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生活是越來越好了,什麼高級的東西東有,可也慣出了一堆的富貴病,這個脂肪肝,那個體質弱,什麼樣的都有,掙點錢都貢獻給醫院了,小時候在農村,還真沒這麼多事,也健健康康長大,日子照樣過來了。
記得小時候一放假就去農村爺爺奶奶家,那時候除了有電燈,有個老式電視機,啥都沒了,白天就在外面瘋玩,林間空氣最新鮮,大片的田野可以肆無忌憚的狂奔,潺潺的流水,捲起褲腿下去摸魚,最涼快!
那時候的農村一到夏天昆蟲最多,和小夥伴們用蜘蛛網粘知了,抓蜻蜓,可好玩呢,得到樹多的陰涼處眯一覺,陽光透過樹葉隱隱約約照在臉上,懶洋洋很舒服。
到了傍晚回家,奶奶早就會用艾草燻了屋子,這樣蚊子就不會來了,再用涼水擦一遍涼蓆,接了涼水放在屋裏,是降温的最好方法。
記得小時候的冰棍也比現在甜,那時候沒那麼多添加劑和色素,都是純冰或奶油,冰冰涼涼最受小朋友們的喜愛,哦,還有西瓜,用涼水冰鎮一下,非常爽了!
轉眼,都過去那麼多年了,現在的農村早已物是人非,沒有空調和電扇的夏天,一去不回了。
現在,已進入夏季三伏天,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現代人避暑並不是難事,但你知道嗎?在沒有冰箱、沒有空調、沒有電扇的幾千年裏,古人運用其智慧,創造了好些行之有效的避暑方法。 而且,這些避暑方法,似乎更加健康。
1.搖扇子納涼;要想有風來,就得搖扇子。扇子多是用竹編的,古人稱之為“搖風”,又叫“涼友”。經濟條件好的人家會買用絹帛製成的扇子,搖起來也輕鬆,如果是文人墨客再在扇面上寫詩作畫,還真有些情趣。如果是達官貴人,在酷暑則可以享受“人工風扇”帶來的愜意。
搖扇是一種需要手指、腕和肩部關節、肌肉協調配合的上肢運動。盛夏時節,老年人經常搖扇納涼,正是鍛鍊上肢、關節、肌肉的好機會。老年人夏日搖扇應有意識地多用左手,從而有效地預防和減少血管疾病的發生。
2.用冰塊;古代沒有電冰箱,古人就用冰窖來貯存冰塊。根據現代考古發現,最早的冰窖出現在周代。當然,這種奢侈豪華的“電冰箱”只有官府才有,普通百姓是無法享受的。
一般來説,官府在頭年冬天大量貯藏天然冰雪於冰窖中,第二年夏天到來時,便從冰窖中取出冰塊或者白雪,擺放在居室當中就成了“冰盤”,冰雪在融化時不斷散發涼氣,其製冷效果絲毫不遜色於今天的空調,而且不消耗能源,不污染環境。
到明清時期,這種用冰塊避暑的方式已經進入尋常百姓家。每到盛夏時,官民都會大量用冰:“取一桶冰,鑿孔置於地,涼風滿屋。”
3.涼屋;設計精巧這種豪華的避暑設施一般都是傍水而建,充分體現了古人的環保意識和親近自然的綠色理念。
唐朝的宮廷就建有專門用於夏天避暑的涼殿,在涼殿中央安裝機械傳動的製冷設備,採用冷水循環的原理,用扇輪轉搖,產生的風力將冷氣送入殿中。
後來發展到利用機械將冷水送向屋頂,任其沿屋檐直下,形成人造水簾,激起涼氣,以達到消暑目的。到了宋代,除了皇宮之內,高官顯貴們也紛紛建立起私家避暑“涼屋”,不但以風輪送冷水涼氣,而且還在蓄水池上和大廳四周擺設各種花卉,在享受清涼的同時,更能帶來精神上的愉悦。
至明朝,這種避暑建築從宮廷走向民間。明朝高濂在《遵生八箋》中就曾精彩描述:“霍都別墅,一堂之中開七井,皆以鏤刻之,盤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涼,不知暑氣。”不難看出,明代的“涼屋”在巧妙利用地理優勢上又前進了一大步。
4.西瓜蓮子冰淇淋;早在南北朝時,民間就有自制“湯餅”避暑的習俗。至宋代,秋季養生小常識避暑食品更加品種繁多,諸如瓜、李、荷葉、綠豆湯、鱔羹、銀苗菜、新蓮等,而其中以西瓜最受歡迎,宋代詩人方回《秋熟》詩中就有“西瓜足解渴,割裂青瑤膚”的描述。
明清兩朝,伏日最盛行吃蓮子湯避暑。據《帝京歲時記勝》載:“六月盛暑,食飲最喜清新。京師蓮食者二;內河者嫩而鮮,宜承露,食之益壽;外河堅而實,宜幹用。”
北魏時,奶製品很多,《齊民要術》載有各種各樣酥、酪做法。到唐朝,就做成“酥山”了,像一個巨大的奶油蛋糕。元朝陳基説:“色映金盤分處近,恩兼冰酪賜來初。”這冰酪,與乳糖真雪相似吧。
心靜自然涼;古人懂得“涼由心生”的道理。很多文人雅士都追求一種超然脱俗的避暑氛圍,以達到“心靜自然涼”的境界。唐代白居易有《消暑》詩云:“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王維為了消暑,抱着古琴走進幽深碧翠的竹林,席地而彈樂而忘返,給後人留下了百讀不厭的《竹裏館》:“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夜熱依然年熱同,開窗小立月明中。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這首楊萬里的《夏夜追涼》更是寫出了怡然自樂的夏日避暑納涼之景,讀來令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
但古人“心靜自然涼”的修為,卻是我們現代大多數人難以達到的境界。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泄環依趙擻竟”:率靡治廊重
網友“手機用户63629749381”:講銜滌下巢
網友“手機用户63629830673”:儺斷控吞垢
網友“寫鋼街素趟”:谷甕諶傯億
(2017-07-15)
炎熱的夏天,我們最需要的東西就是空調和電扇,但是因為空調的耗電量太大,而且吹久了容易讓人得空調病,所以很多時候,電扇的使用頻率其實會比空調多。但是在温度很高的情況下,電扇吹的風會變得熱熱的,達不到解暑降温的效果,讓人非常煩躁。不過沒關係,今天小編就來教你兩個妙招,讓電扇變得比空調還涼快,而且還省電。
花露水的妙用
首先,我們可以用個最簡單的辦法,那就是準備一塊濕透的冰毛巾,打開電扇後將濕毛巾放在上面,這樣等到風扇扇起來,毛巾上的水分就會加速蒸發,將熱氣吸走不説,温度也會降低的更快。與此同時,如果能早風扇的外罩上滴幾滴風油精或者清涼的花露水,吹出的風也會人感覺清涼氣爽,讓室內空氣清香怡人,而且還可以驅趕蚊蟲,真的超級實用超級棒。
塑料瓶加冰塊
對於比較怕熱的朋友,我們還有個升級的辦法,那就是廢物利用,讓電扇大變身。只要準備兩個一樣大小的可樂或者雪碧的塑料瓶,把瓶子底部割開,再在塑料瓶的下半身扎很多均勻的小洞,然後用繩子把塑料瓶綁在風扇的背面,瓶口朝下,再將冰塊直接放在瓶子裏就行。這樣等你再打開電扇,吹出的風就會超級冰涼了,比空調還舒服。而且冰塊融化後,可以打開瓶蓋放水,上面再繼續加冰塊,非常簡單方便不説,還能幫我們省下不少電費哦。
電扇空調結合
另外,別以為空調和風扇不能同時使用,其實它們配合使用不僅省電而且效果好。在高温下如果單開空調,温度一般要達到27度左右,人體才會感到涼爽,如果開空調的同時,再開微風扇,冷空氣就會加速循環,讓冷氣分佈均勻,這樣温度降到29度左右,就會感到涼風習習,相當舒適了,而且這樣將空調調高几度加上風扇,遠遠比調低空調温度單開來的省電多了。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作登”:/有道理,又筒單。
網友“鯉魚跳龍門32261785”:沒有用吹牛皮
網友“猜測19”:看了半天打廣告的
網友“胡楊179463225”:沒用的東西
網友“天才娜czhln”:。。
(2017-07-09)
夏天來了,避暑一族該去哪裏?
炎炎夏日,何處是消夏避暑勝地?
今天,就讓小編來告訴你!
興文四大避暑勝地
如有他意,請留言補充
網絡配圖
1
興文石海天泉洞
天泉洞位於興文石海天下第一大漏斗下邊,是興文石海眾多洞穴中著名的一個溶洞。據瞭解,這裏常年氣温約18℃,主洞長約3公里,面積逾8萬平方米,其空間規模和系統遊覽長度均居世界洞穴之首。
石林仙姿
天泉洞上下分為四層,其間大小支穴近百個。適宜的温度,寬闊的場地,使得天泉洞成了人們夏季遊玩的必選之地。
天窗
洞內天然構成的石花、石筍、石乳等千姿百態,一縷陽光“從天而降”,整個畫面似仙闕樓台,若瑤池勝景。置身此地,猶如來到了仙境一般,允許我説誇張點——“到此一遊,也不枉此生”。
天泉洞
2
仙峯苗族鄉仙峯山
仙峯苗族鄉位於興文縣城以南52公里,為少數民族聚居地,這裏山清水秀,民風淳樸。鄉鎮以仙峯山得名,海拔730——1795米,是興文縣海拔最高的典型高寒山區少數民族鄉。
早上起來,山間雲霧繚繞,涼風習習,真的會讓你有種仙人之境的感覺。怪不得這裏叫“仙峯”,難道説是有“仙人居住的山峯”之意?
仙峯山日出之景
仙峯山一景
近年來,往仙峯山避暑的人羣越來越多,山上的農家樂建設也逐步增多,且設施設備完善,你完全不用擔心居住、伙食等問題。在這裏你能感受到的是極具苗族風貌特色的農家情懷,還能品嚐到當地的特色美食......
仙峯山日落之景
3
興文僰王山(博望山)
先來百度百科以下,僰(bó)王山,又名博望山。它是古僰民族最重要的繁衍生息地之一,古名綸縛大囤、石頭大寨,宋徽宗政和七年賜名為僰王山。
僰王故里
博望山位於位於興文縣僰王山鎮境內,屬喀斯特地型省級風景名勝區。這裏植被葱翠,竹林茂密,滿山的方竹鬱鬱葱葱,一陣微風襲來,讓人心曠神怡。在植被覆蓋率很高的自然條件下,博望山也成了一處夏季避暑勝地。
喚雨巖
博望山主峯黑帽頂高聳入雲,海拔達1180米,置身這裏,你能感受到的是清幽靜雅的“山人”生活,除去繁雜的工作,盡情享受這來自大自然的饋贈。
飛瀑
步行在這山間小路,山間垂下的水流偶爾拍擊在你臉上,冰冰涼涼的,好似有句廣告詞説的那樣——“透心涼、心飛揚”。溝谷溪流、瀑布湖潭、洞穴奇石等渾然天成的自然景觀讓你在這裏享受到的是一場濃重的“視覺盛宴”。
小溪流水
4
周家鎮天星村穿山洞
穿山洞位於興文縣周家鎮天星村,在石海景區以西的穿山洞,主溶洞面積約2000平方米,溶洞冬暖夏涼,温度常年保持在20℃左右,實屬夏季避暑好去處!
潺潺流動的小溪
洞內蜿蜒小路
穿山洞內適宜的温度,蜿蜒的小路,偶爾還能聽到清脆的鳥叫聲。坐在洞口,你可以欣賞到的是碧水藍天,渴了餓了,洞口旁邊還有小賣部。在這炎炎的夏日,還有什麼比這更享受?
避暑的小朋友
幽然而過的水流清澈甘冽,掬一捧入口,甜爽之極。你看,就連平時候四處亂跑,閒不住的小朋友都來在這裏避暑了,可見這裏是多麼“深得人心”。
聳立的山峯
周圍原始質樸的自然風光,洞內千姿百態的鐘乳石,濃郁而淳樸的鄉村生活......在這裏,你可以除去工作瑣事,讓忙碌的生活得片刻清閒。
以上是小編暫時想到的避暑之地,我知道興文境內還有很多鄉鎮都有這樣的地方,如果你們還知道興文的其他“涼爽”之地。歡迎各位大量補充!
(2017-07-06)
點擊我的頭條號頭像,關注我,每天給你更多新鮮推送驚喜!
為什麼裝修價格相差很大呢?一般沒裝修過的業主不明白這其中的危害,作為隱蔽工程,水電、防水都是家居裝飾中的重中之重,如果沒有做好其中一個環節,後期都會不堪設想。就拿今天説的這個配電箱來説吧!南昌目前就處於非常潮濕的黃梅季,空調電扇火力全開,家中的電路負擔必定驟然增加。對於強電箱和弱電箱,你究竟瞭解多少呢?施工過程,怎麼才能做到最好?趕緊看下去吧!
▲強電箱構造解析:編輯先給大家看看配電箱的結構吧!作為家中總電源的開關,強電箱以40A和60A兩類居多,因此我們常説的“總閘”可以選用40A、50A、60A。漏電開關則分為兩極和單極。家裝常用的情況是和總開關組合在一起使用,電力設計院一般是將漏電不裝在總開上,只針對插座迴路,漏電保護器分為電磁式與電子式。
▲弱電箱構造解析:再來説説弱電箱,弱電結構更加清晰直觀,也更貼近日常使用中的具體需求。比方説除了在客廳,其他多個房間也要收看電視。更復雜的,還需要全宅視頻共享。安裝智能家居系統等,就更需要精密的規劃了。
▲牆體鑽孔,屬於局部户型改造的一部分:牆面打孔想輕鬆些,可以直接使用電錘或衝擊鑽。兩者尾部的方型結構基本一致,只是根據不同型號衝擊鑽錘頭尾部分直槽和U型槽,但也有的衝擊鑽匹配的錘頭尾部是圓柱型的,是直槽的。家裝中普遍採用6mm的塑料漲塞,因此購買6號錘頭即可。
▲佈線前,牆面先進行開槽作業:在隱蔽工程中,牆面開槽的目的是將電路埋到牆裏面。既要注意粉刷面的強度、美觀,又要注意安全、符合規範。通常寬度儘量小能容下管線即可,而線槽的深度一般比牆面凹進2cm~3cm是比較適宜的。
▲佈線後牆面封槽,水泥砂漿預備:開槽完畢後,自然少不了相關的測量。比如暗盒和配線箱槽獨立計算,所有線槽按開槽起點到線槽終點測量,若線槽寬度超過80mm,就需要按照雙線槽長度來計算。待水電驗收結束後,就需要及時封槽,便於泥木階段的牆面處理。
▲管路內部的線路,有些電路在規劃時,會將照明和插座共用一個迴路。一旦電器同時使用,就容易導致線路過載。因此,新房的佈線要將插座、照明等大功率電器單獨迴路、獨立走線。
▲開關並排安裝或多位開關,應將控制電器位置與各開關功能鍵位置相對應,方便查找操作。此外,開關安裝位置也有講究,不恰當的安裝,很可能造成在日後使用中麻煩。
▲另一方面,燈具開關安裝高度一般離地1.2~1.4m之間(和成年人的肩膀一樣高度),且處 於同一高度,相差不能超過5mm。這些內容,其實都要在強弱電佈線前就事先考慮好的。
▲無論是強電箱還是弱電箱,在安裝過程中,都需要事先做好排管,理清各個區域的電路走向後,方可開始進行鋪設。
▲通常空開箱底盒通常是金屬材質的,面蓋則分為塑料和金屬兩大類。目前常見有塑料面蓋,金屬面蓋具有散熱,防火,漏電接地等功能,相對來説更加耐用,但成本也會稍高一些。
▲配電箱安裝是需要耐心的,像上圖中類似“鑽孔+布管”工作雖然枯燥,但一檔做不好,對整個空間的影響是非常嚴重的。
▲通常來説,同時保證電線不裸露,接頭用壓線帽並用專業的壓線鉗壓制,不可以用老虎鉗隨意改動。為確保線槽深度,可用鉛筆水平放置,進而保證線管不會隨意暴露在外界中。
▲按照目前的施工規範,空開插座和照明迴路是需要分開的,即熱式電熱水器等大功率電器也需要分出單獨的迴路。除了常用空開外,空開箱內還可以選裝防雷裝置。有些讀者家中會安裝大型應急電源,保證在突然停電的情況下保障照明、逃生、報警等設備正常運行。
▲至此,配電箱就基本安裝完畢了。作為水電施工中至關重要的施工環節,監理在電路驗收過程中,也會針對配電設施進行相應的調整絕非一日完工。
-----------------------
頭條號已開通私信功能,有啥需要跟我聊聊的,可以直接發私信了
我在南昌,靠譜裝修設計請點頭條號作者,點擊頁面左下方:預約設計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朱忙1”:這水平也往出發,我也是醉了。
網友“手機用户61738972840”:差勁
網友“好運145655416”:總開放漏電開,有一回路漏電總開關就跳閘了,整個屋就沒電了,這豬頭電工還是豬頭設計
網友“No136887152”:什麼JB...
網友“某時謀天”:這箱子做絕了!還能給我們這些電工留條活路嗎
網友“SYYXC”:野雞班
網友“手機用户56880893716”:這配電箱徒工都比你做的好
網友“手機用户59179261103”:這也是家裝做出來的東西?地線不用雙色線,零線不用藍線,哪個師傅教的
網友“龐世星”:太差了
網友“手機用户50823824612”:做得太差了
(2017-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