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離隊的消防員:“我把光榮留下,回憶帶走”
“不是退伍,也不是離職,叫退出,退出消防救援隊伍。”今年即將離隊的消防員楊航説。
又是一年退伍季,然而,自2018年集體退出現役後,消防員的離隊沒有了充滿儀式感的告別場面,實行全程退出機制的他們,離隊顯得有點靜悄悄。
近日,記者在北京大興消防救援支隊見到了兩名即將要退出的消防員:楊航和畢傑剛,兩名有着五年職業生涯的消防員。
五年是消防員的一個坎楊航和畢傑剛都是1996年生人,現年24歲的他們屬於“同一批兵”,2015年入伍後,兩人被分配到了當時的大興消防支隊黃村中隊,也就是現在的黃村消防救援站。
為什麼説五年是消防員的一個坎?畢傑剛説,他和楊航都經歷了武警消防部隊轉製為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的變革,“入伍後的頭兩年是義務兵,之後的士官是三年,現在三年期滿了,根據轉制後的政策規定,如果還要留在消防隊伍,就需要再籤三年,直到幹滿十二年,那時再退,由政府安排工作。”
是否還要再幹三年,對於楊航、畢傑剛這兩名正處於人生最好年華的小夥的而言,去留是個值得考慮的問題。但記者瞭解到,兩人選擇退出的原因各不相同。
“趁着年輕,想嘗試一下另一種生活和另一種可能。”畢傑剛是山東德州人,他退出的原因很簡單,“如果再幹三年,我可能就沒有衝勁了。”
畢傑剛告訴記者,他退出之後計劃做一名健身教練,“拼一把,也希望能多陪陪家人,希望自己能多掙錢孝敬父母。”
自主選擇退出各有原因和畢傑剛的主動退出不同,楊航的退出帶着一點“失意”的色彩。
楊航是山東臨沂人,原本在瀋陽一所大學學美術設計的他,因為看到部隊大院裏筆挺陽剛的軍人,萌生了當兵的想法。於是,他從一名大一學生,應徵入伍,成為了一名軍人。
“消防員?和我想象中的軍人有點不一樣,本以為要端槍打靶,沒想到卻扛起了水槍。”楊航面露微笑,回想起自己第一次在北京過春節執勤時的場景。那是楊航第一次出火警,煙花引燃了綠化帶,衝勁十足的水槍把他頂了趔趄。
“幹了五年,我還是挺喜歡消防員這個職業,捨不得放下。”楊航説,此前自己報考中國消防救援學院,希望通過深造,成為一名消防指揮人才,“但我落榜了,錯失了最後一次機會。”
楊航説,留下,自己一眼就能看到十二年的盡頭,退出,回到自己原來的大學,繼續讀設計專業,未來則有多種選擇。經過和家人的商量,楊航最終決定選擇退出。“大學畢業後,我可以再回來,參加消防員的招錄。”
少年到青年他們都成長了從19歲的少年,到如今24歲的青年,楊航和畢傑剛把青春都留在了消防隊裏,五年的時間裏,兩人蔘與的出警數量都超過1500多次。成長,是兩人這五年的人生主題。
“不怕吃苦,不服輸,能當第一絕不當第二。”楊航説自己性格沉穩,雖然話不多,但內心卻不甘人後。“這五年,身體素質變好了,心理素質也更強大了。”
火場裏絆住腳的屍體,躲在牀下避難卻被燻死的母子,車禍現場鮮血直流的肢體……因為見多了慘烈的場面,楊航也越來越懂得生命的珍貴,不讓遇險羣眾受傷,也不能讓自己和隊友受傷。
楊航是滅火救援一班班長,滅火救援中他永遠衝在最前面,用他自己的説話,“出警很積極,不偷懶”。讓楊航自豪的是,這五年自己從未因為出警救援而受傷,“我在救援現場很小心,做了班長之後責任更重了,要考慮跟着我幹活的兄弟們的安全。”
畢傑剛的改變也不小。他説當消防員之前自己是一個愛調皮搗蛋的孩子,現在的自己養成了嚴格自律的生活習慣,“變成熟穩重了。”
榮光留下回憶帶走“危險還是有的。”楊航説,真正在現場救援時不會覺得有多危險,只有滅火戰鬥結束後才會後怕。“有次我和隊友在暗黑的火場中摸索前行,煙霧退去後才發現自己剛走過的路線旁邊就是一個3米多深的電梯井。”
畢傑剛也遇過危險的情況,他使用無齒鋸在切割一處彩鋼板時,誰知彩鋼板竟然包着一截鋼管,崩斷的鋸片直奔自己的眼睛,“幸好當時帶了面罩。”
正是因為危險的存在,楊航和畢傑剛收穫了珍貴的“戰友情”。“謝謝隊友和領導的幫助,我們都是交過命的兄弟,希望每次出警,他們都能平安歸來。”
因為職業的危險性,“消防員”三個字自帶光環。對於即將退出消防救援隊伍的楊航和畢傑剛而言,離開奮鬥了五年的消防站,告別相處了五年的隊友,心有中萬般不捨,“我希望把榮光留下,榮光屬於繼續戰鬥的兄弟們,我只把這五年的美好的回憶帶走。”
大興消防供圖
來源:北京日報客户端 | 記者 張宇
編輯:蔡文清
流程編輯: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