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度流產她終於產下一女,卻將女兒送友人,母女再見卻已是31年後

一曲崑曲,玉潤珠圓,雅韻至極,像極了她的人生。

《喜福會》有道,“我們所有人都像階梯,一階跟着一階,有上有下,不過都是朝着一樣的方向去。”

她的人生亦是如此。她的一生不很是華麗,卻也雅緻有趣,她一生雖波折不平,確也温情一生。她就是張氏四姐妹之一,張元和!

張元和出生書香門第,祖輩張樹生曾跟隨李鴻章,可謂一疆大吏,父親是教育家,也正是父親深受新思想的影響,張氏四姐妹在近代文化界特別有名,被稱為“最後的閨秀”。

兩度流產她終於產下一女,卻將女兒送友人,母女再見卻已是31年後


1907年,張元和出生於合肥的名門世家。曾祖父張樹聲曾擔任總督,而父親張武齡是當時著名的教育家,還在蘇州創辦了樂益女子學校。她的母親陸英長得貌美如花,還是個戲迷。當然,陸英最偉大的事情就是生育了14個孩子,雖然最後長大成人的只剩下九個。

雖説張元和還有三個妹妹和五個弟弟,但是她作為張家的長女,地位也就不一樣。她從小就是家裏的掌上明珠,直到五歲,張元和才斷奶,然後搬去二樓與祖母同住。家裏的玩具就屬她的最多最先進,在學校裏,她也是什麼都是最好的,惹得眾姐妹羨慕不已。

可惜的是母親生下9個兒女,教養長大。卻因病去世,而父親很快再娶。這一事件給張元和的人生造成很大轉折。原先本想做母親那樣温良持家的女子,卻在勞苦之後很快被遺忘,她不能接受。於是想放棄枷鎖,做真實的自己。

也許是對母親的尊慕,也許是元和家中年齡最長,所以對繼母韋均一的到來不甚歡喜,韋均一也是出生書香門第,擅長詩畫崑曲。與張元和母親身世相近,卻能夠在其母親去世後加入張家。這樣的結果也許更加加劇了張元和對繼母的不喜。

兩度流產她終於產下一女,卻將女兒送友人,母女再見卻已是31年後


而且繼母性格不算和善,與家中繼子女關係都不甚佳,後來由於嫁入張家後孩子陸續夭折,讓韋均一一縷橫生,再懷張寧和期間就時常藉故回孃家。

在沒有女性長輩關懷中,張元和生命中另一個女性角色登場,讓她找到了寄託。張元和曾就讀於父親創辦的樂意中學,而時任樂意中學的舍監凌海霞對她的關懷和照顧,讓她找到了久失的母愛,她們似母女似姐妹。

在外人看來,凌海霞對張元和的情誼,頗顯怪異。這件事讓繼母女關係更加惡化。但已不可考,不能清楚瞭解其中曲折。

兩度流產她終於產下一女,卻將女兒送友人,母女再見卻已是31年後


葉聖陶曾説,“九如巷張家的四個才女,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張元和在姐妹四人中排行老大,穩重成熟,性格活潑。少時頗受人喜愛。但是結婚在當時卻説是有些晚的,也許是在等待命中的那個人的勇氣。最後嫁於崑曲大家顧傳玠。他們的愛情雖然平淡而曲折,但是卻是嫁於了愛情!

相識始於崑曲,雖沒有終於崑曲。但張元和去用餘生維繫了崑曲。張元和在上海光華大學攻讀文學時,遇見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在校時愛好崑曲的女子成立了一個愛好社團,請由專門老師教導。而當時學習的是《拾畫,叫畫》。

當時顧傳玠是大上海名動城內的小生,一羣女孩子特別想讓顧傳玠來演唱這一段,商議之下便於他寫信,表明期許,沒想到他盡然登台演出。當時上海大世界魚龍混雜,為了看錶演,特意請幾個男同學隨行。這是兩人第一會面,一人台上,一人台下。

而後來顧傳玠在實業家的資助下,重新就學,意外與張家兄弟結實,隨多了接觸的機會。但是以此義演,讓兩人心知肚明。此時兩人同台演出。顧傳玠誦“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面檻露華濃;若非羣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元和不禁便和了一句“一枝紅豔露凝香”。自此兩人命運相牽。

兩度流產她終於產下一女,卻將女兒送友人,母女再見卻已是31年後


張元和與崑曲的結識來源於家庭,母親喜愛崑曲,帶着家中子女時常出入戲院。而對崑曲的學習則來自於父親,有一日父親見家中孩子在玩骨牌,為了引導子女的愛好,便開始輸入國粹戲曲,且專門聘請當時名角尤彩雲教導學習。崑曲便作為學習之餘的愛好在發展。

與顧傳玠的相識,讓她接觸到崑曲的內部世界。她的生活與愛情皆與崑曲有關。顧傳玠病逝後,張元和定居美國,在沒有丈夫的日子裏,更是致力於崑曲的推廣,她在崑曲的教學和發展上傾盡半生。

她對於崑曲是喜愛的,對於顧傳玠也是喜愛的,當時崑曲雖然是高雅的藝術,但是以其為業的人卻不受大眾接受。所以她與丈夫的結合,並不為大眾所看好。但是他們確實是愛與好的碰撞!在世人看來她的愛情不混混烈烈,但確實細水長流,歸於終處。

兩度流產她終於產下一女,卻將女兒送友人,母女再見卻已是31年後


如果説她與丈夫的結合是平淡中的浪花,欣喜而美麗。那麼與女兒的失散則是她半生的悔恨!

顧傳玠不再登台演出後,嘗試過多種職業,都不甚完美。他可能是優秀的崑曲大師,但他不是好的商人,總是經營不善。在他們結婚初期,張元和曾兩度流產,才順利生下女兒顧珏。顧傳玠很是喜歡女兒。

而凌海霞此時來探望,便強勢的將女兒接到自己身邊教養。並再後來私自改姓名為凌宏,但是丈夫很是不願。家人怎勸説,女孩子最終都是跟別人姓的。而她也勸説,就當送於友人的禮物,哪曾想,這一別,便是31年!

後來隨丈夫移居台灣時,曾邀請凌海霞帶女兒同行,卻因道路中斷不能同行。後來移居美國也曾邀同往,凌海霞已年老,不願遠離老母未能前去,如此,便是31年。31年後才在美國相見。但是中間的31年作為母親的缺席,我想她的遺憾和悔恨是她不悔此生中唯一的例外。

兩度流產她終於產下一女,卻將女兒送友人,母女再見卻已是31年後


作為母親怎捨得女兒不在身邊,但是面對她少年時期依賴的好友,又不忍拒絕。在兩難的境遇中她,度過了31年!作為崑曲愛好者,她是合格的,作為子女,與繼母的交惡,她是無奈的,作為妻子,她是幸福的,作為母親,她是有愧的。

她的一生可能不熱烈,但卻是有遺憾的最佳!最終走向一樣的方向!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24 字。

轉載請註明: 兩度流產她終於產下一女,卻將女兒送友人,母女再見卻已是31年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