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下午,
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學孔子學院班車
在校內遭遇恐怖襲擊,
目前已造成3名中方教師遇難,
1名中方教師受傷。
其中一名遇難教師為廣西大學漢語國際教育2017屆碩士畢業生丁沐舫。
聽聞丁沐舫遇難的噩耗,其碩士研究生導師郭春林沉痛發文紀念。
極目新聞記者注意到,丁沐舫曾在個人公眾號“丁小木”用28篇文章分享自己的生活。4月27日,丁沐舫研究生時期同學吳女士接受記者採訪時説,丁沐舫對漢語教育工作的熱情感染了她,聽到她遇難的消息心情十分沉重。
丁沐舫
本打算明年回國讀博
其碩士研究生導師郭春林在文中表示,26日晚9時許,丁沐舫在孔子學院的前同事打來電話,告訴他丁沐舫出事了,讓他幫忙聯繫丁沐舫家人,此時他才知道曾經的學生遇難。聽到消息,他內心焦慮難受,丁沐舫的點滴事蹟湧上心頭。
據郭老師介紹,丁沐舫出生於河南信陽農村,父親是名卡車司機,她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弟弟,自己排行老二。
丁沐舫是一名優秀的研究生,讀研期間,發表了四篇學術論文。丁沐舫熱愛國際中文教育事業,早在2016年5月,她就以廣西大學漢碩實習教師身份,前往泰國任教一學期。2017年6月碩士畢業,她就考取印度尼西亞漢語教學的志願者。
在2019年初,她結束教學任務回到國內,2019年3月,丁沐舫前往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學孔院擔任漢語教學志願者。丁沐舫每天堅持寫教學工作日誌,一方面是總結教學經驗,另一方面是為撰寫漢語教學論文積累素材。2021年2月,丁沐舫再次被公派到卡拉奇大學孔子學院任教。
丁沐舫和巴基斯坦學生互動
郭老師還在文中回憶,2019年初,丁沐舫結束印尼漢語教學任務,回到河南家鄉,看到北方的大紅棗,想起給導師郵寄一點。丁沐舫説:“要想身體好,每天吃兩三棗。”他雖然婉拒,但丁沐舫還是堅持郵寄了一箱大紅棗,估計有十斤。他覺得丁沐舫到海外工作後,非常懂事了。2021年快要放寒假,丁沐舫跟他聯繫,還準備報考漢語國際教育博士研究生。
27日,郭老師接受極目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丁沐舫給他的第一印象是踏實,讀研期間,丁沐舫是導師的得力助手,主動幫導師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她準備在2023年1月公派期結束後回國,報考國際中文教育博士,希望培養更多的國際中文教育人才。對丁沐舫的遇難,他感覺特別遺憾。
“丁沐舫把自己最美好的年華奉獻給了國際中文教育事業。”郭老師對記者説。
昔日同窗深情追憶
吳女士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她和丁沐舫是研究生同學,兩人同一個導師。26日晚上,導師打電話給她,她才得知丁沐舫在巴基斯坦遇難。“當時非常的震驚,有點不敢相信,也很驚訝,心情很沉重。”吳女士説。當時,母親就在自己身旁,她對丁沐舫也還有印象,聽到這個消息,母親也不敢相信。
吳女士回憶,兩人第一次見面,是複試答辯。當時,很多同學都很緊張,但丁沐舫卻顯得很輕鬆,活潑開朗的她還會和其他同學聊天。她和丁沐舫都是北方人,丁沐舫比她大一些,像大姐姐一樣親切對待她,她經常只需要幾句話就能和同學聊到一起,還會稱呼同學小名,讓人感覺很親暱。
吳女士還記得,有一次,丁沐舫宿舍組織包餃子,她也參與了。丁沐舫包餃子技術很好,擀麪皮也很快,主動做了很多活,還主動教她們包餃子、擀麪皮。作為一個北方人,吳女士在南方很少吃麪食,那一次包餃子和吃餃子的經歷,讓她記憶猶新。她甚至記得餃子是芹菜豬肉餡的,味道非常好。她們最後一次見面是畢業前大家一起合影、聚餐,大家互相説着祝福鼓勵的話。當時,丁沐舫依然活潑開朗,滿臉笑意。
吳女士説,丁沐舫對漢語教育工作的熱情也感染着她。畢業以後,她們各自忙碌,很久沒聯繫過。後來某一天,丁沐舫主動給她打了電話。她們聊了很久,工作、家庭、生活都聊了很多。那時候,她是出國任教後回國在家,正面臨人生的選擇,猶豫着要不要在國內離家近的地方工作。她也和丁沐舫説,在外奔波辛苦,可以考慮在國內任職。但丁沐舫説,她還是想出去做漢語教育。
“她一個女孩子,要不是十分熱愛,也不會在國外待這麼多年。”吳女士也曾去泰國實習教漢語,感受到國外文化、語言環境的差異,雖然教學的時候和外國的同學們相處很開心,但她還是覺得更適應國內的生活。但丁沐舫很喜歡在國外工作,每天堅持寫工作日誌。
丁沐舫桌上的乾燥花
28篇文章分享生活
極目新聞記者注意到,丁沐舫曾在個人公眾號“丁小木”用文章分享自己的生活。
在公眾號中,丁沐舫這樣介紹自己:漢語教師志願者,帶你跨越山和大海,體驗異域文化,傳播中國文化!小身體,大能量,莫慌張,獻一己之力與世界,如己所願過完一生;未來總有一天會發覺,我們為自己而驕傲,未來總有一天會見證到,中國夢的閃耀。
丁沐舫公眾號裏的圖片
在28篇文章中,有漢語教師志願者培訓、在泰國實習經歷,還有各地美食分享。在丁沐舫的筆下,還有牽掛的父母朋友和對生活的思考、對婚姻的嚮往。
丁沐舫曾説,對於婚姻,她希望把日子曬在繩子上,吃飯睡覺、柴米油鹽,看得見、摸得着,平淡乾淨、和睦温暖、閃閃發光。簡而化之,跟着心走。2020年初,她曾談及對未來的期望,她希望結婚,然後繼續和順地生活。
2019年3月,丁沐舫從河南信陽淮濱縣出發前往巴基斯坦。她寫道:“我是一個人,也是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學孔子學院大家庭的一員,我們一起工作和生活,平淡真實、鮮活有力量。”
在異國他鄉,丁沐舫用花裝點自己的生活。因為巴基斯坦空氣乾燥,丁沐舫還修剪客廳乾燥過度的花束,有模有樣地插花,自制了一束乾燥花,雖不精美,但她已滿意。
丁沐舫也用鮮活的文字記錄自己在卡拉奇的日常。巴基斯坦人最愛的運動是打板球,她也和學生們打過板球。每天下午下班後,她總能看到三五成羣的孩子在那塊青灰色水泥板地上熱熱鬧鬧地奔跑着打板球。她們走在小區的路上,每每遇到巴基斯坦的小孩子們,孩子們都會熱情地跑過來,閃着亮晶晶的大眼睛,重複着問候着“你好!你好!你好!”在她看來,這大概是中巴友好關係的體現,是交流的渴望,是温暖的人情。
丁沐舫的最後一篇文章停留在去年11月8日,她在文章裏寫道:“2021年10月13日晚,風與月與人同眠。清早,醒後,那一刻,與生活最熨帖,最合益。於是,我又一次告訴自己:努力工作,渴求知識,熱愛家人,幫助他人,滿懷深情,看世界。”
來源:極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