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光銀:治沙人與毛烏素的“鬥智鬥勇”
原標題:石光銀:治沙人與毛烏素的“鬥智鬥勇”
石光銀:治沙人與毛烏素的“鬥智鬥勇”
( 2021-03-07 ) 稿件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人物
左圖:1998年7月,陝西省榆林市定邊縣幫助入股治沙的羣眾在沙地裏打出多眼多管井。
(新華社記者陶明攝)
右圖:2020年5月30日,石光銀在自己治理的林子裏撿到一根野雞翎。他以聯户治沙的方式,帶領村民將25萬畝沙地變成了綠洲。
(新華社記者劉瀟攝)
3月6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陝西代表團全體會議上,69歲的石光銀正認真聆聽代表們關於“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的發言。聽到有關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鞏固退耕還林還草內容時,他感到親切又欣慰——自己多年的努力始終與國家政策“同頻共振”。
這位全國人大代表、陝西石光銀治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十幾歲就帶領村民在荒漠裏開闢了家鄉第一片綠洲。他生長的地方是陝西的“西北門户”定邊縣,位於毛烏素沙地南緣,常年風沙肆虐。
上世紀80年代中期,尚未寫出《白鹿原》的陳忠實曾在毛烏素沙地行走時,一輪又圓又大的滿月成為他美好回憶。而在石光銀記憶中,那時候月亮出來,風沙都把月光颳得昏黃,貧瘠的土地沒有多少糧食。
1984年,國家出台政策允許農民承包治理“五荒地”,他專心治沙的決定在這一年下定。30多年間,石光銀在承包的國營、集體荒沙鹼灘上種活了5300多萬株(叢)喬灌木林,在毛烏素沙地南緣築起一條長百餘里的“綠色長城”。
2018年,石光銀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履職以來,他最關心的還是生態環境。今年他仍針對當地退耕還林存在的實際問題,提出建議。
“退耕還林、公益林的補助要提高。補貼太低,羣眾考慮眼前利益,積極性不會高,但咱們國家要考慮長遠利益、幾代人的利益。”他説,在現實中還存在一些糧食產量低、荒漠化嚴重,但由於實地坡度與資料不一致難以劃入退耕還林範圍的土地,需要進一步制定解決辦法。
石光銀之所以能對這些問題侃侃而談,歸根究底,還是因為治沙這一路,他經歷了太多。
最初,辭去鄉農場場長工作、賣掉家裏賴以生存的84只羊和一頭騾子的石光銀,帶着6户村民承包了3000畝荒沙地。“東拼西湊才湊夠樹苗錢,好在天公作美,當年樹苗就活了85%。”石光銀感到慶幸,雖開局不易,但收穫尚好。
但很快,挫折不期而至。1986年,他決定挑戰十年九旱、寸草不生的“狼窩沙”,未曾想在四、五月份就遭遇了十多次六級以上大風,壓倒了90%的樹苗。第二年,悲劇重演,存活率僅20%。
月色朦朧,前路無解。不少村民退出,但石光銀仍有執念——他找林業技術員請教、到外地學習治沙經驗,1988年春天用學來的“障蔽治沙法”固定住流沙,八成樹苗得以存活。
成功治理“狼窩沙”為石光銀打開了治沙竅門,也讓他意識到要講科學、不能蠻幹。他在“狼窩沙”蓋起小學,希望孩子不再吃不識字的虧。他説:“下代人應該用高科技造林治沙。”
“今年在兩會上除了提改善生態環境方面的建議,我也非常關心鄉村振興。”石光銀説,多年前他就想清楚了一個道理——治沙和致富是統一的。
“治沙並不等於單純植樹造林,治沙、治土、治鹼都是為了治窮,羣眾是要算這個賬的。”他説,“但如果不治沙,脱貧致富就只是一句話,治沙走在前面,糧食產量才能提高,致富才有希望。”
依託當地林草資源,他主要發展畜牧業,尤其是肉牛業。這些年他辦起秀美林場、百頭肉牛示範牧場、三千噸安全飼料加工廠、林業技術培訓中心……
通過公司+農户+基地,帶動當地羣眾脱貧。馬鈴薯良種繁育基地、松柏園、生態林等的建設使荒沙治理、苗木培育、休閒旅遊一體發展,惠及1500多户農户。前年他還給當地捐了45萬元,支持村民繼續發展設施農業。
這幾年,在履職調研中,石光銀髮現當年栽種的灌木林壽命短、經濟價值小、觀賞性差,二次沙化可能性很大。他果斷開始二次植樹造林和低產林改造,並將推廣新樹種寫進建議裏。
“以前誰能想到我們這裏能長松樹啊!”石光銀説,“去年我種了7000多畝樟子松,今年打算再種兩三千畝。”最開始把流沙治住,粗放型造林,之後再把高標準樹種引進來。石光銀認為這個過程“順理成章”,“要把高科技引進來,把人才引進來”。
石光銀的孫子石健陽在大學選擇了林業技術專業,畢業後回到定邊。現在,他接過爺爺手中的接力棒,帶動周邊技術人才發展林下經濟。
沙地中流動沙丘已難覓蹤影,綠油油的植被下,開始形成薄薄的腐殖質。石光銀終於能平心靜氣地欣賞毛烏素的風景——月光清澈,樹影婆娑。
“‘十四五’這五年,我們要繼續提高精品樹種數量和質量,讓冬天和夏天都能看到綠色,努力讓家鄉生態環境再上一個台階。”石光銀説。
(記者黃垚、姜辰蓉)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陶明 劉瀟 黃垚 姜辰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