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白
568 蘇聯279工程實驗重型坦克背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蘇聯一直都推崇陸地鋼鐵洪流的打法,尤其是在1953年之後蘇聯在在進行多項核武器爆炸試驗的過程中,發現在爆炸範圍內放置經過改裝的坦克都會在一定的核爆炸範圍內被衝擊波掀翻,因此在未來如果發生核大戰的情況下,這種鋼鐵洪流的打法就完全抵擋不住一枚核武器的摧殘,在未來將會發生核大戰的背景下,蘇聯開始進行能應對核戰爭的新型坦克的研發,這個研發計劃誕生了今天武器大講堂的主角-279工程實驗重型坦克。
▲講堂568期視頻
專為核大戰而研製的坦克
279工程重型坦克是完全為了對抗核子武器攻擊與爆炸後的風暴威力而設計的,因此 279工程重型坦克的防護能力非常強大,當時該項目的也被稱為戰術核爆區用試驗性車輛結構279工程。
這款坦克的研發並不是重新設計,而是從1952年,蘇軍要求開發一種防護性能強於T-54的中型坦克方案發展而來的,這個方案融合了IS-3坦克的倒三角車體剖面設計和箭鏃型前裝甲,並最後發展出一種全新設計的圓弧形車身。
當時的設計代號907工程,雖然907工程有着不錯的抗彈性能,但是最終卻因為基礎防護和優勢不明顯最終被中止了,但是這個項目的車身裝甲研究成果被應用在了後來的279工程重型坦克上,成為核大戰背景下當時蘇聯軍工科技最為頂尖的坦克設計技術之一。
279工程重型坦克原型車在1957年製造完畢,整車長度為6.77 m、炮管向前整車長11.085 m、寬3.4 m、高2.639m、戰鬥重60。
在當時達到60噸的戰鬥重量是非常少見的存在,這主要是這款坦克在設計上着重防禦力以及應對核爆炸衝擊波,因為更大的自重能讓它在核爆炸衝擊波中保持穩定不被掀翻,並且也能設計出更加厚重的裝甲防護。
279工程重型坦克車體設計上,沿襲了907工程的圓弧形車身設計,由4個裝甲分隔艙組成,其中最基礎的車體結構採用鑄造鋼結構,並在外部焊接較薄的橢圓形防盾用來包圍住車體,而防盾和車體之間則是有一定的間隙。
這種圓弧形車體設計第一個目的是為了在核爆炸的過程中,讓衝擊波在坦克的表面無法獲得有效的施力面積,從而避免爆炸衝擊波引起坦克翻轉,這樣能在核爆炸的時候保證坦克的完整。
第二個目的則是用來對抗反坦克高爆彈頭,防止彈頭的金屬噴流在穿透防盾後直接對車體造成損壞,類似於如今的間隙裝甲的作用。
其前部首上裝甲採用傾角60度的方式安裝,防禦能力等效269毫米厚度均質鋼裝甲、首下船體下垂形裝甲防禦能力等效為258毫米、車體側面裝甲則為182mm。
整體的裝甲厚度和坡度並不是固定的,而是採用不規則的結構,可以在被彈幾率較高的地方加強防禦水平,獨特的蝶形裝甲覆蓋還能增加跳彈的可能,可以説是一舉多得的設計。
另外為了防止在核爆炸之後輻射影響到車組成員,在車體裝甲之外還有一層厚厚的核屏蔽材料夾層,可以用於抵禦核爆時產生的大量粒子射流的污染,並且這層塗層也可以吸收中子離子射流,因此也可以應對當時新型的中子彈的威脅。
車內具備核、生、化三防系統以及自動滅火系統,可以讓車內的坦克成員安全的度過核爆炸的衝擊。其車內成員一共有4名車組成員,分別是車長, 炮長, 駕駛員和裝填手,並具備有潛渡系統和恆温空調系統,這套配置在當時是非常豪華的存在了。
在炮塔的設計上,279工程重型坦克的炮塔採用鑄造橢圓形炮塔,炮塔的前部裝甲防禦能力等效於319 mm厚度的均質鋼裝甲板,前部安裝有一門130毫米M-65坦克炮,這款坦克炮的口徑比當時的大多數主流坦克炮都大,可以説是當時超大火力理念下的產物,比當時同時期美軍坦克90mm主炮還要大不少。
這主要源自於二戰的經驗,當時蘇聯坦克設計師認為,二戰後期各國研發的重型坦克防禦水平都很高,因此只有130mm坦克炮能夠滿足擊穿任何潛在敵方重型坦克的需要,所以最終在這款坦克上安裝了130mm的大口徑坦克炮。
此款坦克炮可以發射被帽穿甲彈和尾翼穩定破甲彈在內的多種彈種,由於130mm定裝炮彈過於巨大,所以此炮的炮彈都是使用分裝式的,也就裝彈的時候需要先裝填彈丸再裝填藥筒,這樣既可以在發射之後不會佔據過多的內部空間,還可以減少裝填手的體力消耗。
同時蘇聯設計師在坦克內部還設計了一套半自動裝彈機,這套裝彈機在裝填彈藥的時候,裝彈機從炮塔後部的彈藥架上提取相應的彈種,進行自動裝填,裝填手只需從藥筒架的固定位置,取出藥筒,將其託舉到炮尾就行。
半可燃發射藥筒排列在馬蹄形架子上,一枚藥筒取出後,下一枚會自動補充到位,這樣可以大大的減少裝填手的勞動強度,因此其主炮的射速可以達到最大7發每分鐘的發射速度。
不過其大口徑的炮彈和獨特設計的車身結構,讓其內部的可利用空間過小,所以279工程坦克的主炮備彈量僅有24發,並且動裝彈機上的待發彈數量只有十多發,所以在作戰的過程中需要進行補充,如此少的炮彈儲備必然讓其作戰效果大打折扣。
其主要定位在核大戰之後的戰場作戰,再加上主炮口徑過大,因此設計師認為這些彈藥儲備勉強夠用了,除了主炮駐外,在炮塔右側還有一門14.5毫米的KPVT同軸重機槍,機槍備彈800發,這基本上就是武器的配置了。
在作戰系統配置上,279工程重型坦克為主炮配備了光學合像測距儀和一具自動導向系統用以提供輔助射擊,另外在炮塔右側,還有一具L2夜視/主動紅外夜視系統用的紅外探照燈,這在當時是非常少見的配置,可見當時的設計師將當時擁有的大部分科技都用在這款坦克上了。
在動力系統配置方面,279工程重型坦克配備有一具能輸出1050匹馬力的2DG-8M 16缸柴油引擎,驅動安裝在兩個縱向矩形空心樑上的四履帶行走裝置,進行機動。
當時設計師之所以選擇四條履帶的結構設計,是因為該坦克的整體重量達到了60噸,為了在蘇聯潮濕的地形、柔軟的土壤和充滿反坦克障礙物的戰場正常行走而不被陷,選擇4條履帶能非常有效地降低履帶對地面的單位壓強,也使得車輛有着更好的地形適應性和通過性。
懸掛裝置則超前的選擇了可調高度的液氣懸掛裝置,當時的設計師之所以選擇這種液氣懸掛系統,一方面是為了在核爆炸衝擊波來臨的時候,通過液氣懸掛系統降低車身的高度,配合蝶形車身形成螃蟹蟄伏的姿態以減少迎風面積。
另一個方面式為了增加主炮的俯仰角而設計,當然也有配合行動機構提升越野機動能力與乘坐人員的駕駛舒適性使用。
由於車身的結構設計造成坦克的空間非常的狹小,設計師為了給引擎提供燃油,破天荒的在履帶安裝的兩個縱向矩形空心梁內部設計了油箱,換句話説279工程重型坦克的油箱就安裝在履帶每對履帶中間的空心樑上。
雖然這個設計解決了供油問題,但是從歷史坦克戰場經驗來看,這種將油箱佈置於懸掛系統上的設計,會讓其懸掛系統及油箱成為非常明顯的隱患,在戰場上很容易會被擊毀。
當時這套動力系統能讓這款60噸的279工程坦克擁有55公里/小時的最大公路速度,車內的燃油最大能提供300公里的續航里程。
在當年這個行動速度對於重型坦克來説是非常不錯的成績,但是續航里程卻成為了一大缺陷,再加上這款坦克的重量過大,無法通過蘇聯當時的大部分橋樑,所以其通過性存在着非常多的侷限,而整體的結構也非常複雜,這就造成了後勤維護困難和故障率過高的問題。
另外當時的蘇聯領導赫魯曉夫並不是很支持這款坦克的研發和造價高昂的問題,最終279工程即使擁有當時那個時代最豪華、裝備最齊全的配置,也沒能量產服役,僅有一輛原型車生產出來,最後以在博物館中展示獨孤餘生。
《武器大講堂》官方店鋪,最燃最正的講堂軍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