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的人總是追求金錢物化的大小、多少,所以目光總會被這些所吸引。
有些人是金錢的奴隸,有些人卻能用金錢滿足自己的同時,運用金錢滿足自己精神的豐盈。
他是我國第一架私人飛機的擁有者,説到這兒肯定有很多人來了興趣。
在如今這個經濟飛速發達的時代,在這個一旦抓住機遇就有可能一躍成為富翁的年代,富豪買豪車買私人飛機已不再是什麼新鮮事,我們早已司空見慣。
但在1997年的那個時代,買私人飛機可以説十分引人注目,甚至聞名全國。張躍就是這個引人注目的人,在國內第一個買私人飛機的人,他就是著名遠大空調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兼總裁。
張躍是我們國內著名的企業家,他在1960年出生於湖南省郴州市的一個普通的家庭裏。雖然一開始走的是藝術生的道路。
但其實從小他就對保護環境有着特別敏感的意識,小時候在家裏就懂得節約用水,用淘米水洗碗或者澆花。
不浪費糧食,每次吃米飯的時候都吃的一粒不剩,這也許就是為他後來一直致力於宣揚"低碳理念"埋下了伏筆。
也許是冥冥之中註定,雖然張躍在學習美術專業的院校畢業以後去了一所郴州市裏的中學擔任美術老師。
但是他並沒有感到自己生活的意義,每天單調、固定不變的生活讓他心裏感覺總是缺了一點什麼,他是一個有野心,不甘於平凡的人,正好趕上當時中國的國內市場環境比較有潛力,機遇只留給"膽大"的人。
張躍因為不滿足於自己生活現狀,他不顧家人的反對,辭掉了自己在中學院校那份美術老師的職業,按當時的的話説,他這算是拋棄了自己的"鐵飯碗",在1984年的時候,張躍決定自己下海經商。
在下海經商的時間裏,張躍處處碰壁,但他並沒有放棄。到1988年為止,是張躍辭去公職的第四個年頭。他開始與剛剛才從哈爾濱工業大學畢業的弟弟張劍一起創業,兄弟兩個人擠在廉價的出租屋,生活條件比較艱苦。
但是他們兄弟兩個專注於無壓鍋的研製,經過他們的不懈努力,最終研製成功而且還獲得了專利,後來他們一起註冊了一家郴州温泉採暖設備廠也就是後來改名為郴州熱工的研究所。
張氏兩兄弟靠賣無壓鍋技術獲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付出得到了回報,正年輕的兄弟二人受到鼓舞,心中更是幹勁十足,他們兩個人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在屬於他們自己的領域裏不斷奮鬥。
幾年後,他們兄弟二人一起研製出了國內中央空調行業裏的第一台直燃機,不僅在國內領先別人一步,而且水平不亞於世界相關領域的水平,甚至是領先者,技術先進獨到,利潤也及其豐厚。
1992年的時候,兩兄弟在湖南長沙創辦了一所名叫遠大空調的有限公司。他們公司裏的直燃機的銷量遙遙領先於其他同行業的企業,直燃機的技術已經達到世界上領先水平,產量和銷量更是全球第一。
1997年,張躍買了他人生中第一架私人飛機,這不僅僅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也是國內第一位擁有私人飛機的企業家。
而且他也坐擁非常之多的豪車,為了方便自己私人飛機和豪車能夠更好的停放,他特地找人在自己公司內部建築裏建了一個專門屬於自己的小機場,然後還找人在機場旁邊建了一個很大的停車場,停車場有100米長,就為了讓自己的豪車能夠集中排放。
這件事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不為外界所知的遠大空調有限公司一下被男女老少都有耳聞。
張躍熱衷於在各地宣傳自己的"低碳理念",在他看來現在的很多人對於污染環境的一些問題關注較少甚至沒有這樣的意識,他宣揚低碳理念的言語中透露着自己對未來人類生活環境的擔憂。
熱衷於宣傳自己保護環境的張躍並不是僅僅在一些地方宣傳,還非常正式認真的搭建宣傳的舞台,無疑上海世博園區遠大館的建成證實了他的決心。
這個遠大館的落地可以説是建築史上的奇蹟,因為它是一天就被建成的!
遠大館本身就是踐行"低碳理念"的代表,它的材料是採用了完全輕量的鋼結構,據相關人士介紹,建築垃圾只有百分之一;而且建築材料的消耗是傳統意義上建築的百分之六。
張躍的這種理念不僅僅是在生活裏,他還很好的運用到了自己的事業中。他將自己的這種環保思維運用到自己企業規劃中,創造更多的收益。
很明顯張躍並不滿足自己的企業只是侷限於純粹的電器生產商領域,他帶領自己的企業團隊開始致力研究綠色環保的產品。
後來,他們研發生產出無電中央空調產品,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説的節能空調,正是基於"低碳、節能、綠色"之類的理念而生,為我們國家更好的建設生態文明出了一份力。
2011年,張躍被聯合國授予"地球衞士"的稱號,2017年五月份張躍榮登《2017新財富500富人榜》,以80億元的財富位列世界第385名。
張躍曾經説過這樣一段話,他們的方向是朝着快樂的,不是過度消費的,他們的方向是朝着健康的,不是建設更多醫院的;他們的方向是朝着安全的,不是發展不負責科技的。
一個人的成功,不僅僅是用財富來衡量的,還有他內心的格局,對別人、對社會、對國家做出的貢獻。張躍之所以這麼成功,和這些是分不開的,我們一開始也許都是被他的手握財富的一面所吸引,但是深入瞭解我們就會發現他的人格魅力也同樣值得我們去學習。
人生就是一場旅行,你看風景的時候它也在看你,你創造了什麼,收穫了什麼,最終這些同樣會成就你。所以,我們要有一顆向上奮發的心,不僅如此,我們還要有一種造福社會,服務國家的責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