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那些與水有關的變化

“十三五”,那些與水有關的變化

掃一掃 看視頻

  天更藍、水更清,“十三五”期間,與水有關的變化,悄悄在我們身邊發生。

  2019年,全國地表水質量達到或好於Ⅲ類水體比例比2015年上升8.9個百分點,達到74.9%。地表水質量劣Ⅴ類水體比例下降6.3個百分點,達到3.4%。

  引江濟淮、滇中引水、淮河出山店水庫等一批標誌性項目陸續開工建設,華北地區地下水超採治理、河湖生態補水工作,都取得了顯著成效。

  2018年9月,水利部會商河北省選取滹沱河、南拒馬河、滏陽河作為典型河段,通過“清”“補”“管”“測”等措施,先行開展河湖地下水補試點工作。在試點工作的基礎上,2019年5月開始,水利部進一步將生態補水範圍擴大到了京津冀地區15條河流、7個湖泊,並確定對其中8條河流實施常態化補水,加快解決華北水生態損害突出問題。

  在這其中,北京市朝陽區麥子店街道轄區內管理的亮馬河段,是十分有代表性的一條河。

  “以前,好多河道是臭水溝,大家都不願意去,現在大家都願意去清水河。”讓北京市水務局河長制工作處副處長宋磊一度頭疼的亮馬河,位於朝陽區麥子店街道,從東三環到東四環,轄區內沿線將近兩公里。

  去年,這裏開始建設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工程,全長5.57公里,建設面積80萬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積16萬平方米,綠化面積64萬平方米。

  “按照過去政府一家治水的管理辦法,不僅成本較高,而且與沿岸商户的利益容易產生矛盾。沿岸商户投入熱情不高,甚至用柵欄把自己的‘屬地’圍起來的情況也比比皆是。”北京市朝陽區水務局副局長彭慶彬坦言。

  麥子店街道河長、街道主任於久翔介紹,在提升改造過程中,沿線的社會單位——燕莎中心、四季酒店、中日青年交流中心以及一些社區,都在從設計規劃到施工的全過程中,積極參與獻策,甚至提供停車資源,以換得河道的順利打通。因此,亮馬河兩側的景觀帶,一改獨門獨院管理的歷史,變成共商共治的平台,產生了綜合社會效應。

  共建共管成為共享共贏的基礎。彭慶彬介紹,朝陽區試點“共商、共治、共建、共管、共享、共贏”的模式,邀請企業共同討論改建方案,不僅獲得了沿岸22家企業的支持、主動配合騰退,更收穫了不少治理的好想法。

  站在亮馬河北側岸邊的一個小型足球場旁,彭慶彬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河道沿線以前常常是被封起來的,而現在,綠地、人行步道、親水平台取代了規劃中死板的邊界。雖然,比起讓河道走直線、規劃兩邊各自負責相比,這給水利部門提出了更“麻煩”的要求,卻切實讓老百姓受益。

  有了平台,如何維護?於久翔介紹,通過河長制中巡河制度和應急處理的相關工作制度,今年以來,街道級和社區級河長巡河達到630餘次,拆除違法建設近2000平方米。

  在巡河的隊伍中,還有一支十分特殊的隊伍,便是由朝陽區青少年家庭中兒童擔任的“朝陽羣眾小河長”。在家長的陪同下,這些來自24所中學、28個校區的小河長依託“朝陽河長通”App記錄巡河裏程,上報發現的問題,有效助力了河長制工作。

  這項由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開展的“五大青年行動”中“節水護水青年行動”,從2017年發起至今,小河長志願者“志願北京”在線實名註冊人數從百名增長至1927名,小河長志願者們巡河裏程已達15099公里,巡河發現問題658件,均已得到妥善處置,有效地助力了河長制工作。

  麥子店街道棗營北里社區河長、社區書記白廣翼介紹,亮馬河的整治,給周圍居民改善了環境,創造了良好的生活氛圍,也更加自覺維護和監督維護公共秩序。

  據悉,未來,亮馬河麥子店街道河段將試行通遊船。屆時,燈火通明、輕舟美景,將成為點綴城市的新亮點。

  看得見的變化在發生,注意不到的變化更加令人欣喜。宋磊介紹,通過3年不斷開展清河行動,北京河湖環境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根據近日公佈的2019年北京地區水污染防治工作評價報告,北京市16個區當中,有14個區達到了優良等級,優良比例達到近90%,朝陽區也被評價為優秀區。

  在此次評價對全市99條段河流、22個湖泊、18座水庫的監測中,Ⅰ-Ⅲ類水質河長佔監測總長度的55.1%,Ⅳ類、Ⅴ類水質河長佔監測總長度的35.4%。

  宋磊介紹,北京市有水河長從2019年到2020年間增加了427公里,條數增加了11條。對水環境斷面考核中,全市已經消除了VII類水體。

  於久翔介紹,朝陽區麥子店街道辦事處轄區內河湖資源較為豐富,包括亮馬河、東直門乾渠、朝陽公園湖以及朝陽公園同紅領巾公園的聯通水系。

  “下一步我們要把河長制的制度優勢進一步轉化為治水的效能,通過全面推進河長制來實現我們水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宋磊説。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晨赫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932 字。

轉載請註明: “十三五”,那些與水有關的變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