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評:忽悠歐洲對華“脱鈎”?美國的小算盤打不響

海外網評:忽悠歐洲對華“脱鈎”?美國的小算盤打不響

資料圖:美國財長耶倫 (圖/AP)

5月18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記者會上對美國財政部長耶倫日前呼籲美歐協調對華立場一事作出回應:“美方一些人整天沉迷於威逼裹挾盟友搞遏華小圈子,完全是逆時代潮流而動,不得人心,也沒有出路。”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就連美國自身都難以與中國“脱鈎”,更遑論在對華政策上與美國有温度差的歐洲?忽悠歐洲對華“脱鈎”,美國這個“小算盤”打不響。

近期,美國頻繁拉攏歐盟,試圖煽動歐盟在經濟領域對華“脱鈎”。當地時間5月15日至16日,美國—歐盟貿易和技術委員會(TTC)第二次部長級會議在巴黎舉行。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在會後稱,美國和歐盟將共同努力,以符合所謂民主價值觀的方式調整技術標準,以對抗中國和其他非市場經濟國家不斷上升的影響力。緊接着,美國財長耶倫在歐洲布魯塞爾經濟論壇發表演講時稱,歐盟和美國在聯手對抗俄羅斯後,也應團結一致地制約中國及其商業行為,她抹黑中國“不公平地”損害其他國家安全及利益。從TTC會議到耶倫表態,美國如此頻密地對歐洲“喊話”,折射出美國拉攏歐洲搞遏華小圈子的急切心態。

不過,無論美國多麼急迫想拉攏歐洲對華“脱鈎”,現實都會讓這個企圖撞上南牆。美國當初挑起的對華貿易戰看起來氣勢洶洶,可結果如何呢?相關數據顯示,美國對華加徵的關税使美國公司損失超過1.7萬億美元、美國家庭每年户均開支增加1300美元。在美國單方面發動對華貿易戰的前3年,即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美國每年對華出口都低於2017年的水平,這期間美國丟失了超過24萬個工作崗位。《紐約時報》此前刊登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保羅·克魯格曼的文章稱,“美國此前對中國採取的貿易政策是一次徹底的失敗,關税對美國造成的傷害更大”。美國一些政客喊對華“脱鈎”也喊了好幾年,但美國商界的態度卻截然不同。中國美國商會5月17日發佈的2022年度《美國企業在中國白皮書》稱,中國仍然是美國企業的首選市場,83%的企業報告稱沒有將製造或採購轉移出中國的打算。商會會員認為,中美經濟“脱鈎”不符合雙方的經濟利益。

美國自己都無法做到對華“脱鈎”,還想忽悠歐洲?在對華政策方面,歐洲與美國本身就存在分歧。5月10日,法國總統馬克龍明確表態,法方願為促進歐中關係發展發揮積極作用。朔爾茨就任德國總理以來也與中方多次互動,都表達了推動兩國關係不斷向前發展的意願。作為歐盟主要國家,法德的表態很有代表性。《南華早報》日前援引一名歐盟高級官員的説法稱,“很明顯,在美國有一個抗衡中國的兩黨議程……我不認為我們在歐盟有同樣的做法。”

中歐雖然有分歧,但共識遠大於分歧,合作遠多於競爭,中歐關係發展有不被亂局所裹挾的內生動力。2021年,中歐貨物貿易額達8281億美元,同比增長27.5%,中國連續兩年成為歐盟最大貿易伙伴。可以説,中國和歐盟在每年數千億美元的貿易中形成了深度相互依賴。奧地利利歐本礦業大學一名學者日前在接受《維也納日報》採訪時表示,中國在20多種礦產原料的開採和出口都世界領先,在歐盟列出的27種依靠進口的關鍵原料中,四分之三都來自中國,有些甚至為中國所壟斷。中德意志電視台曾報道,德國太陽能設備企業多數只是組裝進口自中國的模板,對中國產品的依賴度達95%。由此可見,歐洲或許有發展壯大自身相關產業的訴求,但完全與中國“脱鈎”則是不現實的。

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是當今時代潮流和各國人民的共同心願。美國該做的是將不尋求“新冷戰”、不尋求強化同盟關係反對中國的表態落到實處,多做有利於中美互信合作和世界和平發展的事,而不是相反。(陳洋)

海外網版權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87 字。

轉載請註明: 海外網評:忽悠歐洲對華“脱鈎”?美國的小算盤打不響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