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樹老師
來源:大樹小學通
沒人陪你一輩子,人總要在教訓中成長。
我們身邊到處都是愛子心切的好媽媽,但是這種愛如果變成了溺愛,就會是一把摧毀孩子的利刃。
前幾天朋友和我訴苦,説自己的兒子4歲了,她整天帶娃,生怕有個閃失。
搞得她這些年,整天腰痠背痛,前幾天實在受不住了,去醫院檢查下,説是腰椎間盤突出。
你能説她不是個好媽媽嗎?她整天勞心勞累24小時守着孩子。
可這樣一個把孩子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裏怕摔了,她的孩子能成長的好嗎?
我就是那個眾所周知的“壞媽媽”。
寒假的時候,女兒和我在姥姥家住了一段時間,我説:“她的衣服你們不要洗,讓她自己洗哦。”
我媽就大聲嚷嚷:“你以為孩子二十歲嗎?”
我笑着説:“要是二十歲了,就不止洗衣服了,還要給你們做飯呢。”
那時候她的衣服都是自己洗的,房間也是自己打掃的。
不是我懶,是孩子漸漸大了,有要承擔家務的責任了。
雖然女兒也被長輩們寵,有時候愛撒嬌。
可我覺得很正常,女孩子嘛又不是“女漢子”。
可她現在也成為了一個凡事有主見,獨立探索,遇到困難不服輸的小丫頭。
如果我凡事一一代勞,替她做決定,過度保護她,時不時的還在她耳邊提醒“慢點”、“小心”、“別做了”,那這個孩子對世界就會沒有安全感,何談探索世界的勇氣?
如果你凡事都要做個好媽媽,反而會收穫一個不好的孩子。
因為你的過度保護,孩子變得膽怯;
因為你的親力親為,孩子變得沒有主見;
因為你的凡事幹涉,孩子變得叛逆。
而如果你是個“壞媽媽”,孩子就會學會自己掌控這一切,學會對周圍環境產生影響力和控制力。
這樣有助於孩子的獨立成長,讓他們學到更多的知識。
當問題發生時,孩子不只是被動地接受或是無助地哭泣,而是將問題掌控在自己能處理的範圍之內,化被動為主動,想辦法解決問題,並取得最終的勝利。
“壞媽媽”更不會溺愛孩子。
孩子遇到問題是正常的,如果此時父母站出來幫助他們,他們就會失去挑戰的信心和勇氣。
也就是説,父母站出來幫助孩子,實際上就是剝奪了孩子挑戰生存的機會。
因此,“壞媽媽”有讓孩子挑戰生活的信心,和未來的勇氣,而不是躲在父母背後做一隻跟屁蟲。
“壞媽媽”也更會明白自己的責任。
凡事讓孩子盡力參與,而不是嘴上説説讓孩子承擔責任,這樣的孩子更有使命感。
雖然有時候孩子可能會受到傷害,但他們不會因為害怕而逃避責任。
不妨試着做個六十分的媽媽,或許你能收穫個一百二十分的孩子呢!
不吃飯的時候,不要圍着他小跑,為了讓孩子吃一口飯,自己半小時沒吃。沒收他的碗筷,餓了自己吃。
摔倒的時候,不要心慌意亂的飛撲去扶,微笑的對他説:“沒關係哦,自己站起來。”
上學的時候,不要做他的鬧鐘,如果遲到了,也要自己負責。
父母不能陪他一輩子,人總要在教訓中成長。
上課的時候,不要每天都問明天什麼課,然後幫他把文具和書本收拾好。
自己的東西要學會自己整理,如果真的忘帶了,也不要送過去。
可以自己想辦法解決,找同年級小朋友借一下。
學習的時候,不要一題一題的幫他檢查作業,要自己檢查。
如果錯了就讓老師來幫他加深印象,考試的時候也不會有人幫他檢查錯題。
未來的路,還是要孩子自己去走。
做媽媽的只能看着,但不會扶着;會幫着,但不會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