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核問題能實現“軟着陸”嗎?

綜合外媒報道,當地時間4月6日和9日,伊核協議相關方代表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會談,討論美伊恢復履約問題,歐盟、中國、法國、德國、俄羅斯、英國和伊朗代表出席。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總統伊朗事務特使馬利也率代表團抵達維也納。但伊朗方面以美國已退出伊核協議為由,拒絕與美方直接對話,美方代表並未出席會議。歐盟代表作為協調人與美國單獨接觸,並溝通各方立場。

專家分析指出,美伊在維也納實現“間接談判”,釋放出雙方以對話解決問題的積極意願。但鑑於美伊在關鍵性問題上的巨大分歧,伊核問題在短期內取得突破性進展仍有難度。

會議“具有建設性”

據歐盟官網發佈的聲明,此次會議是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聯合委員會政治總司長級會議。與會各方討論瞭如何再次確保完全並有效執行伊核協議,同時認為各項交流具有建設性,並致力於取得實際成果。會議協調人、歐盟對外行動署副秘書長莫拉表示,將在接下來的一週重啓會議,以磋商美國和伊朗重返伊核協議的具體條件。

緊繃已久的伊核問題似乎出現一絲緩和。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賴斯4月6日説,儘管美方此次沒有與伊方直接對話,會議仍是具有建設性的一步。伊朗外交部同日發表聲明稱,伊朗已準備好在核實制裁解除後,立即撤銷突破協議限制的舉措,完整履行伊核協議。

2015年7月,伊朗與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伊核協議。根據協議,伊朗承諾限制其核計劃,國際社會解除對伊制裁。2018年5月,美國政府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隨後重啓並新增一系列對伊制裁,其中許多制裁是以涉嫌恐怖主義等與伊核協議無關名目施加。2019年5月以來,伊朗逐步中止履行伊核協議部分條款,但承諾所採取措施“可逆”。

“伊核協議迎來關鍵時期。”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這樣分析維也納會議的重要意義。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中東所所長牛新春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儘管是‘間接談判’,但美伊雙方願意坐下來互亮底牌,打破了伊核問題的僵局,這是一個積極信號。”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中國中東學會副會長李偉建向本報記者指出,“美伊願意重新履行伊核協議,是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對伊朗來説,美國解除制裁事關伊朗經濟發展。對美國來説,儘快解決伊核問題能夠使美國實現在中東地區的戰略收縮,將更多資源和精力投入到大國博弈中,維護美國的全球霸權。”

誰先邁出第一步?

坐下談判易,達成共識難。圍繞“誰先邁出第一步”的問題,美伊互開條件,博弈激烈。美國要求伊朗恢復履行伊核協議;伊朗則認為美國作為退出伊核協議的過錯方,應先解除對伊制裁。牛新春指出,這表明美伊嚴重缺乏互信。

據外媒報道,美國國務院近日表示,美國不會解除所有針對伊朗的制裁,希望伊朗在有關兩國恢復履行伊核協議的後續會談中更具“建設性”。美國國務院一名高官還表示,若伊朗執意要求美國解除所有制裁,將使維也納會議陷入僵局。伊朗出席維也納會議代表、副外長阿拉格希表示,美國解除對伊制裁是美重返伊核協議的“第一個也是最必要”的步驟。伊朗外長扎裏夫近日也在社交媒體上稱,“無論美國的制裁是以何種名目,都違反了伊核協議。”

路透社此前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美國政府曾考慮美伊“一小步換一小步”的方式重啓伊核協議。伊朗外交部方面近日重申,“分步走”解除制裁的方案並不在由伊朗和相關各國專家組成的工作組的議程中。

5月23日,伊朗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簽訂的三個月臨時技術協議將到期。若屆時美國對伊制裁沒有解除,伊朗將銷燬核設施視頻監控資料。

“美伊互不讓步,一個目的是向國內展示強硬,爭取政治支持,但時間再拖下去,顯然對雙方都是不利的。”李偉建指出,美伊均有重新履行伊核協議的意願,接下來就要解決技術性問題,明確實現路線圖的具體步驟。

出席維也納會議的中方代表、中國常駐維也納聯合國代表王羣表示,美前政府單方面退出伊核問題全面協議並對伊朗極限施壓,是造成伊核局勢持續緊張的根源。美國早日重返全面協議,是破解當前伊核局勢的鑰匙。美方理應取消所有對伊非法制裁,伊方則在此基礎上恢復全面履約。

談判將艱難推進

維也納會議新一輪會談將在本週啓動。美國國務院方面近日表態,維也納會議討論的主要事項將是“伊朗為重新遵守伊核協議條款需要採取的步驟”以及“美國為重新遵守協議需要採取的解除制裁的步驟”,並表示對美伊直接對話“保持開放態度”。伊朗政府發言人則表示,對維也納會議“既不樂觀也不悲觀”,但“相信我們正走在正確的軌道上”。

外交辭令之外,各方都已預料到,談判將在曲折中艱難推進。歐盟發言人馬斯拉里指出,未來將有一個“複雜的過程”,現在預測結果為時過早,還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俄羅斯常駐維也納國際組織代表烏里揚諾夫表示,與會方達成某種協議是一回事,重新實現全面履行伊核協議又是另一回事,因為“美國解除制裁、伊朗恢復履行伊核協議全部義務都需要時間”。

分析認為,即使美國重返伊核協議問題在未來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也不意味着美伊之間對立衝突的終結。兩國在制裁與反制裁、地區政策、伊朗導彈項目等問題上的爭鬥還將繼續。李偉建指出,改善雙邊關係不是談判發生的條件,更不是雙方開啓對話的目的。“美伊關係有可能出現緩和,但從長遠看徹底改善的可能性不大。”

“美伊麪臨的問題遠比‘誰邁第一步’要多。”牛新春指出,“美國對伊朗的遏制政策不會改變。伊核協議將於2025年到期,在美國看來,重返該協議只是一個起點。在這個起點上,美國將繼續採取措施,限制伊朗的彈道導彈項目和地區軍事行為。美國不大可能一次性解除對伊朗的制裁。這是伊朗所不能接受的。”(本報記者 李嘉寶)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1年04月13日   第 11 版)

來源:海外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24 字。

轉載請註明: 伊核問題能實現“軟着陸”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