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數字化轉型是踐行人民城市理念的重要抓手,根本上是為了人,關鍵要有體驗度。圍繞基本民生、質量民生、底線民生三大領域,市民可以從生活數字化轉型中得到哪些實惠?
上海市經信委主任吳金城在今天舉行的“2021上海民生訪談”中透露,目前正在編制生活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今年將打造11個民生領域的標杆應用,其中基本民生領域的場景2個:便捷就醫少等待、數字賦能示範校;質量民生領域的場景7個:快捷停車助通暢、數字酒店智管家、智能出行即服務、數字商圈無憂購、智慧早餐惠民心、一站服務舒心遊、數字社區生活圈;底線民生領域的場景2個:有為老服務一鍵通、民生保障貼心達。
推進智惠基本民生方面,以市民的健康安居、教育就業等需求為導向,通過數字化推動各類基本民生服務提質增效;比如推行健康慧服務,圍繞健康上海建設要求,聚焦醫療、衞生、健體等市民關切,形成涵蓋診前、診中、診後全流程的數字化醫療新流程,推動形成線上線下融合的運動健身新模式。市衞生健康委正在牽頭在推動的“便捷就醫”場景,把着眼點從信息系統建設轉向了服務賦能,聚焦縮短就醫時間這一切口,打通線上線下掛號、醫院檢驗檢查、醫保支付等數據,力爭通過“百日奮戰”,實現就醫付費流程的革命性重塑,解決診前、診中、診後三次排隊問題,切實提高羣眾就醫體驗。
推進智享質量民生方面,營造出行暢體驗,提升便捷感,圍繞市民高效便捷出行需求,推進出行即服務。目前,上海停車APP已全面聯網接入本市4700個經營性停車場(庫)和收費道路停車場、100萬個公共泊位的基礎信息數據和動態運行數據;“停車繳費”功能已覆蓋1100多個收費道路停車場、200多家大型公共停車場(庫);“錯峯共享”功能已接入200多個項目的基礎服務信息,並在15個項目推進“一鍵簽約”。
推進智達底線民生方面,以基礎社會保障需求為重點,關注老年人、殘障人、低收入等弱勢羣體的訴求,通過數字化進一步摸清底數,優化服務配置,讓全體市民享受均衡、普惠的數字化生活服務。比如開展扶助準觸達,提升公平感,以數字化助力構築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提升社會救助服務效能,推動社會救助服務主動推送;增強社保對象個人畫像,打造各類政府補貼的精準推送服務。
城市數字化轉型中,針對老年人的需求高度關注。目前,正圍繞代際、收入、教育、地域等差別造成的數字化應用能力不平衡,提升各類“數字無障礙”公共服務水平,比如推動“為老服務一鍵通”試點,已初步確定將“預約掛號、緊急救援、叫車出行、康復出院、政策諮詢”等五大功能作為首批試點服務。再比如,針對老年人打車難,今年內要通過一鍵通電話機、智能手機、便攜終端、自助服務機等多終端方式,依託申程出行平台,提供老年人在家預約訂車、呼叫出租車等服務,也可在志願者指導下利用社區內設的自助服務機實現一鍵叫車。
另據吳金城透露,按照國家部署,當前正結合推動城市全面數字化轉型的機遇,從經濟、生活、治理等各個領域入手,實施數字人民幣、數字錢包的基礎設施改造和升級工程,已基本完工。近期,即將開展相關的試點工作,市民可以在五五購物節、上海信息消費節等活動中搶先體驗。比如在數字支付方面,工、農、中、建、交和郵儲銀行正與上海市交通、醫院等民生設施合作,在上海試點推廣數字錢包的應用體驗,近期上海地鐵站內的部分自助販賣機收款頁面上,已經可以看到數字人民幣的支付選項。在商業領域,數字人民幣試點已率先在南京路、淮海中路—新天地、豫園、小陸家嘴、徐家彙、北外灘等“兩街四圈”和虹橋國際開放樞紐核心商圈落地,重點打造“南京路數字人民幣重點試驗街區”。
欄目主編:劉錕 文字編輯:劉錕 題圖來源:圖蟲創意 圖片編輯:雍凱
來源:作者:劉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