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人説中國有侵略性?聯合國專家笑了,“照照鏡子吧”
導讀
“中國在現代歷史和傳統中,保持穩定的時間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都要長。”在中國日報新時代大講堂上,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行動網絡領導委員會主席傑弗裏·薩克斯稱:“過去40年裏,中國從未參與過任何的海外戰爭,與此同時美國自1980年以來,參與了十幾場戰爭。如果還有人聲稱中國是一個侵略性的國家,就太荒謬了。照照鏡子吧。”
戳視頻
傑弗裏·薩克斯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行動網絡領導委員會主席 “新時代大講堂”英文演講《中國説全世界一起,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中國為減少全球貧困作出巨大貢獻
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是全世界應該共享一個繁榮、公平、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將經濟目標、社會正義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結合起來,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概念,因為它的目的是讓地球上每個人都擁有美好生活。
聯合國193個成員國兩次確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先是2015年的《2030年議程》提出了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然後是《巴黎協定》。我們需要實現我們設定的目標,實現後世界會變得更好。
我期待着中國在清理污染方面發揮主導作用,因為可持續發展包括採用一系列的綠色技術,我們需要改用低碳能源風能和太陽能、電動汽車、5G。
中國在這些領域都很強,為了實現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中國的領導力對本國的清潔空氣和環境、對世界的環境都是極其重要的。
觀察中國的迅速增長不難發現,尤其是從1978年開始,這種發展是基於三個基本支柱:一個是投資於人民的健康和教育;第二個是建設基礎設施,電力、連通性、公路、鐵路、機場,這些都是生產力的基礎;第三是讓企業能夠創造新產品和新市場。
所以這其實是三種投資:對人的投資、對基礎設施的投資和對企業經濟的投資。
我想説中國幫助非洲完善基礎設施,比如説幫助很多國家實現電氣化就是在幫助這些國家取得和中國一樣的成功,這是通過相互關聯的投資來拉動經濟。
我很高興看到像“一帶一路”倡議這樣的倡議或者是中國對非洲基礎設施的投資,這是擺脱貧困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的一部分。
結束疫情是實現其他的必要條件
但是我們有兩個問題:第一,依然有幾億人生活在真正的絕望當中,尤其是在非洲。第二,新冠疫情是一次很大的挫折,對於世界上許多地方的窮人來説這無疑是一次非常嚴重的危機。
因此我們面臨的挑戰不僅是完成我們正在進行的進程,還要結束這次疫情收復今年減貧工作的失地。
其二是通過“一帶一路”等倡議來拓寬經濟發展,正如我所提到的——關鍵是這些倡議應該是反污染 、可持續、基於可再生能源的。
然後第三部分應該是有針對性地幫助那些根深蒂固的高度貧困地區,由於地理或歷史的原因,他們缺乏基本的基礎設施,需要特殊的幫助。
中國在這一點上做得很好,用一個綜合的框架把基礎設施和人力投資以及商業發展結合起來。中國可以利用自己的能力,在世界上貧困仍然根深蒂固的地區運用同樣的方法減貧。
本世紀初我應邀訪問中國西部時,當時的理念是——中國利用發展規劃和公共投資,來促進那些未被前20年的快速增長覆蓋到的地方的經濟發展,中國就是這樣做的。
全世界依然有一些地方,經濟發展比較落後比如非洲撒哈拉地區。而中國非常善於把大投資項目、大工業項目和社會發展、衞生、教育等等結合起來,有了這樣的組合即使是貧困成為沉痾痼疾的地方也可以擺脱貧困。
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第三項是全民健康,這一項至關重要,因為結束疫情是實現其他的必要條件。
互聯網是中國能夠遏制疫情的一大優勢
我想説的第二個主要方面,我們最近幾個月認識到的一個目標就是普及數字技術和電力的重要性。因為數字世界為我們提供了很多關鍵的工具,不僅可以阻止疫情,還能在這個時期讓我們繼續工作、繼續提供服務比如健康和教育。
所以5G就更加重要了,連通性就更加重要了。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互聯網用户,這也是中國能夠遏制疫情的一大優勢。現在有的地方非常需要這種基礎設施,我希望華為和其他公司能夠幫助提供基礎設施,因為它的重要性超越了以往。
我認為我們必須要指出一個危機是,由於疫情的影響,數億兒童沒能去上學。我們知道接受教育對他們的未來至關重要,馬雲等人一直在倡導幼兒教育,尤其是在非洲。
我們現在要想出創新的方法幫助這些孩子們重新趕上,回到校園使用線上學習、數字化學習等等,克服今年疫情帶來的巨大障礙,所以有很多工作要做。
聯合國精神應該重新迴歸
關於全球復甦我想提一下“一帶一路”倡議和歐盟的復甦基金,都是指向新的公共投資,幫助全球復甦。
我希望看到歐洲和中國在這方面共同合作,建立一個歐亞的可持續的基礎設施 可再生能源、能源互聯、電動汽車、智能交通等等。
我認為公共投資投向中國開拓的這些技術前景非常可觀,如果(中美兩國)合作,歐盟、非洲聯盟以及東盟和世界其他地區合作。我們真的可以取得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就,不僅是遏制疫情,還有利用所有這些新技術、數字世界,使世界變得更美好。確保每個人都可以獲得教育、醫療和其他許多基本服務,這一切在現在都是可能的。
中國和美國都是聯合國的創始成員國,另一個重要的聯合國文件——《世界人權宣言》,其中提到了經濟權利、社會權利、文化權利、政治權利、公民權利。
中國對這份文件也有非常重要的貢獻,其中有很多儒家思想的體現,因為《世界人權宣言》的起草人之一是一位偉大的中國學者,他曾在哥倫比亞大學接受高等教育。
我覺得我們應該一起做的事情太多了。我個人認為,目前中國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文明之一,中國可以貢獻的非常多,給聯合國精神注入新的活力。我們應該利用這個機會,重新迴歸於聯合國的核心理念,即人類的尊嚴、和平和可持續發展。
這些都是偉大的概念,在這些概念上各國沒有任何分歧,各國都完全認同這些概念。因此,我們應該共同努力實現這些概念。
美國現在是拒絕合作的
現在的情況非常危險,這主要是美國政客和一些美國官員造成的。他們是非常極端的民族主義者,他們認為美國需要消除全球範圍的競爭,美國必須是全球主導國家,許多美國人認為做全球主導國家是上帝賦予美國人的權利。
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想法,因為未來的世界應該是共同繁榮的世界。
一個簡單的數字現實是中國越來越繁榮,因為中國的人口比美國多,它將成為一個比美國更大的經濟體。這並不會讓我擔心,共同繁榮是正常的。
中國當然會成為最大的經濟體,因為中國人口最多,還有印度,而且收入也在迅速上升。但這讓很多美國政客思維上陷入混亂,尤其是特朗普,他是一個非常狂熱的民族主義者,一切圍繞美國,與世界無關,這就是反應。在我看來這非常危險,破壞性非常高。
但與此同時中國不應該過度陷入與美國的論戰,因為聯合國有193個國家,也就是説除了美國和中國之外,還有191個國家。
我主張中國與這191個國家搞好關係,因為這會讓中國所面對的世界更好更安全。
我們需要合作,而美國現在是非常抗拒合作的、反合作的,但我不希望中國也因此變得抗拒合作。我希望中國能加強與其他國家的合作,這樣能凸顯出與另一個國家的不同。美國説美國優先,但是中國説全世界一起,我認為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我們面臨着非常複雜的挑戰應該用理性和嚴肅的態度來應對,不管是新冠疫情或者是氣候變化、消除貧困,目標應該是通過理性的合作來解決這些問題。
問題是像特朗普這樣的政客想要挑起恐懼和仇恨,不幸的是,在人類的本性中很多人都有可能被這樣的情緒裹挾,然後情況就會變得非常危險。
我希望我們很快就有機會重新建立正常的、積極的關係,我建議我們兩個國家美國和中國全年都在非常專業的層面上、在所有具有共同利益的問題上合作,不僅僅是一年一次的G20會議,美國、中國、歐盟以及其他想要合作的國家堅持不懈地、專業地、集中地來解決問題,因為如果我們這樣做地球上幾乎沒有什麼問題是我們不能共同解決的。
“中國是一個有侵略性的國家?太荒謬了!”
我注意到中國在現代歷史和傳統中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都要穩定,例如在過去的四十年裏,中國沒有參與過任何海外戰爭,在那之前有一場短暫的戰爭。
與此同時,自1980年以來美國大概參與了十幾場戰爭,所以毫無疑問我們可以擁有一個和平的世界。和平符合中國的利益,也符合美國的利益。
人們聲稱中國是一個有侵略性的國家,這太荒謬了,照照鏡子吧。
而且我們要明白我們不應該互相指責,我們應該建設性地討論問題。
問題是當這種非常激烈的言論出現時,我們可能最終會陷入非常危險的軍備競賽,可能最終會發生意外衝突。
所有這些都讓我非常擔心,因為上一次冷戰,美蘇冷戰,這一時期非常危險,也是人類精力的巨大浪費。它導致了很多衝突,有幾次差點演變成全球性的災難,所以我們不想再次朝那段歷史發展。
我為我教過的中國學生感到驕傲
大學這個詞代表天地萬物包羅萬象,所以在大學裏全球合作非常普遍。在大學幾百年、幾千年的歷史中,大學之間都是相互聯繫的。
我擔任聯合國一個項目的負責人,是由大學組成的項目叫做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很多中國的大學都參與了這個項目,這很正常。
但是後來,特朗普等極端民族主義者想要阻止這種合作。他們説中國正在拿走我們的技術,好像那是美國的技術,而不是全世界的。好像限制簽證就能阻止技術的傳播,這個過程充滿了危險和自我毀滅,因為我們需要相互聯繫。
我為四十年來我教過的中國學生感到驕傲,他們現在都是金融或者其他行業的高層,他們讓我非常驕傲。我第一次見到他們的時候,他們是非常友善的年輕人,現在他們年紀增長,但依然非常友善而且非常非常成功。因此,學術交流是一個很好的接觸點。
掃描圖片上的二維碼
定製標準版團旗、團徽,下載團歌
校對丨鄧思敏
校審丨鍾玥伶
值班編委丨景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