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眼中的張洪瑞和信譽樓①丨“一般人能看出一兩步,洪瑞至少能看到第三步”

  農民進城經商,最怕的就是“小農意識”。

  看穿着,洪瑞是一副地道的農民相——夏天一件挎帶背心、一條短褲、一雙布鞋,多年騎一輛“28大鐵驢”。但論頭腦,洪瑞意識超前,思維方式跟別人不一樣,當生產隊長時搞“小包工”,把樓西二隊生產幹出了花,糧食產量高,社員掙得多,説跟着他幹,那是享受。論格局和眼光,洪瑞則是個儒商,一般人能看出一兩步,洪瑞至少能看到第三步。

  採訪對象:孔令遠,74歲,黃驊市滕莊子鄉孔店人。畢業於天津高等工業學校機械製造專業,曾任滕莊子鄉修造站技術廠長。1985年1月進入信譽樓任業務經理,2001年退休。

  採訪組:趙夫鏵 呂坤 寧美紅

  採訪日期:2020年5月29日

  採訪地點:黃驊市信譽樓培訓中心

他人眼中的張洪瑞和信譽樓①丨“一般人能看出一兩步,洪瑞至少能看到第三步”
他人眼中的張洪瑞和信譽樓①丨“一般人能看出一兩步,洪瑞至少能看到第三步”
  採訪組:信譽樓的創始人張洪瑞,1984年進城經商,首先想到的就是召集各路人馬一起創業。據説作為信譽樓創業元老的您,是他在“集市上”發現的。

  孔令遠:我在天津上的中專,學習機械製造,不會農活只懂技術。但因為出身不好、成分複雜,就連去新疆搞建設的願望都沒法實現。我是滕莊子鄉修造站的技術廠長,還經營個“小賣部”,上世紀80年代初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那會兒,農村時興趕廟會(大集),我是在呂橋廟會上被洪瑞發現的。

  我們和信譽樓的攤位捱得近,洪瑞從當時的創業元老趙文偉嘴裏知道我是個中專生,又會經商,洪瑞就讓他向我發出邀請“來信譽樓一起幹”。

  採訪組:聽説張洪瑞為了請您,曾三顧茅廬?

  孔令遠:是啊。我那時候其實也正在找出路,同學們去深圳的、去山東的,都離開家尋找新的發展,我的心也活動了。可不承想,洪瑞卻對我“三顧茅廬”。

  1984年冬天,那是洪瑞第一次來我家,我第一眼看到他的印象是淳樸、實在。他暈車很厲害,所以那天是先坐了一段貨車,又騎着“鐵驢”趕來的。一進屋就倒在炕上,“我暈車,先歇會兒。”等緩過勁兒來,洪瑞坐起身,跟我論了論年紀,我倆同年,我大幾個月。他説:“大哥,我聽説你要去深圳、去萊蕪,你哪兒也別去,來信譽樓幫我吧!”

  我雖是技術出身,但對經商也感興趣,聽他説信譽樓就是要靠着誠信本分去做真正的商業,我其實開始心動了。當時大伯在炕上坐着,就是不吐口。我從小過繼給大伯,就是他的兒子,得聽他的。

  直到洪瑞走了,大伯才説:“咱和他也不熟,能信嗎?”

  本以為洪瑞碰了壁就算了,沒想到過了幾天,他又騎着“大鐵驢”來了。這次,我愛人也説出了擔憂:“洪瑞,我這得養仨孩子。你那個信譽樓,能行嗎?”洪瑞半秒都沒猶豫:“嫂子,我家裏也有老人、孩子。你就放心,但凡有我吃的,就有你們吃的!”

  當洪瑞第三次再騎着“鐵驢”來到我家的時候,我真的被感動了。咱何德何能讓人家三番五次來請?人家這麼看重咱,我就覺得,洪瑞有股子韌勁兒,有頭腦,跟着他幹準錯不了!

  採訪組:聽説後來不僅是您在信譽樓幹了一輩子,您愛人也在信譽樓幹到退休。您眼中的張洪瑞,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孔令遠:洪瑞思維方式很特別,做事都在“道兒”上,愛用心琢磨,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不説別的,就是對數字的這個敏感勁兒,我就服氣。

  洪瑞在樓西村還是生產二隊隊長的時候,往大隊交麥子,幾十麻袋的麥子一袋袋過秤,秤過完了,洪瑞的數也説出來了——不是大概其,而是準確的斤數。大隊會計不信:“洪瑞你別吹牛,你這麥子最後跟你説的差一斤我也不收。”洪瑞只是笑了笑。果然,等大隊會計的算盤子把數撥拉出來,和洪瑞的數一斤不差。

  後來才知道,他用巧法兒:一麻袋通常數量固定,但每一袋有多有少,他只記多的或少的零頭做加減法,分毫不差。

  採訪組:儘管張洪瑞只有初中文化,可您説他平時好學習、智商高,您對他的評價是儒商。

  孔令遠:別看洪瑞穿着打扮一副農民相,但他真是實實在在的儒商。我到信譽樓上崗第一天,他請我下館子。你猜怎麼着,他考我《曹劌論戰》,我背了上半截,他興致勃勃接了下半截,《曹劌論戰》剛背完,他又起頭背上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哥倆就在小飯館吃小菜、喝小酒、背文章。

  我對洪瑞的印象就是,他智商和情商太高了,説的話都是老百姓的大白話,但句句都是哲理。這一印象在後來也充分得到印證,他所創立的信譽樓企業文化,句句樸實、句句在理。比如:“切實為他人着想。”“追求價值最大化,而不是利潤最大化。”“讓員工體現自身價值,享有成功人生。”“員工健康快樂,企業健康長壽。”“好心態,好習慣,成功已過半。”……這些文化理念,就像空氣、陽光一樣,伴隨着信譽樓發展的每一步。

  採訪組:其實也正是因為張洪瑞的格局和眼界,才成就了信譽樓的今天,能夠從小縣城崛起,一路走出滄州,走到山東、天津,成為今天已經擁有35家店、令人刮目的商業翹楚。

  孔令遠:如果説旁人看路能多看出一兩步,洪瑞至少能看到第三步。對他的個人魅力我很佩服。

  1985年我進信譽樓當業務經理,正是大搞建設的時候,光咱黃驊就有76家磚廠,加上週邊100多個。磚廠需要用電機,我就從天津大廠子淘換來一台積壓的庫存電機,又便宜又好。加了一半的價格賣給磚廠,還比市場上便宜,磚廠老闆高興壞了。洪瑞知道這件事後,嚴厲地批評我們加價超出規定,當即派人騎着自行車跑出好幾十裏地,把多收的錢退給了磚廠。

  事後他跟我講明道理。我也不是頑固的人,三句兩句説開了,才體會到洪瑞的良苦用心,想把一件事做長久,就得把眼光和格局看更遠。果然,從那以後,窯廠主之間口口相傳,信譽樓的口碑更好了,不管是小電機還是大電機,只要是磚瓦行業的,都來信譽樓買,那真叫供不應求。

他人眼中的張洪瑞和信譽樓①丨“一般人能看出一兩步,洪瑞至少能看到第三步”
  責任編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257 字。

轉載請註明: 他人眼中的張洪瑞和信譽樓①丨“一般人能看出一兩步,洪瑞至少能看到第三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