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中老年人,不少人可能會與“廣場舞”“帶孫子”“曬太陽”“公園遛彎”等畫面聯繫在一起。事實上,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在加速擁抱互聯網,嘗試瞭解網絡上的各類新鮮事物。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佈的第4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89億,其中有近2.6億是“銀髮網民”(50歲以上)。近日,記者採訪了多位會使用互聯網上網的老人,一起來看看他們都喜歡在網絡上做些什麼?對互聯網有着怎樣的看法。
手機是中老年羣體上網主要工具
據人民網和騰訊聯合發佈的《圖解中老年人上網狀況及風險網絡調查報告》顯示,有三成中老年人每天上網超過3個小時,近一成每天上網6個小時以上,手機是中老年羣體上網的主要工具,佔比超過95.6%。且中老年網民最喜歡用手機聊天、看新聞、聽歌追劇,分別佔比71.3%、68.2%、50.4%。57歲的市民覃女士告訴記者,自己每天平均使用手機6-8個小時,主要用來和朋友聊天、看視頻、追劇和唱歌。“退休後在家裏閒得慌,當時我的孩子就給我買了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教我使用手機和電腦上網。學會以後,發現網絡給我的生活增加了很多樂趣。”覃女士説,“我喜歡唱歌,平時經常使用手機打開唱歌軟件跟着唱,唱完後再朋友圈,很多人都誇我唱得好聽。”
56歲的市民黃先生則喜歡使用手機看短視頻和看新聞,他説:“現在已經是智能時代,雖然年紀大了,但是還是要跟緊時代的步伐,別人都會用、都在用的東西,自己肯定也要學會。而且現在會使用手機的確可以解決很多事情,很方便。”
超75%中老年人開通手機支付功能
如今,移動支付已經成為許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據《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絡支付用户規模達8.54億,較2020年3月增長8636萬,佔網民整體的86.4%。另據《圖解中老年人上網狀況及風險網絡調查報告》顯示,超過75%的中老年人開通了手機支付功能,其中,40%的中老年人表示自己經常使用。74歲的市民傅先生告訴記者,自己現在出門買菜、購物大多數都是使用手機支付,“其實使用手機支付的操作方法並不難,只要記住步驟、記住支付密碼就可以了,也省去了每次買東西都要去銀行取現金的麻煩。”
同樣,53歲的市民盧女士在生活中的消費也處處都在使用手機支付功能。她説:“無論是網購還是去實體店買東西,現在都是在用手機付款。因為手機支付很方便,而且每週花了多少錢、用在了什麼地方,看看賬單就知道了。”
互聯網產品與服務應更“適老”“護老”
記者在採訪時,不少市民認為中老年人使用手機上網逐漸普遍的現象是大勢所趨。市民黃先生説,“現在手機幾乎是人手必備了,它讓我們節省了很多時間成本,不出門就能辦好很多事,也能通過它快速地瞭解很多新聞事件。”而市民傅先生對於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加入數字化生活的現象表示看好,“越來越多的老年人用上了智能手機,開始過上數字化生活,這説明我們老年人沒有與社會脱節,仍在與時代一起發展。”
老年羣體在積極擁抱互聯網,這是一個好的信號,而我們也應該要讓互聯網產品與服務變得更加“適老”。據《圖解中老年人上網狀況及風險網絡調查報告》顯示,輸入法不熟練、軟件功能不熟悉、擔心造成損失、手機功能複雜等因素成為中老年網民上網的阻礙。因此,在設計產品和服務時,開發商應從老年人的實際需求出發,瞭解他們在使用智能產品時的習慣,讓老年人能夠更加輕鬆愉快地使用產品、服務,得到更好的體驗,也更能增強他們融入互聯網生活的信心。
2020年11月,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營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就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及解決方案作出全面部署,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通過擴大適老化智能終端供給,推進智能產品適老化改造,優化界面交互、內容朗讀、操作提示等措施,便利老年人生活的通行、就醫、文體活動等多方面生活。市民傅先生對今後的適老化解決政策表示支持與期待,“我希望社會能更加關注我們老年羣體,非常期待開發出更便利於老年羣體使用的智能產品。”
同時,我們也要讓互聯網環境更加“護老”。隨着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融入互聯網,各種網絡詐騙犯罪也瞄上了他們。《圖解中老年人上網狀況及風險網絡調查報告》顯示,中老年網民最常遭遇的四大上網風險為:網絡謠言、虛假廣告、網絡詐騙、低俗色情。其中,中老年網民極易遭遇的七類網絡詐騙為:保健品詐騙、紅包詐騙、彩票中獎詐騙、網絡傳銷、理財欺詐非法集資、仿冒公檢法類、網購詐騙。因此,在老年人融入互聯網的同時,作為家人不僅要給他們傳授互聯網使用技能,也要幫助他們提升網絡安全意識。同時也需要我們的社會共同努力,為中老年網民創造一個能安心、舒心的互聯網環境。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