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現場,記錄瞬間,成為歷史。
從2019年開始,新華社客户端開設了“我在現場”欄目,以新華社記者“沉下心、俯下身、融入情”的珍貴採訪經歷為內容,講述他們在重大新聞事件現場的所見、所聞、所想。
2020年,他們繼續踐行着“我在現場”的新聞追求:無論是武漢的“紅區”,還是全球抗疫的最前線;無論是抗洪搶險的大堤上,還是“嫦娥飛天”的現場;無論是脱貧攻堅奔小康的小山村,還是……
他們凝固新聞的瞬間,成為歷史!
從2021年1月4日起,新華社客户端“我在現場”欄目陸續播發多位新華社攝影記者在2020年的精品力作,希望他們的鏡頭和講述,能將我們帶回到那一個個新聞發生的現場。
2019年12月31日晚,成千上萬人聚集在紐約時報廣場上歡呼着迎來新的一年的到來。
彼時,沒有人能想到,2020年的世界會因一場疫情的到來而如此不同。
彼時,連續第四年拍攝時報廣場跨年夜的我,也不曾想到,紐約這座繁華都市將會偏離原有的軌道:新冠疫情暴發,黑人平權運動席捲全國,風波不斷的美國大選……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這一年,我用相機記錄下紐約人的傷痛和苦難,也記錄下他們的吶喊與堅持。特殊的一年,特別的記憶。
新華社記者 王迎
2020,我在紐約的“非常”一年
疫情大暴發
在紐約疫情開始初期,從政府到民眾,自上而下都是一種“沒什麼大不了”的態度。
與紐約人對於新冠疫情的淡漠不同,美股面對新冠的表現可謂驚天動地。
3月9日,美國股市開盤即出現7%以上的跌幅,遭遇1987年以來首次熔斷。我看到消息後,用最快的速度趕到紐交所。紐交所交易大廳是封閉環境,人員密度大流動性強,是新冠病毒傳播的理想環境,但這裏的工作人員和記者一律不戴口罩。
當時,正值特朗普政府大肆鼓吹中國病毒論。作為中國記者,我戴口罩進入採訪不但會引起交易員的反感,更可能成為眾多外媒的拍攝對象。考慮再三,我決定不戴口罩,“裸奔”採訪。當時那種見證歷史的興奮和擔心被感染的心情交織在一起,十分難忘。不想差不多半個月後傳出紐交所資深交易員“愛因斯坦爺爺”和多名交易員確診新冠肺炎的消息,讓我有些後怕。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這次熔斷只是一系列暴跌的開始。在隨後的十天時間裏,美股共出現四次熔斷,暴跌的紀錄不斷被刷新。
▲2020年3月9日,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一名交易員收盤後拍攝顯示當天交易情況的電子屏。紐約股市9日開盤出現暴跌,隨後跌幅達到7%上限,觸發熔斷機制,恢復交易後跌幅一度有所收窄,收盤時紐約股市三大股指跌幅均超過7%。
疫情之初政府主導的“樂觀主義”防控政策導致紐約的病例從三月中旬開始“井噴”式增長,紐約成為全美疫情的“震中”。紐約市相繼關閉了學校、博物館、百老匯、體育場等人員聚集的場所,隨後發佈了“居家令”,紐約終於按下“暫停鍵”。昔日的繁華都市歸於沉寂,我抓緊時間拍攝紐約的各個地標,時報廣場、華爾街銅牛、大都會博物館、第五大道等這些昔日熙來攘往的熱門景點如今冷冷清清,門可羅雀。
2020年3月23日是居家令實施後的首個工作日。當天紐約下起了大雨,我在昔日最繁忙的晚高峯時段來到紐約時報廣場,眼前的一幕彷彿夢境。“世界十字路口”上幾乎空無一人,所有商户無一例外關門謝客,有的店鋪甚至整個釘上了木板。平時擁擠的馬路鮮有車輛通過,我站在空曠的道路中央頻頻按下快門,記錄這難忘的一幕。
▲2020年3月23日拍攝的紐約時報廣場。“居家令”於3月22日晚間生效。
▲2020年3月19日,美國紐約曼哈頓,一名男子跑步經過因新冠疫情而暫時閉館的大都會博物館。
▲2020年3月21日,美國紐約,以往繁忙的街道上車輛寥寥。白宮20日發表聲明説,總統特朗普已宣佈紐約州出現“重大災難”,命令聯邦政府支援該州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2020年5月11日,冷藏車停放在美國紐約布魯克林一處新開闢的臨時停屍場所內。
疫情高峯過後的“新常態”
五月中旬開始,熬過了疫情高峯的紐約州正式開始經濟重啓的進程。由於在過去的一個多月時間裏紐約州遭受了確診30多萬人、死亡2萬餘人的重創,紐約州的重啓格外謹慎,防疫措施也十分嚴格。“保持社交距離”“佩戴口罩”“户外就餐”“居家辦公”等成為社會生活的“新常態”。
揹着相機走進紐約的車站、唐人街、博物館、公園、海灘等地,“掃街”成為我工作的日常。酷熱之下的奔波和口罩加護目鏡的“防疫套裝”,使我每次採訪都大汗淋漓。雖然紐約州對疫情防控高度重視,但美國整體糟糕的抗疫政策使得紐約難以獨善其身,疫情的陰影揮之不去,經濟上的巨大挫折使整個城市顯得異常灰暗沉重。進入11月,隨着天氣轉冷,美國疫情加速失控,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屢破20萬,死亡人數也屢創新高。疫情的反彈使紐約的重啓再次停滯,這個冬天的“至暗時刻”顯得無比漫長。
▲這是2020年5月24日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拍攝的當天的《紐約時報》。當天出版的《紐約時報》頭版刊登了1000位逝者的姓名、年齡和職業等信息,密集的排版給人強烈的視覺震撼。
▲2020年5月22日,人們在美國紐約州瓊斯海灘休閒。當天,紐約州屬海灘在陣亡將士紀念日假期到來之際開始對公眾開放。開放期間,海灘採取限制客流、保持社交距離、增加消毒等多項措施,防止新冠病毒傳播。
▲2020年7月4日,一名男子走在美國紐約世貿中心車站內。當天是美國獨立日,美國多地疫情仍面臨嚴峻形勢。
▲2020年7月13日,一名街頭藝人在美國紐約中央公園表演。受新冠疫情影響,紐約著名景點中央公園內的部分服務設施關閉,遊客較往年同期明顯減少。
▲2020年8月8日,美國紐約,一對情侶在公園內接吻拍照。
▲2020年8月8日,人們在美國紐約街頭的免費食物發放點領取食物。
▲2020年8月19日,一名小販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售賣口罩。
▲2020年9月11日,美國新澤西州澤西城的自由州立公園,一名男子查看鐫刻在“空曠的天空”紀念碑上的“9·11”罹難者姓名。
▲2020年9月22日,在位於紐約的聯合國總部,與會代表走在去往聯大會議廳的通道上。當天,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開幕。受新冠疫情影響,聯合國總部內的參會者、工作人員、媒體記者等大幅減少。
▲2020年10月25日,人們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一家餐廳的室外餐區就餐。
▲2020年11月9日,美國紐約,人們從一處快速檢測新冠病毒的廣告旁走過。當天,美國累計確診病例超過1000萬例。
▲2020年11月26日,美國紐約街頭,人們從遠處觀看梅西感恩節遊行。當日,傳統的梅西感恩節遊行在紐約舉行。因新冠疫情影響,今年的遊行採取電視直播形式向觀眾展示,現場不對公眾開放。
▲2020年11月27日,人們在美國紐約薩克斯第五大街公司購物。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美國“黑色星期五”購物促銷日前往商店購物的人數較往年減少。
隨着聖誕節和新年臨近,紐約節日氣氛漸濃,但美國新冠疫情加速蔓延給這個聖誕季蒙上了一層陰影。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減少室內聚集等防疫措施下,人們度過一個“非常”聖誕季。
▲2020年12月22日,美國紐約,裝飾一新的購物中心內顧客寥寥。
▲2020年12月22日,美國紐約,旋轉木馬排隊區的牌子上寫着保持社交距離的提示。
弗洛伊德事件引發持續抗議和動盪
2020年5月25日,美國明尼蘇達州非裔男子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鎖喉”致死後,美國各地暴發了抗議警察暴力執法的抗議示威活動。美國社會由來已久的種族歧視問題再次被激化,迅速發展為席捲全國的“黑人的命也是命”抗議浪潮。在紐約,以有色人種為主的低收入羣體本就受疫情影響最嚴重,弗洛伊德事件猶如“最後一根稻草”,快速點燃了人們壓抑已久的不滿情緒,成千上萬的抗議者湧上街頭示威,並引發了騷亂和衝突。
我第一次去拍攝抗議是在5月29日,這是紐約第一場大規模的抗議活動,上千人在紐約市政廳附近的福利廣場聚集,手舉標語高喊口號。此前一天,紐約州為抗擊疫情而頒佈的居家令才剛剛到期結束,紐約市的檢測陽性率仍在3%之上。抗疫和抗議交織在一起,大批示威者戴着口罩相互簇擁着與警察面對面對峙,將社交距離拋在腦後,被美國媒體同行稱為“新冠病毒的聚會”。
在隨後的幾個月裏,弗洛伊德事件在紐約掀起綿延不斷的抗議浪潮乃至引發打砸搶燒的騷亂,剛剛因為居家令結束而拆掉木板準備開業的商鋪很快又將木板安裝到位,抗議示威者紛紛在木板上激情創作“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的命也是命)”的塗鴉。
▲2020年5月29日,美國紐約,一名抗議者戴着印有“我仍然不能呼吸”字樣的口罩。
▲2020年5月29日,美國紐約,警察逮捕一名抗議者。
▲2020年5月31日,人們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抗議警察暴力執法。
▲2020年5月31日,人們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抗議警察暴力執法。
▲2020年5月31日,美國紐約聯合廣場附近,警察與抗議者對峙。
▲2020年6月4日,民眾在美國紐約參加紀念喬治·弗洛伊德的集會。
▲2020年6月30日,一名打扮成“蜘蛛俠”的抗議者在美國紐約市政廳附近手舉寫有“黑人的命也是命”的標語。
一次不尋常的大選
2020年美國大選在新冠病毒大規模暴發而長久得不到有效控制的背景下舉行。我常駐所在的紐約是“深藍州”,民主黨的支持者佔據了絕對優勢,選舉結果毫無懸念,因此往年紐約人對總統選舉的熱情並不高。
但是這一年,我很快發現情況有變,紐約州在10月24日開放為期9天的提前投票,儘管新冠疫情仍然肆虐,紐約市的投票站外出現長長的排隊人龍,紐約市長德布拉西奧也加入普通民眾行列,等候了三個多小時提前投票。紐約時報廣場、第五大道等地標隨處可見鼓勵投票的廣告,連超市售賣的酸奶製品上都寫着“請去投票”的標語,美國民眾對此次選舉的重視可見一斑。
11月7日,在美國媒體測算拜登獲得超過270張選舉人票後,數千名紐約人自發走上街頭,從中午直到午夜在時報廣場上慶祝。在這次不同尋常的大選報道中,很多畫面令我印象深刻:拄着枴杖提前投票的八旬老人、投票站外綿延上千米的選民隊伍、喜極而泣的拜登支持者、戴着口罩鼓勵投票的石獅子、為預防騷亂給商鋪加裝木板的工人……
▲2020年10月24日,紐約州2020美國大選提前投票當日啓動,一名老年選民投票後走出紐約麥迪遜花園廣場投票點。
▲2020年10月27日,美國紐約布魯克林的一處投票站外,紐約市長德布拉西奧(中)排隊等待投票。當日,紐約市長德布拉西奧與民眾一道排隊三個多小時完成自己的2020大選提前投票,以此呼籲選舉委員會增加人員和投票設備,以減少選民的等待時間。
▲2020年11月2日,美國紐約公立圖書館外,鼓勵投票的廣告格外醒目。
▲2020年11月3日,美國紐約一個投票站附近,剛剛投完票的選民走在街頭。
▲2020年11月3日,美國紐約,人們在大選投票日晚上給一家店鋪安裝防護木板,以防發生騷亂造成損失。
▲2020年11月7日,人們聚集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據美國媒體7日測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前副總統拜登在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中已獲得超過270張選舉人票。
時至2020年年底,美國的疫情還在加速蔓延,一年一度的紐約時報廣場跨年慶典也因此不得不改在線上直播,萬人狂歡的場面不再。對於很多人來説,這一年的“非常”經歷始料未及,正常的生活更顯得彌足珍貴。
現在,2020年已在全球疫情的“至暗時刻”中過去,希望我們會在2021年迎來曙光。
▲新華社記者王迎在美國紐約一家醫院採訪。
監製/蘭紅光
策劃/費茂華
編輯/侯俊、戴天放、張晨岑崔博文、李夢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