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兒有面:亂港分子漲能耐了,妄想自建平台,制衡特區政府?
本文轉自【有理兒有面】;
眼看10月即將過去,亂港分子前期嘴炮稱要在本月啓動的“公民議政平台”籌建工程仍不見動靜,有理哥還説想看他們能整出什麼“花活”來,現在看,或許只能等下個月了。
所謂的“公民議政平台”,是戴耀廷在香港國安法落地前提出的概念,其曾公開表示“要通過推動公民社會建立民間平衡機制,並與官方機制平衡運行,使權利喪失統治的正當性”,其後又宣稱該平台“不但可以討論各地區及全港議題,還有龐大的連結網絡優勢,可以統籌及組織行動”。
雖然沒有透露該平台的具體運行模式,但明眼人都清楚,戴耀廷是想借“民意”之名,打造一個由反對派當權的“偽政府”,並通過逐步擴大其實際影響力,達到與特區政府相抗衡,甚至替代特區政府的實際效果。
從設想到落地實施,必須要經過一個“合理”的流程,為此反對派區議員們還特意演了一出“好戲”。
6月6日,由反對派把持的17區區議會及反對派離島區議員擅自舉行所謂的“十七區特別區議會大會”,會議唯一的議程就是“討論”香港國安法。
對此,民政事務局在前一天的6月5日就發表聲明,該“特別議會”所討論的內容並非地區層面的事宜,不符合《區議會條例》職能,民政處秘書不會出席,同時建制派區議員也發聲表示反對。
也就是説,所謂的“十七區特別區議會大會”在法律層面是不被認可的,會中所討論通過的任何“決定”自然也不具備法律效力,在這種情況下,十七區反對派區議員仍執意召開議會,這是為什麼呢?
在6日召開的會議後半段,屯門區議員張可森突然提出“各區一同成立香港公民議政平台”的臨時動議,並要求主席即時處理,由於現場都是反對派議員,該動議“獲全票通過”。
這下明白了吧,所謂的“特別區議會大會”,就是反對派用來推行“公民議政平台”的幌子,做戲做全套,不先把“架子”搭好,怎麼走“後續流程”?至於是否被法律承認,他們根本就不在乎,有所謂的“民意支持”就夠了,“違法達義”的事,以前做的還少嗎?
在以往文章中,有理哥曾提到過香港反對派之間的各種矛盾,“公民議政平台”概念剛被提出來時,瞬間讓矛盾迅速激化,甚至公開相互指責。
亂港分子自己也清楚,即便“公民議政平台”組建成功,也不會被特區政府所認可,那麼在立法會、區議會任職的反對派議員是走是留,就成了問題的關鍵。
以林卓廷為代表的民主派認為,無論怎樣都有“死守陣地”的必要,稱“在不民主的制度裏,也仍要抗爭”,所謂的“議政平台”是虛無縹緲。而鄒家成等“抗爭派”則擔心香港國安法實施後,過往的“激進”行為會觸犯法律,沒有從政的資格,不如儘早轉向“體制外平台”,並稱民主派留守是接受中央政府的“施捨”。
什麼“勇武、和理非不割席”,什麼“兄弟爬山,齊上齊落”,在現實的權力和利益面前,統統不作數。眼看後院起火,戴耀廷趕忙從中調解,這才讓雙方“壓住火”,嘗試“共同合作”。
而所謂的合作,就是“抗爭派”進駐“公民議政平台”,民主派繼續留守政壇,通過“合理的方式”給建制派和特區政府製造麻煩。
有理哥想了半天,這不還是各玩各的麼?
關於所謂的“公民議政平台”,有理哥認為:
1. 從目的來看,無論反對派打着什麼樣的幌子,建立什麼樣的“平台”,其目的都是為了破壞香港穩定,實施反中亂港行為。
香港國安法實施後,反對派在立法會、區議會等“正常渠道”的發揮空間越來越小,境外資金“援助”越來越少,李柱銘、陳方安生等“港獨”大佬一心只求“平安降落”,黃之鋒等“港獨”“中堅力量”根本無法進入政壇,並有隨時被“清算”的風險,想要繼續“為民主自由而戰”,只能開闢“新陣地”。
在這種形勢下,“公民議政平台”概念被提了出來,反對派想要打造一個由自己把持的“影子議會”,通過“平台議政”,加上黃媒、西方媒體的輿論造勢,給特區政府製造壓力。
在新的“議政平台”上,沒有人“拉布”、“扔臭蛋”,也沒有人監督“議題”是否合法,大家“暢所欲言”,只為心中共同的“違法達義”。
2. 從形式來看,所謂的“民意授權”,實則是騎劫民意。
亂港分子也知道,一旦脱離特區政府,自己組建“議政平台”,並想借此“與官方機制平衡運行,使權利喪失統治的正當性”,首先在法律上就不允許,必須要打“民意牌”,走“違法達義”的路子,才有可能“法不責眾”。
只要特區政府稍做讓步,亂港分子就可以大做文章,鼓吹該平台的“正當性”,往後經該平台“議政”過的話題,特區政府若持反對態度,“違背民意”的帽子就算是扣上了:“公民議政平台”可是代表“全港人”的心聲,特區政府怎麼能無視民意呢?
有“民意研究所”在背後做“支持”,亂港分子想要什麼樣的“民意”還不是“手到擒來”?至於真正民意是什麼,根本不重要。
記得7月1日前,特區政府、衞生部門反覆提醒,告誡大家不要上街聚集,不要參加非法集會,結果亂港分子、反對派議員仍執意組織非法聚集以及此後的非法初選,直接導致香港第三波疫情爆發,如果真的尊重民意,還能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麼?
之前反對派議員就留任還是總辭的問題,又做“民調”,又開新聞發佈會,結果折騰半天也沒能“説到做到”,這些都説明所謂的“民意”其實就是個幌子,需要時拿來用一下,不需要時隨便找個理由丟一旁。
3. 從結果看,所謂的“公民議政平台”必將以失敗而告終。
香港國安法落地後,香港政治環境日漸清朗、社會風氣日漸好轉,境外反華勢力加速逃離,“港獨”生存空間越來越小,港人也開始逐漸明白,香港發展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應該摒棄的又是什麼。
無論亂港分子抱着什麼樣的目的,打着什麼樣的算盤,如此叫囂要“與官方機制平衡運行,使權利喪失統治的正當性”,必定會引起特區政府的“高度關注”。如果只是搞個小聚會,喝喝茶、聊聊天也就罷了,想靠“議政平台”騎劫民意“制衡”現行政府,有理哥聽着都想笑,這未免想太多了吧?真把中央政府、特區政府當擺設?
至於戴耀廷説的靠“議政平台”統籌和組織行動,更是不具備基本條件。以防疫為例,屯門區議員李家偉曾表示,“過去很多的抗疫工作都是‘各自各做’,或多或少是因為黨派之別的問題。我寄望公民議政平台能夠成為各黨派協調及溝通的渠道,與香港人齊上齊落,一同抗疫。”
漂亮話人人都會説,真正辦實事未必都會去做,抗疫期間反對派議員為了私利,堅決抵制使用內地檢測試劑,先是針對華大基因挑起各種事端,在內地醫護人員支援到港後,又極力鼓吹全民檢測是“基因送中”,這其中除了政治因素,更摻雜着金錢利益。
原本香港使用的國外檢測試劑加人工費,人均檢測費用需要3000多港幣,而使用內地檢測試劑,人均檢測成本才幾十元,這中間的“差距”就是某些人眼中的“蛋糕”,因為“吃”不到了,可不是得鬧嘛?
像這種只為利益、不顧全大局的反對派議員,和那些整天盼着西方國家“制裁”香港的亂港分子,指望他們真心為香港做事,呵呵,還不如相信豬會上樹。
誠然,香港是多元化的城市,可以容納不同的政治理念,但這並不表達它能接受“反中亂港”思想,“一國兩制”的“一國”,始終是中央的底線,也是14億中國人的底線,沒有任何商量餘地。
所謂的“公民議政平台”,無論怎麼包裝也掩蓋不了“港獨”的本質,到頭來註定是水中月、鏡中花,成為笑話。當然,它倒是有一個可取之處,那就是成為違反國安法的證據,讓這些亂港分子在監獄中繼續做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