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澎湃新聞】;
一座城市的氣質,往往是城市居民共同的行為。
上海,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這裏是平安和諧的家園,是時尚繁華的申城,是充滿活力的樂土。
在黃浦江兩岸,浦東是如何創建出一座引領未來的世界之城?
“小聯合國”裏外籍人士過半,世界500強外籍高管也來了
沿着碧雲路兩側鋪陳開來的萬國建築羣,很容易讓你感覺是置身於歐洲的某個城市,上海人把這裏戲稱為“小聯合國”,它正式的名稱叫碧雲國際社區。社區佔地約4平方公里,1.4萬常住人口中一半都是外籍人士;落户上海的世界500強中,近一半的外籍高管居住於此。
來自美國的苔絲把這裏當成第二個家。2005年,他的先生被派到上海工作,那時最讓苔絲擔心的是三個孩子的教育和醫療問題。但來了以後,她發現自己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
德威國際學校位於碧雲國際社區的中心位置。一堂日常的手工課,九個孩子擁有六個不同的國籍。除了面向外籍人員子女招生的學校,社區裏的華山醫院浦東分院,也是全國第一家中外合資醫院,和其他涉外醫院、診所一起為這裏的居民們提供可靠的醫療保障。
開放一座城市,迎接世界的到來,這樣的初心,早在30年前,就規劃進了改革者的藍圖裏。很難想象,在當時“農田遍佈,蘆葦搖曳”的浦東金橋鎮,他們是怎樣設想出今天眼前這一切的。
“站在地球儀旁思考浦東開發”,這是30年前,浦東開發辦每個人都熟記於心的句子。
如何為上海,乃至中國謀求在全球化經濟格局中的重要位置,浦東開發開放最初的謀篇佈局,就把教育放到了突出的位置。
2012年,上海紐約大學作為中國第一所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中美合作大學,特地建在了陸家嘴金融城裏。上海的目的,是要培養出更多具備全球視野和多元文化思維的國際人才。
每年招生季,上海紐約大學都會收到大量的入學申請材料,在2019年,這個數字是16000多,其中有八成來自海外。
上海紐約大學原校長俞立中説: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辦一所大學,使它能夠培養一批世界公民、全球化的人才。上海紐約大學跟這座城市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把上海當成家,“洋雷鋒”清理垃圾又授課
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就有58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國人生活在上海。
二十年前,亨多福從德國來到浦東,供職於外企,也成為了一名上海女婿。愛屋及烏,現在這位德國數學博士退休後每天最重要的工作是義務給社區清理垃圾,而且一干就是3年。
“一個外國人,能夠把這個小區當成自己的家,我們要跟他們學習。”浦東新區中宏佳園居民王正榮説。
現在小區環境好了,亨多福也沒閒着,他又抽空到社區的英語培訓班,義務教授口語課,給孩子們帶去知識和歡樂。2019年12月5日,國際志願者日這一天,亨多福志願者工作室在社區居委會正式掛牌,鄰居們通過最隆重的儀式來感謝這位“洋雷鋒”對家園的貢獻。
“我覺得非常有榮譽感,超過預期。雖然有很多我不認識的人,但所有人都認識我,所以今天是個非常好的日子,我非常開心。”浦東新區中宏佳園居民亨多福説。
無論你來自哪個地區,無論你擁有什麼國籍,走進這座城市,就是彼此成就的上海人。
打造“15分鐘居家養老服務圈”,90%可報銷
一座人口密集的超大城市,迅速激增的養老需求是擺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又一道難題。作為中國最早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城市之一,上海60歲以上人口占比已經超過三分之一,浦東又是上海老年人口總量最大的區域,如何探索解決老齡化的問題,不僅關乎中國,也關乎世界;不僅關乎現在,更關乎未來。
2015年底,趙洪娟的老伴因為心梗突然離開人世,這個巨大的打擊加重了她本就半身不遂的病情。“那個時候覺得人生沒什麼意思,心有餘而力不足。” 趙洪娟説。
因為腰部做過手術、行動不便,趙洪娟大多數時候只能躺在牀上。離趙洪娟家百米開外就有一家能夠收治半失能老人的養老院,老伴在世時,兩人就開始申請,但只有80張牀位的養老院實在是“一牀難求”。銀髮浪潮襲來,改革該如何繼續破局?
2019年6月,趙洪娟辦理了長期護理險,作為國家首批15個長護險試點城市之一,上海拿出真金白銀,對經評估達到一定護理需求等級的長期失能人員,提供每天一小時的基本生活照料和護理費補貼。
趙洪娟説:“一個小時他們一天就是65元錢,我們自己只要交6.5元。”
針對居家養老的老人,政府的報銷比例達到90%,而養老機構照護的老人也可以享受85%的補貼。“這是實事工程,為老人辦的實事工程”老人的家屬説。
截至2019年7月末,上海長護險試點共接收服務對象41.6萬人,長護險基金一年為此支付的費用超過12億元。惠及的老人越來越多,改革的步子也越來越大。
趙洪娟的兒子説:“一個電話,他們24小時隨叫隨到,我感覺放心了很多,解決了我的後顧之憂。”
養老下沉到社區,讓老人養老不離家,家人放心,老人安心,這就是上海正在打造的“15分鐘居家養老服務圈”。
讓千千萬萬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的信念和決心正在不斷傳遞。上海不會老去,中國不會老去,因為未來可期。
今天,浦東正在打造讓人人都能有人生出彩機會的城市,人人都能有序參與治理的城市,人人都能享有品質生活的城市,人人都能切實感受温度的城市,人人都能擁有歸屬認同的城市。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新的城市建設理念引領着浦東,引領着上海不斷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不斷提高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改革者們在黃浦江兩岸最終要創建出的是一座引領未來的世界之城。
為慶祝浦東開發開放30週年,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枱製作的六集4K紀錄片《而立浦東》正在播出。第五集《世界之城》於11月14日22點30分在CCTV-1播出;11月15日9:00在CCTV-4、20:00在CCTV-9重播,央視新聞新媒體、央視頻、央視財經新媒體等平台同步開播上線,講述浦東用“繡花功夫”探索中國特色超大城市管理的嶄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