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種母親的教育,容易讓孩子形成討好型人格,媽媽中了趕緊改

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之後能夠有獨立的人格、自信地面對社會,肯定自我。但是仍有很多孩子處於討好型性格的痛苦當中。

有兩種母親的教育,容易讓孩子形成討好型人格,媽媽中了趕緊改

什麼是討好型人格呢,就是對自我的評價非常需要外人的肯定,希望能變成別人喜歡的樣子。這樣聽起來是不是十分耳熟,這正是很多母親交口稱讚的乖孩子。很多理想中的乖孩子不僅懂得體諒母親,甚至會痛苦地改變自己來達到親人的喜歡的模樣。這對於孩子真實的自我是一種很大的禁錮。時間久了之後,孩子就會完全失去自己本真的模樣。而完全依靠在着別人的喜怒而活。

對於長時間和孩子相處的母親來説,媽媽的態度非常容易影響到孩子的性格發展。你會發現很多電視劇中父母在爭執吵架,然後孩子哭着跑過來説爸爸媽媽不要吵,自己以後會很乖。即使是很小的孩子,都會將這種不和諧的聲音歸類到自己不乖的後果之上。對於大孩子更會有一系列連鎖的蝴蝶效應直至撕裂孩子的自我。

有兩種母親的教育,容易讓孩子形成討好型人格,媽媽中了趕緊改

有兩種母親教育下的孩子特別容易產生這一種性格。一種是母親自己也十分在意別人的眼光,本身具有討好的個性。比如説當自己的小孩和別人家孩子一起玩的時候一味照顧別的孩子,讓自己的孩子不要和別的孩子搶玩具。其實大可不必這樣,孩子之間有爭鬧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母親應該引導的是分享,而不是逼迫孩子貢獻出自己的玩具。或者一直在孩子面前説別人有多優秀,完全不會鼓勵孩子。那麼孩子就會為了討好母親而完成各種事情,而不是真正想要學習或者勞動。

這一種情況也特別容易出現在重男輕女或者是二胎家庭中,對某一個孩子的極端偏愛,自然就會讓另外一個孩子內心產生自卑,因為它更加害怕失去母親的愛。也許剛開始這一個孩子會顯得特別優秀,但是她的恐懼和怯懦是以後很難消除掉的,在社會中更容易隨着別人的腳步動搖而難以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

有兩種母親的教育,容易讓孩子形成討好型人格,媽媽中了趕緊改

另外一種的情況是母親對孩子有着強烈的控制慾望,平時對孩子的一點一滴都有嚴格的要求。孩子在小的時候無法打破這種舒服,到了長大之後更會發現自己難以逃離。即使離開母親,也會將其他人作為對象。因為在母親控制之下,孩子就沒有辦法有完整的人格來自己判斷是非,忽視自己的需求和想法來讓母親感到滿意。

有時候媽媽在以大人的身份和孩子相處的時候,就會不自覺地放大自己的權利,甚至將生活中的脾氣也施加在孩子身上,這才是對於孩子最大的負擔。特別是孩子上小學之前的幼兒期,如果母子之間的關係處理不好,孩子在心理行就會有所規避而尋找安全的方式,也就是討好。足夠聰明的母親應該聽懂孩子的求助,及時改變對待孩子的方式。只有母親真誠地接納自己的孩子,孩子才能夠在心理上也接受自己的一切。母親需要給予的不僅僅是明燈方向,更重要的是在孩子身後的支持力量。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69 字。

轉載請註明: 有兩種母親的教育,容易讓孩子形成討好型人格,媽媽中了趕緊改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