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愛國心,三代傳承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 科技日報記者 王祝華 通訊員 何玲 黃國暢
這是一個傳承的故事,這是一家三代人的報國初心。
故事的主人公叫孫一龍,是西昌衞星發射中心技術部的一名系統工程師。
幽隱於大涼山深處的發射場是中華民族進軍太空的前沿陣地。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每當發射任務成功,和同事們高唱《我的祖國》時,孫一龍就會想起他的爺爺——孫協華。
孫一龍的爺爺孫協華,是孫家第一代的保家衞國人。1931年出生於湖南農家的他,經歷可謂傳奇。15歲那年,孫協華參加革命,19歲便考入長沙高級工程兵學校,入伍成為一名軍人。21歲那年,孫協華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回國後,任46軍司令部工程兵處參謀,隨部隊進駐吉林,並把家安在了東北。後又跟隨部隊調轉多地,曾在甘肅國家軍事工程項目工作多年,直至70年代末部隊調整轉業……
孫一龍的爺爺參加抗美援朝時期的照片。
孫一龍的父母結婚時的照片。
時光流轉,家風傳承。孫一龍的父親孫江,是孫家第二代的從醫報國人。受爺爺孫協華的影響,孫江考入了第四軍醫大學,成為一名軍醫,不僅遂了守護父母健康的心願,圓了自己從小的軍旅夢想,還為孫家找到了同為軍醫的兒媳賈麗茹。夫妻倆分別在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和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從事臨牀實驗室科研及診斷工作和胃癌單克隆抗體實驗研究工作。90年代初,為照顧雙方年邁的父母,夫妻二人陸續轉業回到吉林,在地方醫院繼續從醫報國事業。
幼年時的孫一龍
而孫一龍,是孫家第三代航天報國人。很小的時候,孫一龍就喜歡聽爺爺講抗美援朝的故事,戴爸爸媽媽的大檐帽。
在爺爺和爸媽的影響下,懷揣着對國防科技事業的深深嚮往,孫一龍以優異成績考入雙一流大學的計算機系。去上大學後不久,孫一龍意外發現自己所在的這片土地,竟是原來的工程兵學校,那裏正是爺爺參加抗美援朝前學習生活的地方。這份機緣巧合,讓他更加堅定了航天報國的信念。
大學畢業後,孫一龍主動申請,毅然來到川西大涼山裏的西昌衞星發射中心,成為了一名航天工作者。離校前,爺爺曾在電話裏問他,為什麼要選離家那麼遠的單位。孫一龍回答,“您不是老説,祖國要強大,孫家的子孫要站出來。我不就聽您的話,站出來當航天人幹高科技了! ”電話那頭,爺爺樂得笑出了聲,説為他感到驕傲。而這句話,成了埋進孫一龍心底的一顆糖。
在西昌的兩年時間,他經過10多次任務歷練,成為中心技術部一名低温加註系統工程師,負責跟蹤加註系統工作狀態,進行質量把關和技術指導。
2012年,孫一龍開始參與文昌發射場加註供氣軟件研發,在研發的關鍵時期,正逢爺爺病重住院。為了不影響他工作,父母沒有告訴他,爺孫倆竟錯失了最後一面。
2014年,帶着爺爺的期望和“大火箭”的夢想,孫一龍從西昌調往文昌,負責文昌航天發射場低温動力加註系統軟件和設備調試工作。這年底,孫一龍的女友趙興娜,為了支持戀人的事業,辭去北京研究所的工作,來到海南加入文昌航天的創業方陣,選擇和丈夫一起追夢航天。
孫一龍和趙興娜同在發射場執行火星探測任務。
“天舟一號”任務發射前夕,孫一龍排除重大故障,為任務成功作出了突出貢獻。那一天,在火箭點火前,愛人趙興娜同樣奮戰在發射場。那一天,發射場區雷暴連連。趙興娜和氣象團隊一起,準確預報,判定晴朗窗口,確保了火箭準時點火。小兩口卯足了航天報國的勁兒,甚至一次次推遲了要寶寶的時間……
西昌航天50年,一代代西昌航天人在愛國情·強國夢的感召下,不畏風浪、勇毅登攀、接續奮鬥,在廣袤太空書寫了中國奇蹟。
“這是我所經歷的故事,這不是結束,必將是延續。”在進駐文昌發射場前,孫一龍在隨想裏寫道,“我為我是一名西昌航天人而自豪!我為我們這些甘願默默奉獻卻心懷夢想的科技工作者而自豪!我堅信,在我們不懈的努力與追求下,我們的航天夢、強國夢必將實現!”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