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客户端濟南3月7日電(郭緒雷 李紫恆)中國製帽之鄉山東省膠州市李哥莊鎮是我國主要的制帽產品生產集散地和出口基地,30多年的制帽產業發展猶如一場足球賽,李哥莊上演了“帽子戲法”。
在膠州市李哥莊鎮一家制帽企業,工人在生產出口棒球帽(1988年7月6日發)。新華社記者 時盤棋攝
1985年,迎着改革開放的春風,香港商人在膠州市李哥莊鎮建立第一家制帽廠,此後制帽廠不斷崛起,逐步形成助推鄉鎮經濟發展的特色產業。這一階段被當地譽為“第一粒進球”。
2008年以後,李哥莊鎮將制帽產業作為主導產業重點打造,並於2009年獲評中國製帽之鄉,地域品牌效應凸顯。制帽產業實現了從小配套到大加工、從二手訂單到自主接單、從貼牌加工到自營出口三大轉變,全鏈條的產業集羣形成。這一階段被當地譽為“第二粒進球”。
3月4日,在青島上合跨境電商產業園,青島設計師江世祥(左)與韓國設計師具採妍交流帽飾設計創意。
2018年以後,李哥莊鎮圍繞鄉村振興戰略,抓住制帽產業這個“牛鼻子”,創建工業互聯智能共享工場和智慧訂單平台,打造“制帽企業接單—智能共享工場加工—物流平台出貨”生態鏈,實現了制帽產業信息化、智能化提質升級。這一階段被當地譽為“第三粒進球”。
如今,中國製帽之鄉李哥莊鎮“村村機器響,家家致富忙”,各類帽子生產及配套業户400餘家,年產值近70億,產品90%以上出口銷往歐美、亞非等上百個個國家和地區。(完)
3月4日,在膠州市李哥莊鎮制帽產業展廳,市民在試戴帽子。
3月4日,在膠州市上合工業互聯智能共享工場,工人在加工帽子。
3月4日,在青島上合跨境電商產業園,女主播在直播帶貨賣帽子。
3月4日,在青島冠達制帽有限公司,工人在加工出口日本的帽子。
3月4日,在青島豐澤制帽有限公司,工人在調整紡線。
3月4日,在膠州市上合工業互聯智能共享工場,工人在加工帽子。
3月4日,在青島豐澤制帽有限公司,工人在加工帽子。
3月4日,在青島上合跨境電商產業園,青島設計師江世祥與韓國設計師具採妍(左)在交流帽飾設計創意。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