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趙某峯、何某某兩位在校大學生因為“造黃謠”事件相繼成為輿論焦點。針對二人的違法行為,其所在學校反應迅速,先後作出嚴肅處理:蘇州大學給予趙某峯開除學籍處分;南華大學給予何某某開除學籍處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依規取消何某某2023年推免生錄取資格。
隨着處理結果的出爐,事件看似可以告一段落,但仔細回想,留給我們的思考其實遠未結束。
歷時六個月,我找到他了
2023年3月17日,有女生在網上發佈題為《被掛在黃色網站上的女孩們》的文章。文中稱,其在2022年5月12日得知有人在造自己的“黃謠”,進行了長達6個月的排查和推論,最終鎖定了幕後黑手——自己的高中同學兼曾經好友、蘇州大學2019級商學院學生趙某峯。
該女生在文中表示,對自己和另外5名受害者的推斷結果,趙某峯承認得很爽快,沒有抵賴,“在此之前,我從來不敢懷疑他。原因無他,我和他是多年同學兼好友,在我眼裏,他正直優秀,一直是班長,還曾參選過省最美中學生,我還幫他拉了票……”
3月18日,趙某峯所在的蘇州大學對此回應稱:3月17日晚,網絡平台出現我校一學生惡意P圖侮辱女性的網帖,引發輿論關注。我校高度重視,已於第一時間啓動調查程序,後續將根據調查情況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同日,涉事女生刪除上述文章,並表示因為一些考量,最終決定不採取自訴,也不會接受媒體採訪。
3月21日,蘇州大學官方微博再次發佈通報稱,經調查核實,該校學生趙某某違法行為屬實,公安機關已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依照學校相關規定給予該生開除學籍處分,後續將按程序辦理。
就在蘇州大學公佈趙某峯處理結果當日,另一所高校的學生同樣被曝存在類似違法行為。
據媒體報道,有網友發佈消息稱,南華大學學生盜用女生照片販賣淫穢信息牟利。被盜用照片女生表示,自己在3月13日得知自己被人惡意P圖,被盜圖片均來自自己朋友圈。而涉事學生何某某已經保研中科大,還曾獲競賽獎。
針對網上消息,南華大學於當日中午在其官方微博回應稱,經調查核實,我校學生何某某違法行為屬實,公安機關已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現依照學校相關規定,給予該生開除學籍處分,後續將按程序辦理。
3月22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招生辦公室發佈通告稱,根據相關規定,該校將依規取消何某某(考生編號:103583105552472)2023年推免生錄取資格,後續將按程序辦理。
高校陸續發佈通報後,多數網友為他們的處理結果點贊。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認為,處理這類行為,要依據事實,依據法律法規來進行處理,而不能因沒引起社會輿論關注,就不調查、不處理。
大學生為何要造黃謠?
電影《保你平安》正在熱映,講的是一位去世的女生被造黃謠,大鵬飾演的小人物魏平安四處奔波為她洗冤的故事。
現實中的造黃謠事件被搬上了大銀幕,再加上最近接二連三的高校學生成為加害者,不少網友發問,從P圖造黃謠,到偷拍造謠,再到利用修過的不雅圖片牟利,似乎一次比一次惡劣,大學生為何成了造謠主角?
“有些人認為這類學生是道德問題,但根本上這是一個法律問題。”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認為,這暴露出學生缺乏法治意識,意識不到該行為會導致的嚴重後果。“所以學校處理問題時,該嚴懲的必須嚴懲,讓他為自己的行為付出沉痛的代價。”
事實上,南華大學造黃謠的何某某可不簡單,曾經獲得過奧賽獎,還是一名黨員,同時獲得了保研中科大的名額,是貨真價實的學霸,家長口中“別人家的小孩”,卻做出如此匪夷所思的行為,讓人唏噓。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背後的原因,實際上並不是出在高校,大概率與從小接受的教育有關。“其實,在幼兒園、小學,孩子們就應該有對自己行為負責的基本認知,但是在教育過程中往往都忽視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考試成績上,更多的講的是條條框框,沒有把品德教育與個體行為聯繫起來,使得一些人存在了僥倖心理。”
另外,儲朝暉也提到,一系列事件也是社會法治狀況的體現。只有當更多人對規則、對法律心懷敬畏,才能夠讓每個個體的法治意識、法治能力、思想品德有實際的提升。“從這個角度來説,這是相關學校進一步規範行為的一個起點。”
顯而易見的是,事件中的大學生法律意識不強,導致對違法行為不自知、不自覺。熊丙奇説,高校教育在進行專業知識教授之外,思想品德和法治教育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要培養學生成為遵紀守法的合格公民,而不只是重視學生學歷,以為考進名校的學生便具備更高的法律意識。“如果不重視法治意識的培養,即便學識更高,還是可能陷入違法犯罪的困境。”
此外,互聯網的普及和發展也給了造謠者更多的機會和平台,讓他們能夠更加輕易地傳播謠言和不實信息。“造謠者利用互聯網造謠成本低、信息傳播快速、範圍廣泛、信息真假難辨等特點,製造和散播謠言,更容易引發公眾的關注和熱議。”上海博和漢商(杭州)律師事務所名譽主任邵斌律師認為,造謠者之所以選擇女孩作為造謠對象,根本原因是社會上一些人對女性持有不公平和歧視性的態度,一些無良網民就把這種歧視和偏見也反映在互聯網上。邵斌説,網絡謠言的危害性不亞於暴力犯罪,受傷害的被造謠者應該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邵斌律師介紹,根據中國相關法律,從民事層面來説,造謠侵犯了公民個人的名譽權和肖像權,公民有權請求停止侵權、恢復名譽和賠償損失。從行政層面來説,行政機關可對造謠、傳播謠言者處以罰款和拘留的行政處罰。從刑事層面來説,故意採取P圖等形式,歪曲他人形象,傳播淫穢信息,涉嫌侮辱罪;將淫穢信息上傳至第三方平台,涉嫌傳播淫穢物品罪,如果以此牟利的,還可能涉嫌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根據相關司法解釋,造謠者發佈的誹謗信息中,針對同一被害人的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五百次以上的,即構成犯罪,亦應當予以刑罰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