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不帶中國市場玩?Stellantis集團發佈新戰略

由 高會雲 發佈於 綜合

今年3月1日,對於Stellantis集團和神龍汽車、廣汽菲克來説都是極為不平凡的一天。不帶中國市場玩?Stellantis集團發佈新戰略。

3月1日,神龍汽車發佈銷量:2月銷量同比增長154%,1-2月累計銷量20633輛,同比增長106%。由此可知,神龍汽車2月銷量7633輛,有人説這是神龍時隔四年的首個開門紅,只是對於一個擁有雪鐵龍和標緻兩大合資品牌的車企來説,這個銷量不值得炫耀,反而顯得比較“卑微”。

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神龍汽車的落魄也是有目共睹的。

同日,在神龍汽車發佈銷量捷報幾個小時後,Stellantis集團公佈了“Dare Forward 2030”戰略規劃,其中有關"中國,利潤增長的輕資產模式"成為熱點。

Stellantis集團計劃到2030年減少50%的碳排放,在2038年實現淨零碳排放。集團目標是到2030年年底之前,實現集團在歐洲售出的所有汽車均為純電動車型,在美國售出的汽車中有50%為純電動車型。(歐美市場均有明確的目標計劃)

到2030年,Stellantis集團將會擁有超過75款純電動車型,在全球範圍內純電動汽車年銷量達到500萬輛。Jeep品牌將於2023年初發布首款純電動SUV,Ram品牌將於2023年初發布RamProMaster純電動車型。

自Stellantis集團合併以來,菲亞特克萊斯勒(FCA)與標緻雪鐵龍(PSA)旗下兩大合資企業的神龍汽車和廣汽菲克走向何方,一直是業內外共同關注的話題。尤其是,在各大車企均已發佈電動化戰略後,Stellantis集團的意圖還是讓人理不清頭緒。

Stellantis集團“Dare Forward 2030”戰略規劃中一張PPT為中國戰略定了基調“規劃輕資產商業模式以降低固定成本,淨營收達200億歐元”。仔細品味"中國,利潤增長的輕資產模式",對於中國市場不提新車投資戰略,無論電動化規劃,卻只論輕資產,處處透着“中國市場已被戰略放棄”的意思。

或許,中國市場並非Stellantis集團主要市場。

眼下,幾乎所有的汽車品牌都將中國市場作為重要的戰略市場,尤其是在電動化和智能化大潮之下,中國市場儼然已成為車企競爭的主要市場。Stellantis集團卻反其道而為之,新戰略有着歐洲和美國市場的電動車時間規劃,也有美國市場的產品攻勢,卻隻字不提中國市場戰略。

尤其是,電動化產品戰略更是無所涉及。

從神龍汽車2022年新車計劃也可以窺得一二。

可以説,對於中國市場而言,Stellantis集團雖然回答了一些問題,也產生了新的疑惑。所謂立足於“輕資產”,意味着降本減負,減少投入和戰略佈局,可以預見目前國內的兩大合資渠道廣汽菲克和神龍汽車將會迎來巨大變化。

據瞭解,盛傳已久的神龍汽車的“兩室一廳”方案得以證實:中方主導雪鐵龍品牌、法方主導標緻品牌,共享包括製造在內的公共資源與領域。

對此消息,東風集團股份剛剛發佈公告,稱該集團現正就神龍汽車有限公司一項新的業務安排與StellantisN.V.(Stellantis)進行磋商。於本公告日期,Stellantis與該集團並無就有關新業務安排訂立法律約束協議。

並非空穴來風,雙方皆印證了神龍“兩室一廳”方案這一消息,證明此事已經擺在了雙方的桌面上。未來,標緻和雪鐵龍兩個品牌,大概率會由中法雙方各自去做相應的掌控,業界普遍認為應該是利好的事情。

同時,Stellantis集團還提到,神龍汽車還將製造領域對第三方開放。此舉旨在有效盤活閒置產能、提高產能利用率。説白了就是將閒置不用的工廠出清,減少成本壓力。

此前,已有媒體報道,神龍汽車位於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第二工廠已由東風本田接手,該工廠產能規劃15萬輛,將由東風本田改造為專門生產純電動車型的全新工廠。

此前,神龍汽車在國內共有四個生產基地。其中一廠、二廠、三廠位於湖北武漢,四廠位於四川成都。分別規劃年產能為30萬輛、15萬輛、30萬輛和36萬輛,合計規劃年產能超過100萬輛。

2021年,神龍汽車銷量不過10萬輛,產能利用率只有一成,意味着還有向第三方開放的空間。還有消息稱,Stellantis集團旗下歐寶品牌可能借機迴歸中國市場。

出清工廠意味着,Stellantis集團對於未來已經沒有了深層次的規劃,已不需要大規模產能儲備,及時出清閒置資產,減輕成本壓力。

神龍汽車的未來可想而知了。

對於廣汽菲克已是公開的秘密,Stellantis集團再次表示:將其在廣汽菲克股權比例提升至75%。廣汽集團尚未對此消息發佈公告。 相對出清神龍汽車負面資產,Stellantis集團對於廣汽菲克有更大興趣,爭取更大股比意味着jeep將承擔Stellantis集團在國內的部分戰略實施。

無論是神龍汽車“兩室一廳”還是加大廣汽菲克的股比,都可以反映出Stellantis集團向掌握主導權。但,都絕口不提電動化戰略。至少,從短期內看,Stellantis集團的中心並非中國市場,更多是倚重歐洲和美國市場。

背離中國市場主流,就是選擇遠離市場競爭的中心,無疑Stellantis集團選擇了逃避。困難時刻只有迎難而上才有一線曙光,避而不戰只會被市場主流所拋棄。由此也可以預見,東風標緻和廣汽菲克的未來走向可能會更加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