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軌道交通總規模達到1萬公里以上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來了!
封面新聞記者 鄒阿江
12月22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國家發展改革委官網獲悉,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等戰略部署,共建軌道上的雙城經濟圈,推動成渝地區軌道交通規劃建設,促進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融合發展,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特此編制印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指出,到 2025年,初步建成軌道上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進出川渝四向通道基本形成,形成功能清晰、佈局合理的設施“一張網”,點線協調、銜接高效的樞紐“零換乘”,客貨並重、聯程聯運的運輸“一體化”。
軌道交通總規模達到1萬公里以上,其中鐵路網規模達到9000公里以上、覆蓋全部20萬以上人口城市,形成重慶、成都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實現重慶、成都“雙核”間1小時通達,“雙核”與成渝地區區域中心、主要節點城市1.5小時通達,與主要相鄰城市羣核心城市約3小時通達。大宗貨物年運量150萬噸以上的大型工礦企業、新建物流園區鐵路專用線力爭接入比例達到85%,長江干流主要港口實現鐵路進港。軌道交通承擔客運量、貨運量佔比大幅提升,有力支撐沿江貨運通道、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高質量發展。
到2035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基本實現,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等多層次軌道交通網絡高度融合、樞紐無縫銜接、運營智能高效,運輸組織水平、科技和體制創新能力位於國內前列,軌道交通全面發揮客運和貨運骨幹作用,支撐引領區域一體化發展。
以重慶、成都“雙核”為中心
推進多層次軌道交通“四網融合”
《規劃》提到,以重慶、成都“雙核”為中心,成渝主軸為骨架,統籌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規劃佈局和銜接。按照“網絡有機銜接、功能服務兼容、時序遠近適宜”的原則,推進多層次軌道交通“四網融合”。
打造內聯外通的幹線鐵路網。以強化對外聯通為重點,堅持高速普速並舉、客運貨運並重、新建改建結合,統籌經濟性與戰略性,科學規劃建設幹線鐵路網絡,充分發揮鐵路骨幹作用,強化成渝雙城直接聯繫,快速聯通周邊城市羣,逐步形成進出川渝四向大通道,支撐成渝地區打造內陸開放戰略高地。
其中,強化成渝雙城間直聯直通,建設成渝中線高鐵,打造成渝間直達客流主通道。依託京昆、包(銀)海、蘭(西)廣、沿江、廈渝等高速鐵路主通道,加快高速、普速幹線鐵路建設,形成四向拓展的幹線鐵路網,支撐成渝地區快速聯通其他重要城市羣。
完善快速便利的城際鐵路網。以成渝主軸為骨架,重慶、成都“雙核”輻射為主體,節點城市連接線為補充,優先利用幹線鐵路開行城際列車,適當新建客流有需求、財力有保障的城際鐵路,完善成渝地區城際鐵路網,實現“雙核”直連直通、城市羣節點互聯互通。
構建便捷通勤的市域(郊)鐵路網。以服務便捷通勤為重點,圍繞支撐重慶、成都都市圈,優先利用既有鐵路資源,通過優化運輸組織、補強既有鐵路、改擴建局部 線路、改造站房站台、增建複線支線及聯絡線、增設車站等方式公交化開行市域(郊)列車,有序新建市域(郊)鐵路,有機銜接中心城區城市軌道交通,打造1小時都市交通圈、通勤圈。
完善“雙核”城市軌道交通網。結合區域和城市功能定位,科學編制和實施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統籌城市內部交通和對外交通規劃建設。以提高有效供給為重點,統籌城市開發、建設條件及財力支撐,因城施策有序推進項目建設,緩解重慶、成都等城市交通擁堵狀況,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務水平。
完善重慶、成都等超大、特大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同步推進軌道交通新線建設和既有設施更新改造,統籌做好城市軌道網 與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及城市重要交通樞紐的預留和銜接。
完善客運樞紐體系
提升貨運樞紐功能
《規劃》指出,要強化樞紐與城市功能佈局的協調,加強鐵路等樞紐站場選址管 理,減少交通對城市功能佈局的分割干擾,做好大運量客運樞紐安全管理。
其中,依託重慶、成都兩大國際性樞紐城市的鐵路主客站,推動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至少“三網”或8條以上骨幹軌道交通線路高效銜接。打造重慶西站、重慶東站、重慶北站、成都站、成都東站等樞紐,優化綜合樞紐內部功能佈局,鼓勵同站台、立體換乘,促進功能佈局緊湊、“零 距離”換乘。
重點依託重慶、成都兩大國際性樞紐城市的鐵路主、輔客站、樞紐機場站和重要節點車站,緊密銜接幹線鐵路、 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中的“三網”或4條骨幹軌道交通線路。打造重慶站、天府站、成都南站、成都西站、十 陵南站、天府機場站、雙流機場站、江北機場站、科學城站、簡州站等樞紐,優化樞紐內部交通流線。
完善鐵路貨運場站佈局,加強與國家物 流樞紐、國家骨幹冷鏈基地銜接,按照“建立分級體系、用好存量 資產、創新發展模式、適度超前佈局”的原則,有效適應市場需求, 規劃佈局一批鐵路物流基地,提升攬貨、堆存、集結、編組及班列始發直達和集零成整的中轉能力。
位於重慶、成都等全國性鐵路樞紐城市,發揮區域內集裝箱集散的主樞紐作用,貨物聚集、班列組織、路網 中轉功能強,具備完善的物流服務、增值服務和配套服務功能。打造完善重慶團結村、四川城廂等一級鐵路物流基地。
《規劃》提到,要推動疏港鐵路、鐵路專用線進入港區、物流園區、重點工礦企業,增強鐵路貨運樞紐多式聯運功能,補齊“最後一公里”短板。規劃建設萬州港新田港區、宜賓港、涪陵港龍頭 港區、重慶白濤化工園區、大足郵亭鐵路物流園、重慶川維化工、秦巴物流園區、達州第二工業園區、綿陽安州區物流產業園、成都天府機場空港南站、成都經開區南區等鐵路支線、專用線。
此外,《規劃》指出,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強化鐵路貨運服務,促進軌道交通與城市功能融合,構建高水平軌道交通體系,推進各層次軌道交通高效融合、管理協同、綠色發展,提升運營服務水平和出行體驗。
依託新一代移動互聯網,加強 5G、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北斗通信等技術應用,推進軌道交通與其他交通方式的信息數據共享、服務互聯互通、協調聯動協作。建立統一信息平台,促進各層次軌道系統信息無縫銜接,推進樞紐與智能交通等融合發展,完善軌道交通線上票務服務功能,全面提升“門到門”運輸效率和服務品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