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性格內向的孩子,走上社會之後,是不是一定處於劣勢?

由 撒宏才 發佈於 綜合

我們一般人會有這樣一種印象:性格外向的孩子能言善辯、善於溝通,走向社會後左右逢源,如魚得水。而那些性格內向的孩子,不善言辭,不善溝通,將來走向社會是要吃虧的。

那麼性格內向的孩子,走上社會之後,是不是一定處於劣勢呢?

下面,筆者將結合典型的事例進行分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的表弟,生在一個小山溝裏,並且在這個小山溝里長大,性格極其內向,見了陌生人就不説話了,即便是熟人見面,話也很少,遇到大小事情自己拿不了主意,總是依賴別人。平時總是害怕跟別人發生矛盾衝突,在與任何人的溝通中都屬於妥協方。

表弟初中畢業後回到自己村裏的小學當了一名臨聘教師,熟悉他的人都認為他這一輩子就這樣了,肯定沒有出息的。

後來表弟辭了職,到省城去打工,跟着一個河南裝修商給別人裝修房子。因為表弟老實內向,漸漸得到這位裝修商的信任,成了這家裝修公司的業務主管,好多裝修的活兒都是老闆放手讓表弟去幹。而且表弟不光是老闆信任他,幾乎所有的客户也都喜歡和表弟打交道。

現如今,表弟還是那麼內向,少言寡語。但是他們夫妻倆都在這家裝修公司站穩了腳跟,收入很高,有車有房,日子過得很是滋潤。

與此相反的例子是,我有好幾個熟人,都屬於那種性格內向的人,不善言談,不善溝通,在單位裏領導不喜歡他,同事們對他也是不熱不冷。這幾個人工作了一二十年,除過一個閉門苦讀,考上了研究生遠走高飛之外,其他的幾位都是默默無聞、無名小卒一個。

其實性格內向與外向只是不同性格的表現,沒有優劣之分。性格內向的孩子,走上社會之後,是處於優勢還是劣勢、有沒有出息都要看各人的具體情況了,不能一概而論。

當然,性格內向、不善言談和溝通的孩子走出社會之後一般是很難融入到團隊之中去的,在工作生活中不夠自信。

那麼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怎樣才能避免使孩子形成內向的性格呢?我個人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和教育經驗談談。

第一、教育孩子多鼓勵少責罵。經常被批評責罵的孩子,往往容易形成自卑內向的性格。相反,經常鼓勵孩子,適當地表揚孩子,孩子就會開朗。

第二、教育者不能太強勢。有的施教者,面對孩子高高在上,説一不二,過於強勢,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也容易自卑內向。因此,教育孩子時要多溝通,多交流,學會傾聽孩子的想法。

第三、多帶孩子外出。經常出門的孩子,經多見廣,與人交流的機會多,往往比較活潑開朗,喜歡和人交往。相反,在一個封閉狹小圈子裏成長的孩子,往往見人就怕,不敢説話,膽小懦弱。

關於這個話題,不知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討論,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