檢查來看,抗體都是陰性。“也就是説感染時間不長,從發現病例到最早傳播,大概有一個最長潛伏期。這樣的規模,結合安徽和遼寧兩輪篩查結果來看,這起疫情規模不會太大,不會出現像今年年初那樣的規模。”
“一年多來,我國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平穩,全國絕大多數地區沒有發生本土疫情,部分地方和羣眾出現麻痹思想、鬆勁心態。”吳良有坦言,這次疫情再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提醒疫情還沒有過去,國際疫情持續高發,輸入我國的風險加大,疫情防控形勢仍然嚴峻複雜,疫情防控工作呈現長期、複雜、不確定的特點,提醒我們疫情防控工作須臾也不能放鬆。
吳良有呼籲,全社會進一步增強風險意識,正確認識疫情防控的形勢,國內疫情低風險不等於零風險,要共同落實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各項措施,積極配合和參與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共同守護來之不易的抗疫鬥爭重大戰略性成果。
來源:法治日報——法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