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女戀上大陸郎成趨勢。台當局“內政部”統計顯示,10多年前多半是台灣男生娶大陸女性,但近兩三年情勢倒轉,台灣女生嫁給大陸男生的越來越多。與兩岸婚姻形勢改變同步,港女“北嫁”也成近年趨勢。
兩岸男女交友大陸不再弱勢
台灣《聯合報》稱,2007年,共有1.43萬名台灣男子娶大陸妻子,到去年只剩7800人,10年來減少近一半。相形之下,10年前,台灣女生僅370多人嫁給大陸男生,去年則大增至820人。台灣知名女星大S、劉若英和陳妍希都嫁到了大陸。
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會長鍾錦明稱,早期大陸比較落後,加上某些媒體負面宣傳,影響島內對大陸人的看法。而現在大陸經濟起飛,更多台灣女生願意到大陸工作,並進一步認識大陸男生。
有在上海工作的台灣人直言,在兩岸男女交友環境上,台灣已居於劣勢。尤其是北京、上海的女孩子,她們的眼界更高、更有想法。
台灣政治大學選研中心特聘研究員暨政治系教授陳陸輝認為,大陸以前經濟較弱,台灣男性可娶相對弱勢的大陸配偶。但現在大陸經濟發達後,許多台灣女性到大陸工作,產生更多機會。
更多兩岸夫妻婚後定居大陸
“與早期兩岸婚姻多以陸配單方面流入台灣生活、定居不同,如今越來越多的兩岸夫妻選擇在婚後定居大陸,從單向流動到雙向發展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與杭州女子結婚並在當地定居的台商周鮑華説。
“一方面方便妻兒團聚,另一方面這些年大陸發展迅速,無論是衣食住行還是互聯網都很發達,生活上比在台灣還方便。”“上海女婿”、“80後”台商蔡坤良如今專心在大陸打拼,“身邊的台灣朋友,有來的有走的,總體看來留下比走的多。能在大陸留下來的台灣人,都是非常能融入本土文化的。”
在周鮑華看來,面對兩岸時局對小家庭的影響,“內修外調”是關鍵。“我們同根同族,包容和溝通最重要。”
專家指出,通過讀書、就業、經商、旅遊等方式自然相識,已逐漸成為兩岸婚姻的主流結識方式。這些婚姻相應也有更好的感情基礎,當事人的層次更多元,“共同打拼”逐漸成為兩岸婚姻中的主流常態。
港女嫁給內地男性數量大增
除了深受台灣女性青睞,內地男性還日漸為港女認可,港女“北嫁”成為風潮。據香港研究機構集思會日前發佈的“香港與內地跨境婚姻第二次探討報告”,過去20年來,兩地跨境婚姻數量超過48萬對,佔香港婚姻總數的四成以上;且在近年呈現四大趨勢:香港女性嫁給內地男性數量大增、雙方教育程度提高、夫婦年齡差距縮小、內地配偶在香港就業人數增加。
報告引用香港特區政府20年來的統計數據稱,香港丈夫、內地妻子的夫婦數量在香港婚姻總數佔比從40%逐漸下降至30%;而香港妻子、內地丈夫的夫婦佔比則從3%左右,持續上升至近年的10%以上。
隨着兩地經濟差距縮小,不少跨境夫婦開始考慮移居生活成本較低、居住空間更大的內地城市。約55%的受訪者稱,除了香港,也願意考慮在廣州、深圳等其他城市長期定居。超過七成受訪者認同,跨境婚姻對兩地融合有正面影響,夫妻及其親友的接觸和溝通有助於兩地相互瞭解。 (本報記者 張 盼)
如果問如今的中國手機市場哪款手機最受歡迎的話,OPPO R11恐怕就是最好的答案了。這款今年6月才上市的OPPO年度旗艦,在短短的時間內,就連續打破各種各樣的手機記錄,迅速聚集了大量的人氣和關注度。直到現在,OPPO R11的熱度有增無減,連續刷屏大陸和台灣的銷量排行榜,風頭一時無兩。
前些日子,根據知名數據機構旭日大數據公佈了8月份中端智能手機暢銷機型出貨量的排行榜,在該份排行榜我們可以看到,OPPO R11以259萬的出貨量,遠遠拋離其他手機機型,穩穩佔據了排行榜榜首的位置,距離6月份上市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OPPO R11的表現仍然是如此強勢,可見實力之強大。
OPPO R11的實力還不僅如此,回顧前兩個月旭日大數據方面提供的數據,在今年6月和7月,OPPO R11都分別以較大的優勢,佔據了該月排行榜的第一名,也就是説,OPPO R11已經是連續三個月成為了中端智能手機出貨量的第一名,形成了霸屏的情況,由此可以知道,從R11正式上市開始,OPPO R11就一直是消費者心目中最好的智能手機之一。
OPPO R11的暢銷和熱門,不限於大陸的手機市場,就算在台灣那邊,也同樣是大受歡迎。台灣權威的科技媒體發佈的智能手機銷售數據表明,7月份才在台灣上市的OPPO R11,並沒有出現水土不服,熱身不足的情況,一上市就受到了台灣人民的歡迎,在整個7月份的手機銷量排行榜中,OPPO R11排在了所有手機銷量的第二名,僅次於iPhone 7 Plus 128GB版本,上市如此之短的時間,就能達到這個成績,OPPO R11的競爭力可見一斑。
到了8月,OPPO R11的表現就更為出色,一舉超越了iPhone 7 Plus 128GB版本,成為8月份台灣市場最暢銷的智能手機。要知道蘋果手機在台灣人民心目中一直是買手機的首選,這次OPPO R11把蘋果手機拉下馬,坐上頭名寶座,實在是不易。
國慶假期到了,平常工作學習如此辛苦的你,是時候換一台新手機來慰勞一下自己了。而OPPO R11就是筆者向你極力推薦的機型,這款面面俱到,品質優秀的智能手機將會滿足到你對手機的各種需求。碰巧的是,OPPO R11在這個假期期間,迎來了降價,如今購入正是最好的時機,喜歡R11的你,記得把握這次的機會!
(2017-10-01)
台灣給我最大的安全感,就是它遍佈的7-11便利店。每到一個地方,我最喜歡的就是這個地方的清晨和深夜,因此,嚐嚐在這兩個時間點被飢餓果腹,有時候在陌生的地方找不到吃的,確實感到有那麼些淒涼。
這時候,一些中等大城市的便利店就發揮了極大地的作用了。在大陸地區,遍佈的是全家這樣的便利店,在台灣,就是7-11了。台灣的7-11就相當於我們這邊的小賣部一樣,以數量取勝。當然,它的忠烈和服務也是很優質的。
台灣的7-11和大陸的差別很大,那裏帶着它濃濃的地方特色,第一次去的時候因為沒見過,還是覺得滿新奇的。
台灣的7-11一樣會有熱食的烏冬麪, 特別的地方就在那裏可以免費加面、粉,絕對是划算的價格吃撐你的那種。裏面還有我們這邊的7-11沒有的黑米糕,白苦瓜,反正我是第一次聽,也是第一次吃。
深夜時分,來到7-11要上一晚烏冬麪,和值夜班的工作人員寒暄幾句,聊聊天,聽着當地的台灣話,才真正覺得自己到了這座城市,融入了這座城市。
然後坐下來,自己一個人,靜靜的看着窗外的街道,看路人零零散散的幾個,看外面發生的故事,當然,桌上一定會有一些7-11的熱食,這樣才温暖,才不會覺得落寞。
(2017-09-09)
本報北京訊 (記者 韓金偉) 9月2日,來自台灣的30餘名大學生和部分大陸創業者齊聚位於北京中關村的兩岸青年創新創業基地“華燦工廠”,進行了一場頭腦風暴式的創業路演。
路演現場,台灣青年組成6個創業小組,現場向由來自北京大學及投資機構的評審專家,展示他們的創業項目。
專門服務於健身人羣的“健身餐車”、關注養老照護需求的APP媒介融合平台、解決現代都市人心理諮詢需求的咖啡廳……在年輕台灣學子的介紹下,一個個具有人文關懷氣息的創業項目展示在評審面前。大陸的創業團隊則帶來了保健飲品、潤滑油再生和智能超市等3個項目。項目介紹、團隊成員、市場前景分析……一份份商業計劃書做得有模有樣,讓現場的評審專家不時拿起筆來記下要點。
在現場30餘名台灣學子中,部分已經大學畢業,而有的人還在就讀,但他們通過此次大陸之行已然對大陸有了更深地瞭解。
來自台灣成功大學的林子元團隊帶來了名為“鄰聚”的創業方案,意在通過現代技術手段為社區居民提供互助平台。林子元今年開學將升至大三,但他已對未來有所規劃:本科畢業後赴海外攻讀研究生,學成歸來後到大陸發展。
在兩個多小時的路演中,評審專家不時提出問題與創業者進行互動。在最後的綜合評審階段,北京大學教授竇爾翔,民革黨員、中聯創投聯合創始人徐展勤,民革黨員、北京合眾世紀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總裁楊克,北京銀河金橋投資總監林宜賢等對兩岸年輕創業者的項目進行了點評。他們認為,兩岸青年的創業創意很新穎,具有一定的社會需求基礎,但是缺乏深入的市場調研和對未來項目實施的深入謀劃,他們鼓勵年輕創業者多來大陸走走看看,瞭解兩岸特別是大陸的市場需求,多做深入、細緻的調研,提升創業成功的可能性。
國務院台辦海峽兩岸交流中心與台灣鯤鵬會於8月25日至9月3日組織台灣青年北京創業研習營活動,參與活動的台灣青年主要來自台灣清華大學、台灣大學、輔仁大學等高校,旨在通過研習課程和實地參訪,讓有意願來大陸創業發展的台灣青年真正走進大陸、認識大陸,瞭解大陸創業環境和扶持政策。
而舉辦此次路演的華燦工廠由民革黨員創辦,是基於兩岸新鋭設計競賽“華燦獎”的優勢資源而創建的兩岸青年創新創業的交流平台。
(2017-09-05)
台媒稱,新加坡、香港等地的英文媒體不約而同寫道,台灣正在面臨“腦力流失”,因為年輕人對台灣失去信心,紛紛轉往中國大陸尋求機會。而大陸對台灣年輕人而言,正是探索未來、一展身手的機會之地。
據台灣中時電子報網站8月22日刊登《外媒看台灣的真正危機》的文章稱,這麼一來,留在台灣的人才會不會更少了?這是台灣真正要擔心之處。新加坡《海峽時報》的標題是《台灣年輕人超越政治,選擇大陸的工作機會》。香港《英文虎報》的標題是《台灣年輕人調整視野》。
長久以來,台灣的“邦交國”陸續轉向崛起的中國大陸,如今台灣的年輕人也轉向了。
台灣之所以出現這種危機,無關台灣的主體意識,也無關台灣引以自豪的各項成就,而是台灣不但長年低薪,且不知遠景在哪裏。20世紀90年代,台灣的大學畢業生起薪不到新台幣3萬元(約合人民幣6594元),到了今天,依然如此。而台灣的房價、生活指數不斷上揚,年輕人拿到手裏的薪資顯得越來越微薄,只好務實地前往大陸發展。
當然,大陸推出各種優惠政策,頻頻向台灣的年輕人招手。大陸本身也具有吸引力,使台灣的人才覺得機會在彼岸。例如33歲的凱瑟琳·王(音),放棄在台北的幼兒園工作,到廈門創業,理由是台灣的經濟毫無希望,而廈門不但讓她覺得有希望,且讓她覺得工作快樂。還有,大陸的人口是台灣的60倍,她要和創業夥伴希望有朝一日“把事業遍及大陸”。
報道稱,在台灣,工作是職業,在大陸,工作可能成為事業。對很多年輕人來説,這是根本的不同。
王小姐到廈門創業,享有福建省政府提供的免費住宅、免費辦公室,還有其他津貼。據國台辦統計,過去兩年,台灣年輕人到大陸以年輕人為主幹的事業裏任職或實習的,總數已逾6000人。《海峽時報》刊登了彩照,就在上週,廈門航空公開了首次招自台灣的機組人員。
8月16日,首批台灣籍空中乘務員(右)接受廈航空中乘務員送上的歡迎鮮花。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2017-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