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拜登一邊籤租借法案幫烏克蘭,一邊怕激怒俄羅斯
【文/觀察者網 鞠峯】
81年後,又一份《租借法案》放在美國總統辦公桌上。
據《紐約時報》報道,5月9日,拜登在媒體見證下高調簽署了《烏克蘭民主防禦租借法案》(Ukraine Democracy Defense Lend-Lease Act)。
儘管近日美國加碼對烏克蘭的支持,明面上搞軍援、籤法案;暗地裏提供情報,但美媒爆料稱,拜登對有關美國給烏克蘭提供情報攻擊俄軍的爆料很不滿,也並不願意激怒俄羅斯,試圖在支持烏克蘭這件事上把握尺度。正如負責俄羅斯事務的前美國國家情報官員安吉拉·斯坦特(Angela Stent)所説:“我們應該竭盡所能,但不要説出來。”
拜登簽署租借法案 圖自美媒
必須指出,拜登這次簽署的租借法案不僅能夠大大簡化美國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以及其他必要資源的程序,還具有極強的象徵意義。之前二戰時期,為了聯合對抗納粹,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提出《租借法案》,授權美國總統得以“出售、轉移、交換、租賃、出借等任何防禦物資”,給予與美國國防有至關重要的國家政府。
而今天,拜登挑5月9日俄羅斯衞國戰爭勝利紀念日再次拿出《租借法案》,被認為是旨在給美國和烏克蘭披上“正義”的外衣,並“羞辱”俄羅斯如今已走向了自己的反面。
正因如此,美國白宮發言人普薩基在5月9日當天咬定俄總統普京“反歷史潮流、篡改歷史,以給非正義戰爭正名。”她説,“今天本應是慶祝和平與歐洲團結一致在二戰中擊敗納粹的日子。”
然而事實是,美國通過新《租借法案》援助的烏克蘭,也正面臨着俄羅斯對其“支持納粹分子”的指控。俄媒對於亞速營行為的種種爆料,似乎也坐實了其新納粹組織的性質。
“烏克蘭人每天都在付出生命的代價,”拜登在橢圓形辦公室簽署法案時説,“而俄羅斯人所犯下的暴行簡直是天方夜譚。戰鬥的成本並不便宜,但屈服於侵略的成本更高。”
美國最近對俄烏軍事衝突的參與度似乎越來越高,但美媒同時認為,拜登對此卻不想太過高調,怕落人口實。
《紐約時報》稱,近一段時間,美國在俄烏衝突中的參與度越來越高,除了新的《租借法案》,拜登政府還提議再提供330億美元的軍事和人道主義援助,國會中的民主黨人計劃將該計劃再增加70億美元。拜登還派第一夫人秘密訪問戰區,並提供情報幫助烏克蘭殺死了十幾名將軍並擊沉了俄羅斯的艦艇。
美烏第一夫人在基輔會面 視頻截圖
然而報道還分析稱,拜登仍在把握尺度這件事上感到焦慮——雖然普京指控美國正在打一場代理人戰爭,但是美國政府拒絕承認,不想表現出直接支援烏克蘭軍事衝突的態度。
早前,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等主流媒體援引政府人士的消息,曝光美國向烏克蘭提供情報,以協助烏軍能夠更準確地瞄準俄軍特定攻擊目標,包括狙殺俄軍官等。相關報道稱美國的情報援助在俄烏衝突初期對於阻止俄軍進攻起到關鍵作用。
然而,拜登卻對相關曝光非常不滿。《紐約時報》援引美國政府高級官員消息稱,在媒體爆料後不久,拜登召集了美國防長勞埃德·奧斯汀、美國國家情報總監海恩斯、中情局局長威廉·伯恩斯開會:拜登似乎劃定了一條線——可以公開給烏軍提供槍、射擊俄軍戰士,但是給烏克蘭提供特定情報幫助狙殺俄軍官這種事情,要做好保密工作,不要公佈。
5月9日當天,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表示,拜登對泄密事件感到不滿。拜登認為相關報道“誇大了美國的角色,也低估了烏克蘭的能力。”
普薩基補充道,“美國會持續向烏克蘭提供有用的情報,但這些情報仍然‘有界限’。”
從軍事衝突一開始,美國政府就試圖找準“紅線”,連援助烏克蘭的武器都要劃分是“防禦性”的,因此可以被送往烏克蘭,哪些是“進攻性武器”因此不應交付。
一些資深政府官員表示,拜登對於公然激怒普京保持謹慎是正確的,因為與擁有核武器的俄羅斯局勢升級後果太過嚴重,不能冒險。
但最近幾周,這條“紅線”似乎越來越模糊,隨着美國政府的援烏裝備越來越先進,美國政府的表態也愈發強硬。奧斯汀兩週前訪問基輔宣佈“我們希望看到俄羅斯再次被削弱到沒辦法做這些事的程度”,而佩洛西在隨後的基輔之行中公然表示,美國“將與烏克蘭站在一起,直到贏得勝利”。
實際上,自俄烏衝突至今,美國承諾提供的軍事援助已經達到38億美元。上週五(5月6日),拜登宣佈了對烏克蘭的新一輪安全援助計劃,該計劃將向烏克蘭提供更多的火炮彈藥、雷達和其他設備。根據5月9日簽訂的《租借法案》,烏克蘭可以請求美國及其盟國提供武器和軍備援助,而美國政府利用軍事租借計劃,將加快向烏克蘭轉讓武器、軍事裝備、藥品、食品等。烏克蘭將在日後向美國支付租借費用。
前駐俄羅斯大使邁克爾·麥克福爾(Michael A. McFaul)表示,秘密幫助烏克蘭軍隊狙殺俄軍、與公開炫耀此事是有區別的。“是的,普京知道我們正在向烏克蘭提供情報,”他説,“但大聲説出來利於普京公開指控俄羅斯正在烏克蘭與美國和北約作戰,而不僅僅是烏克蘭人。這不符合我們的利益。”
負責俄羅斯事務的前美國國家情報官員安吉拉·斯坦特(Angela Stent)説,美國如果對於在烏克蘭所做的事情過於公開,可能會破壞使中國、印度和其他國家反對俄羅斯的努力,並且“對於全球輿論來説,這不是一個好主意。我們應該竭盡所能,但不要説出來。”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