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報告:氣候災害早期預警系統未充分覆蓋約三分之一人口
新華網
新華社日內瓦10月13日電(記者劉曲)世界氣象組織13日發佈的報告説,由於氣候變化,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的頻率、強度和嚴重性有所增加,目前氣候災害早期預警系統尚未充分覆蓋全球約三分之一人口。
這份由16個國際組織和金融機構共同編寫的《2020年氣候服務狀態報告》説,過去50年裏與天氣、氣候和水有關的自然風險造成了1.1萬多起災害事件,導致約200萬人死亡和3.6萬億美元經濟損失。
報告重點強調了對天氣變化影響的預測十分必要,即從評估“天氣將會發生什麼變化”,轉變為預測“天氣變化將會造成什麼影響”,以便有關各方根據預警及早採取行動。
世界氣象組織的數據顯示,只有40%的該組織成員國擁有對多種氣候災害進行早期預警的系統。許多發展中國家的這類預警傳播能力非常薄弱,尚未充分利用先進通信技術警告身處氣候災害危險中的人們。
報告指出,全球存在缺乏足夠能力將氣候災害早期預警轉化為早期應對行動的問題。這一問題在最不發達國家尤甚。非洲地區的這種能力缺口最大,該地區氣候災害早期預警系統僅能覆蓋每10萬人中的4.4萬人。
報告由此提出多項戰略建議以改進全球氣候災害早期預警系統的落實和該系統的有效性,其中包括增加投資,跟蹤相關資金流動,填補氣候數據空白,使氣候監測和評估工作更加協調一致等等。
世界氣象組織當天表示,雖然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累計融資額在2017至2018年達到創紀錄水平,但若要達到《巴黎協定》提出的將升温幅度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的努力目標,在2020至2030年期間全球每年還需1800億美元的應對氣候變化融資。
2015年12月通過的《巴黎協定》提出,各方將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威脅,把全球平均氣温較工業化前水平升幅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併為把升温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