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位於深圳市福田區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工場。
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攝
“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嘉許禮暨分享會近日在香港舉辦。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會上表示,該計劃自去年推出以來,吸引400多家企業提供職位空缺,涵蓋不同行業,入職青年已超過1000人,參與企業及青年對計劃都有不錯的評價。特區政府新施政報告已宣佈恆常化推行“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讓更多香港青年把握大灣區發展機遇。
香港青年潘子鋒去年8月通過“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入職騰訊,目前擔任大灣區公共事務部經理。他告訴記者,香港青年普遍知道大灣區發展空間大,但未必瞭解具體有哪些機會。香港特區政府推出的“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為香港青年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希望更多港青能搭上大灣區發展的快車。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由香港特區政府在2021年初推出,旨在鼓勵在香港及大灣區內地城市均有業務的企業,聘請、派駐香港青年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讓他們瞭解香港和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最新發展並把握大灣區發展機遇。通過就業計劃獲聘的畢業生可獲每月1萬港元、最長18個月的津貼,並可獲不低於1.8萬港元的月薪。
李家超説,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歷史機遇,為香港青年拓寬視野、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供良好機會。“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是特區政府鼓勵香港青年融入國家發展的重要措施,為他們創造更多發展空間,引領其認識國家和大灣區發展,在更大的舞台一展所長。不論他們最終在大灣區發展,或獲得經驗後回港發展,對香港青年的成長都有積極作用。希望有更多企業支持,提供更多優質崗位,協助香港青年投身大灣區建設,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
在分享會環節,多名香港青年通過視頻講述他們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的體會。“這個計劃帶給我很好的體驗,令我重新思考未來,好好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大灣區培訓生何以敏説,在內地生活的1年間,她見識到內地銀行在數字化等方面的優勢,切身感受到內地的發展速度,也對內地和香港兩地優勢互補、大灣區巨大的市場潛力有了更深的認識。“我不只學到專業知識,還鍛鍊了溝通技巧,之後考慮到內地工作,希望可以為大灣區發展貢獻力量。”
把握灣區發展機遇
3年多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剛發佈時,潘子鋒對大灣區的瞭解還不深。他經常利用週末來到深圳,感受這裏的發展脈動。工作中接觸到的相關信息,與實地考察中深圳互聯網企業的發展動態,讓潘子鋒對大灣區的發展大為驚歎。
潘子鋒説,“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鼓勵和支持港青前往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和發展事業,讓找工作這件事變得更加直接和容易。藉助香港特區政府提供的津貼,他們能拿到不錯的薪資,廣東省每個月也額外提供生活補貼,這些都進一步鼓勵他們在內地工作。
香港特區政府駐粵經濟貿易辦事處主任陳選堯説,粵港澳大灣區不但為香港未來經濟發展提供新動力,也是香港疫情後恢復經濟的重要機遇所在。“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得到廣東省政府的大力支持,香港特區政府期望港青能放眼國家,把握大灣區發展機遇,開拓更廣闊的空間,實現自己的夢想。
在本次活動現場,30多家企業獲頒“積極參與企業”獎。作為獲頒嘉許獎的公司之一,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陳文在受訪時説,大灣區發展機遇無限,參與“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的香港青年既擁有國際視野,又擁有內地金融實戰經驗,是寶貴的人才。
在陳文看來,香港青年要更好地在大灣區發展,首先要有開放包容的心態,走出舒適圈、融入當地文化,其次要發揮創新精神、贏得優勢,在工作中不斷成長,再者是要開拓視野,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貢獻香港青年力量
“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共同發起人梁彥婷1996年在香港出生,後來到深圳、廣州、東莞等地上過學。“我通過‘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來到深圳工作,並且享有政府提供的住房津貼。我策劃了公司的港澳台英才計劃、深圳志願者服務平台等多個青年項目。作為青年工作者和公共政策研究者,我將繼續通過自身的實際行動,發揮橋樑作用,為香港青年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提供幫助和支持,讓他們更深入地瞭解這裏的工作生活和發展機遇。”梁彥婷對記者説。
“青年是國家發展的未來,特區政府持續支持香港青年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香港特區政府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專員袁民忠説,在“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之外,特區政府在“青年發展基金”下推出“大灣區青年創業資助計劃”等,預計可為230個初創企業、超過800名青年提供資本,並向約4000名青年提供創業支援及孵化服務。
除了香港特區政府多方面的創業支持,大灣區內地城市也向香港青年敞開温暖懷抱。梁彥婷説,以深圳為例,很多香港朋友選擇來這裏創業。深圳是一座開放和高效的城市,有不少優惠政策,對創業青年很友好。香港青年能在這裏享受政策補貼、公司註冊、住房和辦公室支持等全方位幫助。“希望香港青年能利用好各方面優惠政策,努力成長,更好地融入大灣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