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在第五個中國品牌日來臨之際,一輛全新UNI-K駛下長安汽車兩江工廠的總裝線,正式宣告了長安汽車正式邁進2000萬輛的新時代。在活動現場,除了長安汽車迎來2000萬輛下線的“高光時刻”以外,中國汽車企業首席品牌官聯席會(簡稱CB20)也正式宣告成立。
自1984年進入民用車領域起,長安汽車歷經17年,實現了100萬輛自主品牌汽車下線。隨後,又用30年的時間,完成了屬於自己的第一個1000萬輛里程碑。而實現2000輛的新高度,長安汽車僅用了7年。
正如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在活動現場所説:“這一串串飛躍的數字,一個個里程碑的建立,是長安汽車堅韌不拔,奮進不止的發展縮影;也是中國品牌向新向上的實力彰顯;更是中國汽車產業從小到大,由大變強的時代印證。”
可以説,自2017年底長安汽車對外發布“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戰略”以來,通過重組旗下品牌架構、更新換代產品線等措施,長安汽車已收穫了積極地進展。那麼,接下來長安汽車的轉型之路將走向何方?也成為了備受關注的焦點。
轉型並非一蹴而就
對於長安汽車來説,要想順利完成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戰略中的一系列轉型措施,並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過去近三年的時間裏,長安汽車發佈了“香格里拉計劃”和“北斗天樞”智能化聯盟,籌集萬名工程師團隊和千億資金全面佈局“新四化”。
同時在產品佈局上,也形成了以“PLUS”理念為核心,以及UNI高端產品序列的為主的雙向發展,配合長安歐尚、長安凱程等品牌,進行了全新規劃。在CS75系列、逸動系列、UNI序列和“藍鯨家族”的加持下,已實現了長安系中國品牌乘用車連續13個月的同比增長。
在新產品投放方面,長安汽車2021年計劃推出多款新車,除已經上市的長安UNI-K、全新CS35PLUS、2021款逸動PLUS外,銷量擔當CS75PLUS也計劃在年內推出改款車型。同時,在上海車展首次亮相的全新換代CS55PLUS,也會在不久後登陸市場。
在智能化及新能源領域,長安汽車已掌握500餘項關鍵技術,其中48項為國內首發,累計投放智能網聯汽車近120萬輛。在新能源領域,研發了七合一電驅系統、七合一電控系統和智慧電池管家,性能指標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此外,作為品牌發展的“基石”,長安汽車也沒有放鬆在研發方面的投入。按照此前規劃,長安汽車計劃每年將銷售收入的5%投入到研發領域,“十一五”至今,已累計投入超過1100億元。
目前,長安汽車還與華為、寧德時代三方聯合創建的智能高端汽車品牌,並推出了可實現自我進化的智能架構——方舟架構,UNI-K便是該架構下誕生的首款車型。在智能化、大數據背景下,方舟架構對於長安汽車持續提升整車基礎性能起着極為重要的作用,參照設計規劃,方舟架構將完整覆蓋A0級-C級的所有車型。
“經營用户”挑戰合資
當前,長安汽車已經入轉型階段的“中盤期”,對於企業而言,這個階段的關鍵任務是以用户為中心,構建起提供智能出行服務的體系能力。對於長安汽車未來將怎樣面對新的挑戰,在2000萬輛下線儀式上,朱華榮用三個“堅定不移”給出了答案。
首先,長安汽車將以軟件定義汽車產品和服務為基礎,堅定不移向智能產品普及者邁進。在成功推出了PLUS、UNI“系列爆款”產品後,在未來5年中,長安汽車將發佈105款車型,其中包含23款新能源車型。
與華為、寧德時代三方聯合創建的智能高端汽車品牌也計劃在兩年內正式上市。據“汽扯扒談”瞭解到,內部車型代號為E11的新車誕生於三方面聯合開發的CHN架構,預計車型為純電動SUV,其競爭對手或鎖定為特斯拉Model Y、蔚來ES8等車型。
其次,長安汽車將堅定不移向智能服務創新者邁進。推進客户服務“一號工程”,實施“誠信服務五大承諾”系列措施,客户滿意度大幅提升。據2020年中國消費者協會消費者滿意度調查,長安名列前茅。我們實現了人、車、服務三大連接,支撐產品功能持續OTA迭代開發,提供千人千面生態服務。
最後,長安汽車將堅定不移地成為智能製造行業的踐行者。當前,長安汽車正積極踐行“中國製造2025”,推進實現全價值鏈敏捷生產和柔性製造模式變革,工廠自動化率達90%,自主開發智慧工廠系統,信息化率達85%以上,工廠運行效率提升20%。在滿足用户在線個性定車的同時,交付週期可縮短10%。
此外,朱華榮早在2019年就發出了“未來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必有一戰”的論調。為了迎接這場不可避免的直接對決,長安汽車也通過一系列全新產品的推廣,做好了準備。在2021年上海車展,長安汽車還發布了“十四五”規劃和2030願景。
未來,長安汽車將繼續聚焦軟件、智能科技、低碳、新商業模式、高精尖人才等未來競爭高地,計劃整體投入1500億元,通過五個維度的精準發力,實現2030願景,加快邁向世界一流汽車品牌。
並且,在服務層面實現從被動服務到主動服務、從服務車到服務人、從合同紐帶到情感紐帶的三級進階,與用户由過去的買賣關係轉為“夥伴關係”。
總結:
在汽車行業37年的發展對於長安汽車來説,並不算短。站在2000萬輛的新起點上,已經具備度過“車市寒冬”的抵抗力,和挑戰合資品牌的硬實力。隨着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戰略的持續推進,未來長安汽車今後的發展路徑也或將變得更加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