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新總統8月3日就職,各方加緊搶救伊核協議

【環球時報駐埃及特派記者 黃培昭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王逸】“到了各方作出最終決定的時候了。”據卡塔爾半島電視台報道,就美伊恢復履約問題舉行的伊核協議相關方第六輪會談20日在維也納落幕,10天后新一輪會談將再次開啓。與會各方代表均表示此輪會談積極、務實,氣氛融洽,取得了進展,甚至“接近達成協議”。有分析認為,在伊朗選舉誕生強硬派新總統的情勢下,無論伊朗現政府還是美國等會談相關方,都想利用伊朗新舊政府交替這一“黃金期”,儘量在伊朗總統魯哈尼離任之前達成協議。

伊朗《德黑蘭時報》21日報道稱,在會談期間,各代表團團長對專家小組“持續且密集的努力表示滿意”。主持第六輪會談的歐盟談判代表恩裏克·莫拉20日對記者表示,本輪談判取得了進展,各方已接近達成協議,但尚未完全成功。他強調,下一輪談判將在各代表團帶回本國政府就如何達成協議的指示後舉行。伊朗副外長、首席核談判代表阿拉格希也表示,“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一項協議”,他希望在下一輪談判中達成協議,並呼籲談判各方以現實、嚴肅和堅定的意志作出必要的決定。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20日則表示,“很快”將達成協議,這可能會使中東地區更加安全,並使深受美國經濟制裁折磨的數百萬伊朗人有機會喘口氣。

據路透社21日報道,西方國家上週日曾警告德黑蘭,恢復伊核協議的談判不能無限期地持續下去。這反映出西方國家急於與伊朗達成協議,以免“夜長夢多”。報道稱,德黑蘭可能有興趣在當選總統萊希8月上任前推動通過協議,好讓他有一個新的開始。

不過,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似乎更為謹慎,他20日對美國媒體表示,在解決包括制裁和履行核協議承諾在內的部分關鍵問題之前,維也納談判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美國需要做的是保持警惕,我們的首要任務是防止伊朗獲得核武器,外交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佳途徑,而不是軍事衝突。”沙利文還説,美國希望按照原協議重新對伊朗核計劃施加限制,然後通過談判達成一項更全面、更有力的協議。而這一切的決策者是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

美國CNBC網站20日稱,雖然美國沒有派代表直接參與維也納會談,但是拜登政府已經表示願意重新加入伊核協議,其條件大致包括美國減少對伊朗的制裁,以及伊朗恢復2015年的核承諾。美國Axios新聞網站20日援引一位美國官員的話稱,拜登政府希望在6周內恢復伊朗核協議。

而以色列則再次強硬表態,反對恢復伊核協議。據美聯社20日報道,以色列總理貝內特當天在以色列政府召開的第一屆會議上發表講話稱,“萊希的當選,是讓世界大國清醒的最後機會。在恢復核協議談判之前,他們要明白在與誰打交道”,以色列政府的立場不會改變,即反對恢復伊朗核協議,並阻止伊朗獲得核武器。

“萊希在伊朗的勝利,意味着核協議必須在8月3日之前達成,否則就根本不可能達成協議”。《以色列時報》21日刊文稱,伊朗的談判戰略方法不會改變,總體方向由哈梅內伊決定。但隨着萊希將於8月3日就職,談判的步伐或將發生巨大變化。萊希曾經表示,他對2015年的伊核協議“深惡痛絕”,對美國對伊朗無休止的制裁“憎恨有加”。萊希21日在他當選後的首場記者會上表示,伊朗將繼續與其他國家進行外交接觸,但這種接觸不侷限於伊核談判進程。萊希説:“如果其他各方無法確保伊朗的國家利益,我們也不打算就這樣一份核協議進行談判。”當被問及是否可能與美國總統拜登會晤時,萊希簡單地回答“不會”。萊希説,美國“有責任解除所有不公正的對伊制裁”,歐洲國家應履行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框架下的承諾。

中東媒體分析稱,美國希望在魯哈尼卸任之前的這段“窗口期”,儘量與伊朗達成新的伊核協議,以免萊希上台後推行強硬政策,拒絕新的伊核協議。不過,現在看來,雖然談判勢頭和氣氛不錯,但要達成協議,仍有不少細節需要敲定,尤其是需要協議相關方領導人的決策。

《華盛頓郵報》20日稱,預計萊希上台不會破壞正在維也納進行的德黑蘭和世界大國之間關於重啓核協議的會談。哈梅內伊已經允許伊朗重啓對話,而且似乎準備繼續努力,讓國際社會解除對伊朗的制裁。但伊朗與歐洲和美國的關係是否會受到長期影響尚不清楚。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80 字。

轉載請註明: 伊朗新總統8月3日就職,各方加緊搶救伊核協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