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掌上長沙5月22日訊 (全媒體記者 張禹 通訊員 羅德明 黃武雅威)“餘春爹,給您孫子喝的牛奶到了!”接過駐村第一書記易餘掌送來的牛奶,看着圍繞在膝邊的小孫子,77歲的餘春元臉上笑開了花,他感激地説:“多謝好政策和好書記,只要身體還能扛,就能脱貧進小康。”
20日,記者來到寧鄉市雙江口鎮興桂村。在易餘掌引路下,記者走進該村亮公組餘春元家中,只見地坪裏幾隻母雞帶着毛茸茸的雞仔在覓食,遠處水田裏鴨叫聲此起彼伏,屋後牛棚則不時傳來“哞哞”的叫聲,而果園裏的小黃桃結滿枝頭。
“這些都是易書記幫助我家脱貧致富的好寶貝!”餘春元開心地介紹,目前家裏養了60多隻土雞、180多隻鴨、3頭黃牛和幾頭肉豬,20多棵黃桃樹也迎來豐果期,“如果市場行情穩定,今年增收3萬多元沒點問題。”
餘春元是一位退伍老兵,身體看起來依然硬朗,但是他的老伴患有心臟病,兒子和兒媳都是輕度智力障礙,家裏人接二連三就醫,徹底掏空了這個原本就不富裕的農家。“兒子兒媳需要人照顧,我們老兩口上了年紀,家裏沒有一個正常的勞動力,怎麼辦喲!”餘春元的一籌莫展,易餘掌看在眼裏、念在心裏。
不能外出打工,就在家裏搞養殖。在易餘掌的動員引導之下,2018年5月,餘春元借錢買回了一頭母牛,開啓了脱貧的“養殖大業”。也許是人勤天助,在餘春元的精心照料下,母牛多次產下了雙胞胎牛崽,成為不斷增收的“金牛”。
根據餘春元和家人的實際情況,駐村工作隊以產業扶貧為主導,鼓勵其養雞養鴨、種植黃桃,並聯系合作社贈送土雞苗、水稻種子和農藥肥料,餘春元的“種植養殖大業”不斷壯大,他自信地説:“日子肯定會越來越好,我們全家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我沒讀多少書,不會講什麼恭維的話,但是易書記的幫扶,實在是太細緻了!”看到易餘掌上門走訪,貧困户姚佑一個勁地誇獎,易餘掌則蹲下來,與姚佑的女兒打起了招呼。
記者瞭解到,今年48歲的姚佑曾經被意外燒傷,40歲才結婚,好不容易得來的女兒卻有些智力問題。易餘掌得知這一情況後,當即決定把姚佑一家列為自己的重點聯繫對象,三天兩頭地來溝通,樹立姚佑擺脱貧困的信心,同時四處奔走多方打聽,聯繫康復機構為他進行免費治療。
“易書記在這裏紮下了根,也讓我們全家看到了希望……”姚佑抹了一把眼淚告訴記者,通過易餘掌的爭取,他們一家三口都能去康復醫院進行治療,連伙食費都想辦法減免了。
今年3月,村上通知所有貧困户開會,姚佑偷偷請人制作了錦旗。會議剛結束,姚佑連忙和其他貧困户一道將錦旗送給易餘掌,上面寫着“精準扶貧見成效 情繫百姓暖人心”的字樣,紅紅錦旗映紅了易餘掌曬得黝黑的臉龐。
在另一户深度貧困户家裏,87歲的肖正爹感激地告訴記者,多虧了易餘掌不辭辛苦地反覆上門勸説,他的孫子走上正路,參加了焊工學習培訓,目前應聘進了寧鄉經開區企業,一個月能拿4000多元。同時,易餘掌鼓勵他家種植黃桃、飼養雞鴨,肖正爹高興地説:“現在一家人生活穩定了,收入也有了保障,今年的黃桃應該有個好收成,搭幫易書記勞心費力了!”
“易書記,吃完飯再走咯!”“易書記,進屋喝杯茶啊!”……記者和易餘掌走在村間山路上,不時有村民熱情地打着招呼。
回想起剛駐村的情景,易餘掌心生感慨,“我進機關工作7年多,之前很少接觸農村,來做駐村第一書記真是有些忐忑不安。”
記者瞭解到,興桂村是典型的純農業貧困村,基礎設施落後,資金來源匱乏。易餘掌駐村之後,一户一户上門走訪,傾聽羣眾意見和建議,在他厚厚的駐村工作日誌上,詳細記錄了各家各户的人口、耕地、困難、收入、健康狀況,以及具體訴求等。 駐村兩年多來,易餘掌聯繫後盾單位和一切能夠動用的資源,協助興桂村硬化道路20.8公里、黑化700米,新建立7座電排、26個變壓器,擴容護砌山塘11口,渠道恢復、護砌3000米,建立2個垃圾分揀中心、2個文化廣場。
對於困難羣眾,他可謂動之以情、授之以漁、圓之以夢,拿他自己的話説,“我幾乎一天到晚都在唸叨着脱貧,有時甚至做夢都是幫助村民搞種植養殖獲得大豐收!”而他也被鄉親們譽為走破腳皮、説破嘴皮、想破頭皮、磨破手板皮的“四破皮”書記,成為大夥心中的“最美扶貧人”。
“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羣眾。”這句話,易餘掌牢牢記在自己心頭,全力踐行在幫扶工作中。據介紹,興桂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户78户177人,今年將最後脱貧5户11人,實現全部“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