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學習和生趣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
人從生下來到啓蒙,再到入學畢業,人生最美好的年紀裏都在學校中度過。
小學堂到大學生,改變的不僅僅是音容笑貌,更多的是人生價值觀和個人性格以及尊嚴的養成。絕大多數人一旦大學畢業之後,往往性格和三觀就基本定型,日後出了社會的處事方針基本不會再有變化。
小學學的是童趣,中學學的是智趣,大學學的是生趣。童年樂趣也罷,成長的智慧之路也好,伴隨着年齡增長,都是會變成生活的樂趣,也就是生趣。
生趣,是人活着必不可避免的要旨。
人活一世,或是各有所好,或是志同道合,然生於天地之間必定有所寄託。這寄託不單單是趣味,也同樣有目的和志向。
2·.信仰和選擇
人活一世,除了滿足口腹之慾更要實現精神上的訴求和人生價值的自我實現。或是樂於奉獻,或是與眾不同,或是社會名流,或是富甲一方,或是逍遙自在,或是兼濟天下。所以,很多時候人需要一個信仰支持自己繼續朝着目標進發。
儒釋道也好,上帝穆斯林也罷,宗教的信仰無疑代表着人內心深處精神力量的一部分,這一部分既可以保護自己,一旦崩潰也必然會損傷自己。
崇禎帝煤山自殺之後,多少人自殺殉國?雖然自取滅亡的行徑難免迂腐,但為志向活的堅定意志卻不得不讓人感慨萬分。
鋼鐵領袖斯大林的長子在戰場上被納粹德軍俘虜,隱姓埋名期間更是遭到叛徒出賣,德軍藉此以他為籌碼要挾蘇聯紅軍,面對威逼利誘寧死不屈最終選擇自殺犧牲。
而赫魯曉夫的兒子以代罪之身立功贖罪,結果戰爭後被俘立刻投降,將布爾什維克的精神和紅軍精神徹底拋在腦後,時至今日也是讓人看不起。同為領袖之子,兩人的行徑迥然不同更是在自我價值實現的路上各有不同。
所以,人生的選擇不同,得到的結果自然也是不同。很多人讀了很多書,也走了萬里路,但往往受到挫折後做出意料之外的選擇,最後選擇結束年輕的生命。
詩人海子,雖然寫下了“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樣名句,卻是在愁緒中選擇卧軌自殺。也許早在那個年代開始,知識分子尤其是上了大學後的的年輕人就變得複雜起來。
3·.感情和事業
感情、事業、理想、未來、身體、精神,現在的人想要獲得的太多,而且是同時乃至全部擁有這些可以讓人完美和人生完善的,太多人想要一蹴而就。
互聯網時代改變的不僅僅是訊息傳播的快慢,改變的也是人們的想法和心境。十數年讀書到最後,往往實際得到的遠比自己希望得到的少,甚至發現想要取得一點點社會上的進步便需要傷筋動骨。
年輕人不再相信愛情的忠誠,談感情猶如泡茶倒水一般。香味一旦淡了,還沒等茶葉滲出精華便重新泡一壺。只能享受甘甜,卻無法忍受痛苦。大多數人都是匆忙嗅了嗅桃花盛開時的濃香,卻捱不到桃子成熟時的脆甜。
事業,永遠是社會對人最大的考驗之一。長時間以來,女性相夫教子的社會角色註定了男性更多的社會地位必須通過事業的成就來獲得。工作的競爭壓力伴隨着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越發嚴重,內卷在工作時間之外也悄無聲息的入侵。
無休止的會議和薪資壓力逼迫着年輕人熬夜,擠壓他們的個人時間。愛好、興趣,這些人的天性也變成了工業社會下的奢侈品。所以消費,尤其是無休止的消費和非理性的提前消費成為了年輕人宣泄的重要渠道,而這樣一種生活方式打破了生物體的自然規律也摧毀了無數人的身心健康。
除了事業壓力之外,薪資帶來的社會資源不對等的壓力更是猶如一座看不見盡頭的大山狠狠的壓在這一代身上。
為了更好的培養下一代,要讓孩子們贏在起跑線上;為了安穩的孝敬上一代,要讓老人家養老養的風光體面;為了安撫努力拼命奮鬥的自己,要讓自己過得舒心坦然。所以,一旦學業出錯,升學壓力便會如山倒傾塌而來;所以,一旦工作出錯,競爭壓力便會如山倒傾塌而來;所以,一旦身體出錯,精神壓力便會如山倒傾塌而來。
現在的年輕人試錯成本太高了,很多東西如果生來沒有便很難再有。
大多數人走在模糊的道路上,在奮鬥的路上不知不覺悄然下站,大多數人普普通通匆忙一輩子。
4·.未來和理想
更多的時候,人選擇放棄自己並不是因為眼前的困難和挫折,而是因為發現夢想在未來也無法實現。人並非生來就會焦慮,但形形色色的變化總會導致一些意外和特殊發生,這些打斷既定規劃的因子往往便帶着焦慮和不安。
理想是燈,理想是火,理想是飢餓年代裏的温飽。但温飽的年代,有了燈火不懼黑夜之後,理想又是什麼呢?理想和願望是兩碼事,前者是人生價值的追求,後者是個人生活的需求。
革命先烈奮鬥一生,他們實現了理想。第一代人憑藉着拓荒牛的精神,他們實現了理想。而現在,社會的複雜讓理想和願望變得混淆,很多人分不清到底是追求理想還是索求願望。
錢的地位變得那樣凸出和亮眼,很多時候錢便代表着一個人的社會成就和身份地位,然而錢是人生的追求嗎?
還是錢是個人生活的需求?
如果錢是人生的追求,那麼每個人都擁有一台印鈔機,難道人類就可以重回伊甸園嗎?
金錢,不是教皇口中的贖罪卷,它們拯救不了靈魂。理想不是生活物質的需求,它們填不飽飢腸轆轆的腸胃。
興許只有在實現生活需求的基礎上更適合追尋理想,空着肚子談生死往往忽略了生命的本質是吃喝拉撒睡。
理想可以是遠的也可以是近的,需求可以是小的也可以是大的。當下的生活成為現實,過去的影子叫作回憶,而人們對尚未發生的期許和盼望就稱作未來。
未來有好有壞,而現在的年輕人都暢想擁有未來。一旦擁有未來,理想的實現似乎輕而易舉。所有人都希望未來可期,但是事實遠比幻想殘酷無情的多,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但富有智慧和條理計劃的奮鬥並不失為一種接觸未來的手段,一步一步走進想象中的未來遠比瞎想所謂的空中閣樓來的要真實。
5·. 身體和精神
身體永遠是第一位,太多人即將成功的人總是倒在了臨門一腳的路上。功成名就對絕大多數人來説,平平安安過完一身就是最好的成就。而身體是支撐思想和精神走下的必要條件,一個健全的身體總能帶給精神飽滿的動力和鼓慰。健康的身體除了是生命的保障之外,更是事業、愛情、理想和未來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
只有當一個人身心健康時,他的精神世界才是豐富多彩充滿生機。世界的顏色永遠不可能是單一的,除非人閉上眼睛。所以打開心靈,讓精神放飛無疑是極度重要。尤其是在互聯網世界,線上線下似乎便是兩個人格一般。人們在互聯網上肆意狂歡,回到真實社會後便又戴上假面維持自己的偽裝。這樣的交替和隱瞞,遲早就會讓身心憔悴,人對自己的精神世界不負責任,任由消極情緒肆意侵蝕,那麼最後得到會是怎樣一個自我呢?
這些年,常常聽到大學聲乃是研究生和博士生自殺的消息。這些本該是國之棟樑,掌握未來的年輕人卻是將生命給予的恩惠當作了玩笑。興許是生活的失敗導致了悲劇的發生,但倘若擁有一個堅強的精神世界,能夠在心中一畝三分地種上一些希望的種子,也許他們就會發現人間是美好的,生活還值得留戀。
教育是國之大計,更是社會建設和發展的根本所在。對青年人的教育更是要秉持着全面發展的眼光,從實際需求出發培養自強不息的人才,塑造積極向上的人格尊嚴。要讓青年人擁有自己的信仰,更要讓他們看見希望,要讓青年人相信未來可期並不是一句空話。
活着就是活着,活着也不僅僅是活着,要有生趣,要有信仰,要有理想和信念,要身體健康也要精神純淨。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未來,永遠在青年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