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天團”,上!新!了!
17日,外交部新任發言人汪文斌正式與媒體見面,成為外交部第32任新聞發言人。
汪文斌是一位沉穩幹練、履歷豐富的資深外交官,具有多個領域的外交工作經驗,曾長期從事外交政策規劃工作,擔任過駐突尼斯大使。
網友大讚:歡迎加入“外交天團”!
大國門面!顏值和實力一樣出色!
甚至連外交部發言人的組合名都取好了:
煎(堅)餅(斌)組合C位出道!
今年6月5日,耿爽主持了最後一次外交部例行記者會,卸下發言人之職。汪文斌的加入意味着備受關注的“外交部發言人天團”再次滿編。
未來一段時間內,外交部例行記者會將由華春瑩、趙立堅和汪文斌三人輪流主持。
01“外交部發言人天團”瞭解一下?
“外交部發言人天團”1983年出道,32位“團員”
中國外交部是中國最早建立發言人制度的政府部門。
曾任外交部部長的錢其琛在《外交十記》裏回憶,1982年3月24日,當時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在塔什干發表講話,雖仍充滿對中國的攻擊,但明確表示改善中蘇關係的意願。
兩天後,外交部東四舊址主樓門廳前,沒有座位,沒有提問,時任外交部新聞司司長的錢其琛面對七八十位中外記者只有三句話:
“我們注意到了3月24日蘇聯勃列日涅夫主席在塔什干發表的關於中蘇關係的講話。我們堅決拒絕講話中對中國的攻擊。在中蘇兩國關係和國際事務中,我們重視的是蘇聯的實際行動。”
三句話,向世界傳遞了中蘇關係的重大信號,錢其琛回憶稱,“那時,外交部還沒有正式的新聞發佈會制度。我仍在新聞司司長的任上,正在考慮設立新聞發言人,此事便成了立刻建立發言人制度的契機。”
1983年3月1日,外交部在國際俱樂部舉行第一次例行記者會,時任外交部新聞司司長齊懷遠作為第一位正式發言人出現在中外媒體面前。
發言人制度建立之初,發言人每週主持1次記者招待會,只發布消息,不回答現場提問。
1983年9月起,每月的第1次記者會進行現場答問。
1988年,改為每次都回答提問。
1995年以來,記者會增加為每週兩次,每週二、四下午各一次,翻譯也由交互傳譯改為更省時的同聲傳譯。
2011年9月起,例行記者會從每週2次增至5次,信息發佈主動性、時效性再次提升。
外交部是目前中國唯一每個工作日都舉行例行記者會的政府部門,這一做法得到國內外輿論的普遍關注和高度評價。
從1983年至今,外交部共產生了32位發言人。
外交部設有幾個發言人?
中國外交部一般設有三個發言人,由外交部新聞司司長和兩位副司長兼任。
外交部發言人卸任後,一般會去哪?
耿爽6月卸任外交部發言人,7月履新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
觀察2000年以來的歷屆外交部發言人,多數在卸任後被外派,再赴外交一線,繼續為中國外交事業而奮鬥。
02“外交天團”的高能瞬間
中國外交部早在1954年就成立了,但近幾年因中國外交官在眾多國際事件中的精彩表現,不知不覺地“圈粉”老中青三代。
在老百姓的眼裏,他們霸氣外露、妙語連珠、舌戰羣儒;他們要顏值有顏值,要內涵有內涵,彷彿自帶光芒。
有一種帥叫王毅
“外交天團的隊長”王毅,算得上是中國外交部的傳奇人物,僅用19 年的時間就從科員當上了副部長。
所經歷的每個職位幾乎都創下了“外交部該職位最年輕的紀錄”。
提起王毅,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必定就是他的代表作——“王之蔑視”。
當時他在加拿大出席新聞發佈會,期間一名加拿大記者問了一些不友好的問題。
王毅一臉嚴肅地回應:“你去過中國嗎?你瞭解中國嗎?你知道中國從一個一窮二白的面貌到把6億以上的人擺脱了貧困嗎?”
針對南海仲裁事件,王毅曾強硬地表示:
“現在又有人興風作浪,還有人炫耀武力。但是就像潮水來了又退去一樣,這些圖謀最終都不會有結果。歷史終將證明,誰只是匆匆過客,誰才是真正的主人。”
面對日本記者拋出的棘手問題,王毅手到擒來:
“70年前,日本輸掉了戰爭;70年後,日本不應再輸掉良知。是繼續揹着歷史包袱不放,還是與過去一刀兩斷,最終要由日本自己來選擇。”
擲地金聲,字字鏗鏘,舉手投足間盡顯大國風範!
可愛擔當——華春瑩
她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制度建立以來的第5位女發言人。被大家親切稱呼為“華姐”的她,外表看上去温柔可愛,實則發言凌厲、痛快、一針見血。
6月,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居然公開稱,發生在中國香港的示威遊行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華春瑩微笑送上祝福:“我們希望這樣的美麗風景線在美國越多越好。”
面對美國這些年來的污衊和挑釁,華春瑩大多數都是一臉從容地説:
“不好意思,(撒謊、欺騙、偷竊這些招數)是(你們)美國不斷探索前行的榮耀吧。”
“來而不往非禮也。我們會奉陪到底!”
“如果很擔心蘋果手機被竊聽的話,可以改用華為手機。”
“做人不能太‘美國’!”
不挑事,不怕事,華春瑩的發言總是那樣端莊得體、綿裏藏針。面對善者,我以禮相待;面對一切挑釁和不善,我亦有還擊的強硬之態。
冷麪男神——陸慷
陸慷一直以剛健的風格著稱,發言素來精煉扼要、字字珠璣,在擔任外交部發言人的四年多時間裏,他也為我們留下了一系列“金句”:
“謊言就是謊言,説上一千遍還是謊言,蓬佩奧先生可以休矣!”
“安安靜靜磋商,用不着大聲説話替自己壯膽。”
引經據典——耿爽
從突發事件、國際新聞,到代表我國作出回應,“外交部紅人”耿爽的臨場反應都是那麼遊刃有餘。
不卑不亢的態度,一句敵萬句的智慧,尤其是頻頻引用古語“回懟”不和諧聲音,不僅瞬間讓不懷好意的人啞口無言,更是完美展示了我國的大國氣概與外交魅力。
在一次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就美方稱中方掩蓋疫情的“甩鍋”説法提問,耿爽立即引用了中國古語回答“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當被記者提問,疫情期間,中方向哪些國家提供了醫療物資援助?耿爽回道“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針對“加拿大駐港領館暫停本地員工去中國內地旅遊”一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回應:“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不僅如此,他之前更是在批英國外交大臣的言論時連懟10個成語
硬漢搭檔——趙立堅
最近,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全程高能的硬核回懟也被刷屏了,那犀利、凌厲又輕蔑的“眼神殺”,硬氣!
當記者問道:如果中國推進國安法,美國將會採取一系列對華抵制措施,有此有什麼看法?
趙立堅強勢表態:“中國不是嚇大的。針對美方有關錯誤行徑,我們會採取必要反制措施,堅定維護自身國家利益。”
03關於“外交天團”的小秘密
發言人在記者會前做哪些準備?
發言人面對媒體的“長槍短炮”,關鍵在於要全面熟悉情況、準確把握政策。只有瞭然於胸,才能應答如流。
但完成一場記者會僅僅靠發言人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站在幕後的“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團隊。
發言人每天都要和這個團隊共同討論研究當天的熱點輿情,設想記者可能的提問角度,並且認真準備好每一條答問口徑。
記者會出現了預料之外的問題要怎麼回答?
記者會上難免會出現意料不到的問題。問題可能是陌生的,新聞可能是剛剛發生的,但中國外交的政策、立場和原則是一以貫之的。把握住這一點,就能隨機應變、化險為夷。
當然,對於一些確實不瞭解的具體情況,發言人也會坦率承認,並且在記者會後第一時間進行了解核實、及時答覆記者朋友。
發言人的講台上有提詞器嗎?
發言人的講台上沒有電腦或提詞器,只有一支筆、一杯水和一個筆記本。
發言人上台時會帶上自己的“大本”,根據記者的具體問題查閲資料,以便回答準確、權威。
記者會是回答所有記者提問,還是選取幾個?
外交部例行記者會沒有任何時間或問題限制,發言人會一一回答在場記者提出的所有問題,直到記者們沒有任何問題為止。
記者會現場有翻譯嗎?
為確保在場的外國記者能夠及時、準確地瞭解答問內容,每場例行記者會都會有一位高翻小姐姐進行同聲傳譯。
外交官平時通過什麼渠道給自己及時充電?
外交人既要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足跡越遠,視野就越開闊;思考得越多,人生就越豐富。
外交部有一句口號:“愛外交、會生活”。“愛外交”體現的是工作態度,“會生活”則是一種人生智慧。
有人説發言人的工作是在“走鋼絲”,因為一不小心就可能會掉進一些記者的“陷阱”中。
可是即便如此, 在一次又一次的發佈會中,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不僅“百問不倒”,還成為了行走的“外交詞典”。
正所謂“弱國無外交”,只有國家硬氣,外交部發言人説話才有底氣,才能霸氣!
共同期待中國的外交官和外交部發言人在國際社會上,能夠更好地傳播中國故事,有理有據地發出中國聲音,維護祖國榮譽,彰顯大國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