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封面評論|加快疫苗接種,要少“用強”多“用心”

由 廉擁軍 發佈於 綜合

蔣璟璟

多地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公職人員正面臨限時接種新冠疫苗的要求,有的與工資掛鈎,不能提供接種禁忌證明又不接種者,一律停發工資;有的關聯親屬,在職在崗人員及三代以內親屬,由主管部門或所在單位、企業責令限期完成接種。此外,多地通知中要求,離退休人員也要限期接種,由主管部門或所在單位責令完成。(澎湃新聞)

在最初的幾輪接種浪潮之後,一些城市的新增接種人數曲線已有趨緩之勢頭。應該説,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很多國家在推廣疫苗全民接種的過程中,在達到一定的接種率後,都會不可避免地陷入瓶頸、後勁不足。在“意願人羣”率先打完兩針後,如何吸引“搖擺人羣”和“抗拒人羣”也儘快接種,這是全球性難題。之於此,我們有一些很好的嘗試,也顯露出了某些可疑的跡象。

最近,河南唐河等地紛紛祭出大招強推接種,以“不打停發工資”“三代以內親屬限期接種”為槓桿,意圖撬動一波新的接種熱潮。諸如此類的舉措,可説是嚴詞厲色、雷霆萬鈞。絲毫不用懷疑,其必然會拉動不少的接種增量。但,誠如很多人所質疑的,這些做法的法律依據在哪?

諸如“公職人員不接種一律停發工資、停止上班”之類劍走偏鋒的操作,是毫無道理的,本質上已經涉嫌越界侵權。“上班”“取酬”等事項,是由勞動合同、僱傭關係決定的,只要履行了約定業務就可享受相應權利,其沒有任何理由與“是否接種疫苗”混為一談。號召公職人員帶頭接種、帶動家屬接種合情合理,但以剝奪其法定權益為要挾,脅迫其接種,這完全是野路子,是有悖於法治精神和契約精神的。

河南唐河、陝西定邊、江西會昌、內蒙古巴彥淖爾……梳理最近密集曝出“風波地”,我們很容易發現其中的共性,那就是都是“三四線城市”。這類城市的普遍特點是,公權系統在當地的話語權、影響力較大,而市場化、民間化力量較為薄弱。這是熟人社會,是板結化的社會,沾親帶故、盤根縮節,每個人似乎總有親朋在體制內。這種社會結構,決定了以公職人員來“拉新”帶動全員接種,是可以事半功倍的。只是,恰是由於這“捷徑誘惑”,使得當地主政者枉顧行政合法性審查以及基於道義合法性層面的審視。

城市間的疫苗接種競賽,演變為比嚴鬥狠的加壓、加碼的競賽,這是很危險的。若是放任這種勢頭不管,必會助長各地的激進主義、冒險主義。當下,就事論事,及時釋放官方立場、傳遞正確信號,糾偏各地過激做法,這是避免更多城市跟進冒進的關鍵。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