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國先後出手!糧食禁令“多米諾骨牌”波及中國,專家解讀!

  【環球時報報道記者 倪浩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吳倩】 編者的話:小麥、玉米、葵花籽油、大米、糖……俄烏衝突爆發後,3個月來,大約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相繼出台針對農產品的出口禁令,糧食禁令“多米諾骨牌”已被推倒,並且傳染給更多的國家和地區,使得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加入糧食保護主義的陣營中。多名專家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稱,中國基本口糧完全能實現自給,目前的糧食保護主義風潮不會對中國產生明顯影響。但作為糧食進口大國,大豆、玉米、油料等廣義糧食的需求,需要中國進一步在海外拓展進口渠道,以規避動盪不安的國際市場所帶來的風險。

20多國先後出手!糧食禁令“多米諾骨牌”波及中國,專家解讀!

  下一個是誰

  據印度《經濟時報》5月31日報道,泰國一位高級工業官員本週一表示,泰國和越南之間“不可能”達成提高大米價格的協議。3天前,泰國政府發言人剛剛證實,泰國和越南計劃聯合提高大米價格。泰國大米出口商協會名譽會長朱基亞特表示,泰國和越南不是最大的大米出口國,加起來比印度還少,如果提價,擔心買家會轉向競爭對手。據悉,最大的大米出口國印度約佔全球供應量的40%,由於印度盧比疲軟和主要出口國供應充足,其價格近日觸及五年低點,媒體多次傳出印度政府可能會收緊大米的出口。

  大米是全球糧食出口禁令“多米諾骨牌”,最新可能倒下的一張骨牌。根據公開報道,印度已禁止向外出口小麥,印度尼西亞禁止棕櫚油出口。據不完全統計,俄烏衝突後,大約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下達針對農產品的出口禁令。

  中國農科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王祖力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至少短期內,糧食保護主義“多米諾骨牌”已在某些國家和地區被陸續推倒。他認為,疫情發生,尤其是俄烏衝突以來,隨着全球糧價大幅上漲,一系列不確定因素幾乎形成一種對糧食安全的恐慌,在國家間相互傳染。

  糧食危機何時結束

  多國頒佈糧食出口禁令,難道全球糧食不夠吃了麼?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多位專家均表示,全球糧食供需基本處於平衡狀態。

  “隨着科技的進步,全球糧食的生產能力已超過人口增長速度,如果限定在吃飯上,全球糧食安全是趨於改善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説,威脅全球糧食安全最大的是分配問題,有些國家過剩明顯,有些國家則因為購買力問題而存在短缺,這是全球長期面臨的糧食格局。實際上,因為自然災害疊加地緣衝突等原因,本世紀以來全球範圍內已出現三次糧食危機,這背後是糧食週期性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告訴《環球時報》記者,2005-2008年全球糧食危機時,產糧大國即實施糧食出口的貿易保護主義,例如印度禁止小麥出口,越南減少大米出口;2010-2012年全球再次爆發糧食危機時,俄羅斯禁止小麥和其他糧食出口,烏克蘭等一些黑海沿岸國家也對穀物出口實施出口配額。

  李國祥説,2012年開始一直到2020年,世界糧食又進入到過剩時期,並一直持續到2020年底。此後,世界糧食因為一系列因素又進入價格上漲新週期。李國祥表示,“國際上一般認為今年6月份這輪糧食上漲週期將會結束,但因為俄烏衝突以及疫情影響,這輪週期目前還在進行當中,何時結束還不好説”。

  誰掌握着定價權和話語權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中國糧食產量連續7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完全有能力保障好14億人的糧食安全。但除口糧外,大豆、玉米、油料等廣義糧食的需求,目前中國仍然需要通過進口來滿足。根據中國海關數據,2021年中國玉米進口量達到2835萬噸,創下歷史新高,對外依存度接近10%。大豆進口量達到9651.8萬噸,國產大豆只有1640萬噸,進口依存度達85.5%。

  目前,中國進口玉米主要來自美國和烏克蘭,進口油菜籽主要來自加拿大,進口棕櫚油主要來自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大豆主要來自美國、巴西、阿根廷等國家。

  “糧食安全取決於供給,而供給主要由生產、庫存和進口三者共同決定,”李國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糧食進口也是保障糧食安全的必要手段,“把進口糧食視為糧食不安全的表現是不對的”。

  目前,中國正在進一步推進糧食進口的多元化佈局。根據彭博社報道,中國糧食貿易商已開始從巴西進口玉米,數量或達25萬—40萬噸。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玉米分析師劉棟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國進口的玉米有70%從美國進口,依賴單一市場風險比較高,從糧食安全的角度考慮,立足國內供需,進一步拓展進口渠道,會使中國應對未來玉米市場供需環境的變化更加從容。

  此外,2月18日,海關總署發佈公告,允許符合相關要求的緬甸玉米進口。2月23日,中國開始允許俄羅斯全境小麥進口。另外,據加拿大方面的信息,近日中國已取消對加拿大實行3年的油菜籽進口限制。

  鄭風田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雖然中國口糧安全沒有問題,但國際糧價暴漲暴跌還是會對中國糧食安全產生不利影響。由於全球糧食貿易的高度壟斷、美元資本的捆綁以及美國芝加哥商品市場定價權等,美國等西方國家把持着全球的糧食市場。他認為,中國目前還在探索全球糧食市場的話語權,鼓勵和支持國內糧食企業走出去,開展糧食倉儲、物流、加工、貿易等國際合作,在國內建立大連和鄭州商品交易所。作為新興的糧食貿易大國,在國際上建立相當的話語權這條路仍比較漫長。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82 字。

轉載請註明: 20多國先後出手!糧食禁令“多米諾骨牌”波及中國,專家解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