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希臘特約記者 梁曼瑜】今年歐美大多數國家的復活節已成過去時,但信奉東正教的希臘人要5月2日才能過復活節。希臘民眾對復活節的重視程度堪比新年,抬聖墓遊行、傳遞耶路撒冷聖火、烤全羊等活動不勝枚舉。部分活動非常有趣刺激,成為國際遊客的觀光項目。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復活節前夕“聖週六”晚上在希俄斯島舉行的“火箭激戰”。受新冠疫情影響,希臘今年大概率不會大範圍舉辦這種刺激的慶祝活動,但不排除民眾私下小範圍舉行。
希俄斯位於愛琴海東部,是希臘第五大島嶼,不僅風景秀美,而且還是古希臘詩人荷馬以及“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的故鄉。根據傳統習慣,在“聖週六”當天,希俄斯島上翁達託斯村兩座山頂上的教堂“聖馬克”和“帕納吉亞·艾利菲安尼”就會“扮演”互相敵對的角色,組織“精壯”的信徒各據一方,彼此直線距離僅約400米。
兩隊信徒在白天“備戰”時把大量自制火箭佈置在山頂。這些火箭實際上是裝有火藥混合物的木棍,從溝槽平台發射,火力比一般煙花強勁。因此大戰開始前,兩座教堂建築物以及周圍的樓房都必須用金屬板或者金屬網圍封保護。
入夜後,隨着一道火光快速劃過天空,復活節“火箭戰”拉開帷幕。兩隊信徒連續向對方發射成千上萬枚自制火箭,目標是擊中對方教堂的塔樓。根據規則,打中目標數量較多的一方獲勝。一時間四周火花四濺,漆黑的夜空被火光照得通紅,嘶嘶聲、轟隆聲此起彼伏,響徹雲霄。
每年的“火箭戰”都十分激烈,雙方都為擊中對方教堂而感到自豪,但兩個教堂每次都聲稱擊敗了對方,而且還同意“以和為貴”來年再解決比分問題。所以“火箭戰”長年持續,卻從未分出勝負。
雙方信徒為了取勝都使出了各自的看家本領,但比他們更疲於奔命的還有當地消防隊員和鄰近居民。由於互射的火箭並不一定會落在預定的區域,部分誤落在沒有屏障保護的樹林、樓房等地方引起大火。眼看家園就要被燒燬的居民紛紛報警,消防隊員東奔西跑到各處滅火。有些心急如焚的人乾脆自己拎起水管或水桶加入救援行動。但在“火箭戰”結束之後,一些樓房受損在所難免,業主不得不在復活節過後去修葺受損的房屋。
雖然多年來,這種把家園變成“戰場”的危險活動令一些當地居民感到不滿,但卻又不捨得將它終結。因為“火箭戰”這一習俗已經有約200年曆史。據説可以追溯到19世紀初奧斯曼帝國時代,當時為了將土耳其侵略者趕出希臘,抗爭民眾使用的是加農炮。後來當權者禁止使用大炮,教會信徒就使用自制火箭繼續戰鬥。但也有另一種説法,在奧斯曼帝國統治時代不準希俄斯島居民慶祝復活節,於是教會信徒就假造雙方的“戰爭”,明着朝對方發射火箭,實際上是在慶祝復活節。
除了希俄斯島之外,位於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卡拉馬達在復活節前夕也有類似的互射火箭活動。該活動在2019年復活節發生了嚴重意外。一枚火箭被髮射後並沒有彈向高空,反而突然失控落下,擊中一名正在為新聞媒體拍攝視頻的男攝影師的頭部,導致這名男攝影師死亡。
為了每年的復活節“火箭戰爭”,希俄斯居民代表都要與當地政府、警察、消防部門以及教會開會,達成行為規範協議。由於越來越多的人擔心火警隱患,甚至有居民威脅要向市政府和組織方發起訴訟,因此近年這項活動的規模和火力已經大幅縮減,在2020年,希俄斯“火箭戰”發起方“翁達託斯傳統之友”稱因無法組建管理委員會,而且成本太高,決定停辦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