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兵們為過往司機提供熱水薑湯。通訊員 鄒寧寧 攝
“雪域兵心”為民服務點。
這只是青藏公路沿線一間普通板房,就像是無垠寒冷的青藏高原上的一葉扁舟,但它卻是卡車司機、自駕旅客、騎友口中的港灣驛站,它擁有一個温暖的名字——“雪域兵心”。
“雪域兵心”是西藏軍區青藏兵站部某管線大隊五中隊官兵們設立的一個為民應急服務點,它位於海拔4675米的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五道梁鎮,這座小鎮是一千九百多公里青藏線上的一個小小落腳點,前後遙望不見人煙,為勇闖“世界屋脊”的人們提供了庇護和慰藉。
9月19日,我們來到五道梁,走進了“雪域兵心”。
“雪域兵心”的誕生要從2018年12月27日説起。那天,卡車司機倪萬輝和妻子在五道梁吃飯休息後出現高原反應,當天在車裏過夜時忘記把車窗留一點縫隙,結果不幸在睡夢中失去了生命,這件事當時在互聯網上引起了許多人的扼腕嘆息。
每每談及這件事,五中隊官兵們的言語裏也滿是惋惜,為了在五道梁給過往司機、遊客提供一個應急救援服務的場所,避免類似遺憾再次發生,官兵們花了半月時間將一間中隊的閒置板房改造成了“雪域兵心”為民應急服務點,並在門口莊重地插上了一面鮮紅的五星紅旗。
來到“雪域兵心”的門口,一封寫給廣大司機、旅客朋友們的信格外醒目,上面寫着“因為使命,我們官兵紮根高原無怨無悔;因為緣分,我們軍民相識相知四面八方;因為艱苦,我們見證困難羣眾急切期望;因為初心,我們願意竭盡所能傾力相幫!”
信裏還寫明瞭服務點可以為大家提供免費的抗高反藥品、高反人員臨時吸氧、突發疾病應急救治、數碼產品充電和解決其他特殊的困難。
當天,這裏住着一位來自安徽名叫朱志南的騎友,正在從拉薩騎行至西寧的途中。
“一路上我都是自己扎帳篷住,還挺冷的,前幾天我從其他騎友那聽説了‘雪域兵心’,昨晚趕到五道梁後,就找到解放軍大哥住了進來。”朱志南説,“沒來五道梁以前我就聽過‘到了五道梁,不見爹和娘!’但沒想到這裏有水有電還有電暖氣,實在是太意外了!”
小屋面積不大,佈局緊緊湊湊,陳設着從桌椅板凳到臉盆水壺、從牀榻櫃子到枱燈插座,從醫療器材到抗高反藥物,每一樣都是官兵們捐獻來的。
“平常大家有空都會主動去服務點打掃衞生、增添物品,問問還需要什麼幫助。”四級軍士長劉永鵬説,“在五道梁這個地方很難得見到生面孔,只要有人來,感覺就像親人一樣。”
小屋的桌上放着一本厚厚的留言本,裏面寫滿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司機、遊客們的心裏話。
“騎行者電筒哥”寫道,“一路走來,五道梁是最温暖的地方,有水有電,有藥有氧,有牀還有暖氣片,感受到回家的温暖,官兵的熱心,讓我對祖國的偉大頓生敬佩,感謝駐紮在五道梁的每一位官兵。”
“湖南摩托浪人”寫道:“此次西部摩旅,時間過半,路上遇到了很多好心人:有藏族同胞、修路修橋架電工人、青藏鐵路護路工人,以及五道梁的連隊,你們很熱情,自發組織為經過的路人提供應急幫助,這讓我們非常感動。出門在外,別人的一點幫助可能對我們來説就是莫大的恩賜,你們辛苦了,你們紮根高原,奉獻着自己的青春,向你們敬禮!”
來自四川達州的楊洲寫道,“……連長再一次朝我們走來讓我們進屋休息,此時我們已經在風中站了快五個小時,滯留期間經歷了下雪、下冰雹、大太陽、雨夾雪,還有大風,連長的三次邀請讓我們心裏久久不能平靜,這羣最可愛的人用青春守衞着這裏,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還有這樣一羣人,讓我感到了親人般的温暖……”
……
細細品讀每一頁留言,背後都有一段軍民一家的感人故事、一份過往羣眾與官兵們的深情厚誼。
今年4月,由於交通事故和氣候原因,五道梁段的青藏線發生長時間大面積交通擁堵,上下堵了近十公里,此時的內地早已是春暖花開,但這裏依然冰天雪地、寒風刺骨。
從早上九時開始,官兵們就帶着棉帽徒步在寒風中不斷為滯留的羣眾提供薑湯、開水,還在現場為身體不適的羣眾提供免費醫療診治,劉永鵬用傳統針灸為羣眾緩解高反頭痛,組織發放常用抗高反藥品,還及時將高反嚴重的羣眾帶回“雪域兵心”休息。
臨近中午,炊事班又準備了熱粥、鹹菜、可口小吃,還有200多個茶葉蛋,一個個送到了羣眾手中,直至下午二時交通恢復,官兵們一直都在全力幫助滯留羣眾解決實際困難。
“看見國旗、看見兵哥哥們我們就什麼都不怕了!”劉永鵬説,聽到司機們的這番話後,他的心裏更加深刻感受到了軍人在百姓心中的意義。
“‘雪域兵心’建成至今,官兵們已經累計為百餘名過往司機、遊客提供了救助和醫療服務。”指導員李曉兵説:“中隊官兵們克服高寒缺氧對身體的折磨,克服心中對父母妻兒的思念,在‘生命禁區’履行着職責使命,用實際行動踐行着人民子弟兵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無論風裏雨裏,不管時間騰挪,五道梁的這顆“雪域兵心”永遠在為祖國、為人民跳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