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35歲實現了財務自由、提前退休,秘訣竟是低物慾、不消費
35歲就做到財務自由,提前退休,
可能是所有上班族的夢想。
但既沒有過高的收入,
可能是所有上班族的夢想。
但既沒有過高的收入,
也沒有中彩票、得遺產的運氣,
這個夢想最多也就是想想而已,
畢竟2017年胡潤報告説,
在北上廣深想要財務自由需要2.9億元。
畢竟2017年胡潤報告説,
在北上廣深想要財務自由需要2.9億元。
但有一批人的做法,
或許能給你打開一個新思路,
這種新興的生活方式叫
這種新興的生活方式叫
——“Fire運動”,始於美國,
追隨者通過降低物慾、過極簡的生活,
來迅速攢夠一年生活費的25倍,
早早在30歲出頭就退了休,過上了閒適的生活。
每年就靠4?理財收益生活。
追隨者通過降低物慾、過極簡的生活,
來迅速攢夠一年生活費的25倍,
早早在30歲出頭就退了休,過上了閒適的生活。
每年就靠4?理財收益生活。
我們採訪了3位中國的實踐者,
他們分別來自北京、上海和台北,
來聽一聽他們是怎樣做到提前退休的?01 FIRE運動
他們分別來自北京、上海和台北,
來聽一聽他們是怎樣做到提前退休的?01 FIRE運動
電影《時間規劃局》描述了這樣一個未來世界:所有人成長到25歲後便不再變老,你能夠活多久取決於你賺了多少“時間”。
那是一個用“時間”來作為貨幣的世界。你工作賺“時間”,買東西花“時間”,當你手臂上的“時間”清零時,你會立刻死去。
世界被劃為不同的“時區”,貧民窟裏的人命以“天”計算,中產可能以“年”計算,而富豪以“百年”計算。
窮人的一頓午餐是30分鐘、咖啡4分鐘、坐一次大巴2小時。他們不停賺錢,不停花錢,每天都被死亡威脅着,很多人走着走着,就在路上突然倒下。
每次看到有人倒下,我都會想:“都這樣了,還願意買咖啡喝?”
在這部電影裏,你要用“命”來消費、購買任何一個物件,在這樣的世界裏,你會怎樣看待你的“時間”呢?
如果同樣是“1小時”,你會拿去買件衣服?還是看一小時書、陪家人一小時、或幹自己喜歡的事呢?
換句話説,你覺得工作40年,去換取一些物質,而完全忽略了自己的生活,是件划算的事嗎?
“有閒”才是真正的富有
生產力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休閒型社會”遲遲沒有到來,“消費時代”卻開始了。人們越來越疲於奔命,物質越來越豐富,但屬於個人的時間卻越來越少。
1992年,美國財經兼人生導師Vicki Robin在暢銷書《富足人生:要錢還是要命》(《Your Money or Your Life》)中提出了一個看法,和《時間規劃局》的設定如出一轍。
她説,如果你一天能賺200美金,那麼當你要去買一雙100美金的鞋子時,你要問自己:“這雙鞋值得我半天的生命嗎?”接下來的問題就是,你把自己的生命看得有多貴。
那些消費品,真的值得用“命”去換嗎?
“Fire運動”的興起
在美國越來越火的一個生活運動就起源於這本書。這個運動叫“財務獨立,提早退休”,也稱“Fire運動”,是Financial Independence and Retiring Early的縮寫。
這個運動要逃離兩件事:費心、費時的工作和消費主義。
它的基本邏輯是:無論賺多少錢,都要過極簡的生活,以求儲蓄率達到50?至更高。根據“4?則(4?ule)”,當你攢夠一年生活費的25倍後,你就可以退休了。
“4?則”是在1994年,由麻省理工學院學者威廉·班根(William Bengen)提出的。他分析了美國過去75年來的股市和退休案例後,歸納出:“只要在退休第一年從退休金本金中提取不超過4.2?之後每年根據通貨膨脹率微調,即使到過世,退休金都花不完。”
在美國,“FIRE”的追隨者一般是男性,從事科技行業、工程師類型,他們會計算未來40年的複利,或是低成本指數基金、房地產出租的投資回報率,來實現他們的財務自由。
在中國,也有一批人在默默實踐着。
桌面上堆滿東西,被消費裹挾的人生
Moor 35歲 座標北京
已退休4個月
35歲的Moor和老公現在生活在一個“鳥不拉屎”的中國小鎮,過着“水都是甜的”的小日子。
這個月是他們退休的第4個月。距離在北京落腳、找到第一份工作過去了剛好10年。
“之前是做運營的,怕極了壓力,一點壓力就讓我難受。”回想起最初的8年,是Moor眼睜睜看着自己被消費主義吞沒的8年。賺得越多、花得越多,花得越多,就要賺得更多。
第一套公寓,26平,房租每月1750元,兩人收入在8000元左右,月光。所有休閒時間、精力、金錢,幾乎都浪在了各大商圈。
東西多了,房間就小了。先後經歷了2次搬家,行李從兩個拉桿箱變為兩個貨車。雖然家庭收入從8000元變為了20000元,但依然是月光。
“我們依然大手大腳,為了維持高消費又不至於欠債,我們的家搬到了五環外,通勤時間增加了一倍。就像上了跑輪的倉鼠一樣,只能使勁跑,停下來心裏就怕怕的。畢竟有那麼多賬單等着付,有那麼多東西等着買。”
扔空的家
終於在2017年的2月,他們開始了極簡之路。給自己立下了規矩,凡是30天內沒有用到的東西都扔出去;卸載了淘寶;進一出一,也就是買一樣就必須扔一樣。
這樣做帶來的變化是巨大的:家務少了,有時間去逛公園了,每天晚上還能打太極。所有的家當加在一起也就4個紙箱子。家裏的東西越來越少,存款卻越來越多,幸福感也越來越強。
有了一定的存款之後,夫妻倆開始學習投資理財,看了一堆關於“基金”“定投”類的書籍。也堅定了要提前退休的想法。
在買得起房子的地方買個小房子
他們將自己的退休計劃分為5個步驟:
記賬,減少不必要的開支,增加家庭儲蓄。
學會用錢掙錢,主要是定投指數基金。
記錄“最低限度”的支出,一個月最少需要多少錢才能有尊嚴地活着?當被動收入超過支出時,就自由了。
哪怕退休,離開全職工作後,也可以做一個自由職業,滿足興趣的同時,賺點零用錢。
在買得起的地方買個房子。
從厭倦“上下班”到提出辭職,Moor倆夫妻一共花了兩年來準備。他們坦言:“退休生活只過了4個月,不知道結果會怎麼樣。”但他們很享受此刻自由。
“物質慾望的來源就是工作”
郭文卓 26歲 座標上海
已退休1年
已退休1年
郭文卓,90後女孩兒,生活在上海,非典型性“Fire人羣”。她還沒有攢夠25倍生活費,就退休了。她在一年前,辭去了朝九晚五的工作,“那工作的噁心,我可以和你説一天。”隔着電話都能聽到她狠狠拍了一下桌子。
健完身,洗了30分鐘的澡,敷上面膜,吃着水果,她開始接受我的訪問。
“你説,我這算退休嗎?”她反問我。目前她靠之前工作攢下來的錢,在市中心租了3套房子來做民宿,據她説幾乎不花時間打理。開心的時候,跑去劇院做個羣演,想旅遊的時候,就做個兼職領隊帶人出去玩,還能賺點兒。
“不為錢工作,就算退休吧。”
“那我退休了!”
帶隊旅行
郭文卓有一套“理論”很值得説一説。她説:“物質慾望都是工作帶來的。”去工作場合,不願意比別人差吧,衣服包包就要配備起來。工作不開心了,想要犒勞犒勞自己吧,第一反應就是花錢買痛快。
自從辭去了工作,郭文卓的消費直線下降,高跟鞋也沒有場合穿了,平時怎麼舒服怎麼穿,不用買衣服,吃飯自己做,每天開開心心的,也不會想到要花錢。
郭文卓和典型的“Fire人羣”一樣又很不一樣。
“Fire人羣”雖然奉行的是,辛苦十來年,幸福幾十年。先攢錢,後享受。但即便是“退休”也不意味着什麼也不做了。而是因為有了錢的保障,再也不用為錢不得不工作了。反而可以去發展興趣,而興趣所帶來的收益、包括物質收益,可能也會超出你的想象。國外也有人直播自己過“Fire生活”,結果成了網紅大賺一筆的。
而郭文卓,雖然沒有一堆現金保障,但因為低物慾,養活自己也不難,在精神上給自己退了個休,幾乎過上了“Fire人羣”一樣的生活。02 典型性FIRE人羣
“我對錢很沒安全感”
曾琬鈴 39歲 座標台灣
已退休6年
已退休6年
39歲的曾琬鈴是非常典型的“Fire人羣”,她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她工作11年後,在33歲的年紀便早早退休了,至今已經有6年之久。
在達到這個目的之前,她一共工作了11年,她的美國老公工作了16年。而現在,他們一家三口已經走遍世界40多個國家了。
曾琬鈴和丈夫出生都非常貧窮,對錢很沒有安全感,經常擔心有一天會沒錢花,所以很愛存錢。但兩人都喜歡旅遊,怕錢花太快,兩人出去的頻率不是很高,也都選擇窮遊,去便宜的地方。
“怎麼樣可以邊旅遊邊賺錢?”這是他們最初的想法,後來慢慢延伸到:“有沒有辦法可以存到一筆錢以後,我們用這筆錢生點利息,支撐我們旅行的生活。”慢慢就發出了,提前退休、環遊世界的念頭。
曾琬鈴的丈夫是工程師,愛鑽牛角尖,花了很長時間去計算到底需要多少退休金才行。“網上關於退休金計算有很多不同的想法,我們覺得麻省工學院4?論蠻合理的。”
“想攢錢?別看微信!”
為了攢夠一年生活費的25倍,兩人有計劃地在“衣食住行”上縮減開支。
住 —— 他們租了個非常小的公寓,價格是原本住房的1/3。一次朋友開車送他們回家,一開進這個社區就立馬反鎖了車門,非常訝異他們竟然住在貧民窟裏。“買房可能是全世界人的人生夢想吧,我先生也買過一個房子,但後來就賣了。他覺得這不是他想要的人生,大部分錢去交房貸了,存不下錢來。”曾琬鈴説。
吃 —— 大部分都是自己做飯,一次做非常大的量,分裝着分天吃。“我們曾經有一個星期都喝同一種湯,把很多不同的蔬菜豆子煮在一個大鍋裏面,但營養是夠的。”還嘗試過自己種菜,買肉也是去非常便宜的超市購買。
行 —— 在交通上,不買車,儘量走路和騎單車。
衣 —— 不買不必要的衣服。哪怕牛仔褲破了,補一補照樣穿。對於女孩子而言,在衣服上節儉可能是最難的。曾琬鈴唯一的一次衝動消費就是在衣服上:“我當時覺得已經攢了那麼多錢了,買一件衣服也不過分吧,就買了幾件衣服,但一回家就後悔了,覺得沒有必要,趕緊又退了回去。”
另外一個訣竅是:不要看電視,也不要看微信。“因為上面全是廣告,會逼你和別人比,要讓你買東西。”
經過努力,最初兩人能夠把收入的50?攢起來,用來定投美國的指數基金。慢慢通過升職加薪,和基金的分紅,兩人能把收入的90?起來了。
“多少錢才夠?這個因人而異”
2009年的10月,曾琬鈴31歲,兩人終於攢夠了錢,用她的話説“那一刻又開心又害怕”,跑去紐約旅行慶祝一番後,還是沒敢馬上辭職,又繼續上了2年的班。
“後來讓我們辭職的那個導火索是和老闆吵了一架。攢夠了錢,就能隨時炒了老闆。”
辭職後想要做的事情就是環遊世界。第一年是過渡期,兩人選擇先去便宜的國家試試水,物價比較低,花同等值的錢,但是也可以過得很好,心態就慢慢放鬆了。
“這五六年下來,我們花錢的速度比不上投資為我們帶來的收入,心情就越來越輕鬆。”
當被問到具體攢了多少錢才做出退休的決定時,曾琬鈴拒絕了我的回答:“這不是一個絕對的數字,也沒有參考性。就像有些人覺得一百萬很多,有些人覺得一百萬就夠吃幾頓飯一樣。只要攢到能覆蓋你的生活所需,就夠了。”目前,在有一個4歲的兒子的情況下,曾琬鈴全家的生活費每個月在2000~3000美金。
曾琬鈴將自己這些年的經歷都發在了網上,吸引了一大批粉絲,還出了一本書《不工作,也有錢》。除了表示羨慕的,想要效仿的之外,也有很多質疑的聲音。
“我受到的那些質疑”
Q:網友 A:曾琬鈴
Q:你們一定是中了大樂透,繼承了遺產,或者本身工資很高。
A:我們就是很普通的工薪家庭,也沒有富有的父母。我們認識很多在實踐“Fire運動”的人,他們都有很多共同點:
來自貧窮/中產家庭,成長過程中,財務一直是父母的痛苦來源。
有份中高收入的穩定工作(但不一定熱愛這份工作)
不太在乎別人的眼光,不跟別人比較穿什麼衣服,開什麼車。
最開始賺錢時,不會選擇買房,而是選擇投資。
賺10萬花11萬的人,和賺2萬花1萬的人,最終能退休的是後者。
Q:你們能抵禦大災大難嗎?如果生大病、股票大跌、通貨膨脹了怎麼辦?
A:我覺得我們才是能抵抗這些災難的人,畢竟我們有存款,還花得少。還在工作,但花錢大手大腳沒有存款的人,更加受不了這些意外事件,不是嗎?
Q:孩子的教育問題怎麼辦?
A:很多人覺得養孩子很貴,需要上補習班、私立學校、興趣小組、各式各樣的需求,但這些需求其實都是父母自己的,而並不來源於孩子本身。上學的話,我們選擇的就是公立學校。每年,我都會帶着孩子出國玩。如果哪天孩子想要學個什麼,這個錢我們省一省總還是能有的。
Q:你能退休,是因為嫁了個美國人吧?
A:也有美國人質疑我老公:“你能退休,是因為老婆是中國人,夠節儉吧?”太可笑了,按照這種觀點,所有中國人和美國人都該能夠提前退休才對。很多人會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找藉口,卻不願意踏出那一步。
Q:這麼早就退休,你的人生意義在哪裏呢?
A:提早退休並不意味着懶散無所事事,而是把人生的精力投注在自己熱愛的事物上。我有時間研究做飯、學攝影、學畫畫,還可以看書,都是很幸福的事情。這些事物甚至會給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入。
Q:像你這樣“降低物慾”,人生還有什麼樂趣?我還是花錢買品質生活吧。
A:現在大部分20~60歲的人,40年的大部分時間都用來工作,回到家就累成狗,這樣的生活質量真的好嗎?
佈置的美麗的家,只剩下睡覺的功能,白天空着,卻依舊要還房貸,真的划算嗎?
現代大部分人都寧願先享受短暫的快樂,再用一輩子辛勞來償還。
我不是建議每個人都過極端節儉的生活,但也應該反思反思“消費主義”給你帶來的影響,想清楚了,生活會簡單輕鬆很多。
消費主義給我們帶來的快樂,是一生的負擔。
距離退休,你還需要多少年?(請在文末寫下你的答案)
請先算出你的存款率,比照下圖即可知道何時退休。
公式如下:
存款率=(年收入-年支出)/ 年收入
注:
此測試默認你目前沒有任何存款。
測試依照的邏輯是:在未來,你的“年支出”是維持不變的,包括退休後,也將按照這個“年支出”生活。不能隨着工資的增長而有所增長。
當工資增長後,年支出保持不變,意味着存款率不斷上升,工作年數將快速下降。今日互動問答
根據測試,你距離退休,還需要多少年?(請在文末寫下你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