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話題:“滴血測癌”系誤讀,科普標題黨扭曲公眾科學素養

導語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一篇題為《好消息,重大突破!一滴血可測癌症,已被批准臨牀使用》的報道經歷了“過山車”般的輿論風波:最初在朋友圈刷屏,被稱為“世界第一”的發明,旋即遭到質疑,腫瘤專家指其誇大其詞,研究團隊也出面回應是媒體在誤讀,甚至有人懷疑,報道背後可能涉及經濟利益。事實上,類似科學新聞中的“標題黨”並不少見,引發輿論風暴也是常有的事。這些科普標題黨有哪些負面作用,又該如何應對?…[詳細]

要點速讀

1

“滴血測癌”是標題黨在誇大其詞,實際上只是某一項科學研究的成果,並沒有標題中誇張的神奇效果。

2

科學新聞的標題黨文章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放大與公眾認知和情感相悖的內容,一類則誇大科學研究成果。最後都導致公眾科學思維的扭曲,影響科學素養的提升。

3

可以借鑑國外科學類網站的經驗,對媒體機構進行評比和區分,同時給社會公眾提供辨別科學新聞的實用指南。

“滴血測癌”是標題黨,科學研究有突破,但沒那麼“神通”

什麼是“滴血測癌”?根據媒體報道,這個説法來自於清華大學的一項研究,該研究發現了一種新的腫瘤標記物(與腫瘤細胞相關的活性物質)熱休克蛋白90α ,可以在血液裏檢測到,而且能夠靈敏地反映出人體內癌細胞的存在狀況。所以,就有了“一滴血可測癌症”的報道標題。聽上去這確實是科學研究的一大突破,到底有沒有這麼神通呢?

今日話題:“滴血測癌”系誤讀,科普標題黨扭曲公眾科學素養

專家很快出來澄清,“滴血測癌”存在誤讀。簡單來説,首先,該腫瘤標記物雖然存在,也跟癌細胞相關,但和其他腫瘤標記物一樣,更多是用來監測癌症病情和評價療效,不能直接等同於字面上理解的“篩查早期癌症”。換句話説,一個癌症患者可以在治療的過程中利用該技術從側面監測自己的治療效果,但是據此想檢測一個人是否患癌,技術上並不成熟。

其次,即便是監測,真實效果也可能要打個折扣,原因就在於腫瘤標記物並不是與癌細胞一一對應的。另外,根據腫瘤科醫生希波克拉底門徒的説法,綜合敏感性和特異性兩個指標來看,熱休克蛋白90α的檢測效果並沒有想象中高。況且,該團隊主要研究的是肺癌和肝癌,面對其他癌症患者,也是束手無策。

今日話題:“滴血測癌”系誤讀,科普標題黨扭曲公眾科學素養

點擊圖片查看較真對“滴血測癌”的查證文章

由此可見,用“滴血測癌”四個字來概括該研究成果,存在誇大其詞,是典型的標題黨。

概括地看,科學新聞存在兩類“標題黨”:或有悖於公眾的認知和情感,或誇大科學研究的實際成果

“滴血測癌”只不過是科普標題黨家族中比較新的一個例子,這些標題黨文章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放大某一位專家或學者的言論,這些言論脱離前後語境單拎出來看,通常和公眾慣有的認知和情感相違背。另一類則是針對某一科學研究進行斷章取義式報道,選擇那些吸人眼球、能夠產生衝突的內容作為標題,故意誇大,追求傳播效果。舉例來看:

經過2008年的“毒奶粉”事件,三聚氰胺有毒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這時候如果再看到《北大教授稱成人喝三聚氰胺沒事》這樣的新聞標題,相信很多人嘴還沒張開,心裏已經罵了千萬遍了。但是該教授的結論也並非沒有道理,他是建立在動物實驗的基礎之上的,這個實驗測試的是“急性毒性”,根據實驗結果,導致一半老鼠死亡,三聚氰胺的標準是每公斤(老鼠)體重食用3.8―6克,而食鹽是每公斤(老鼠)體重食用3―4克。理論上講,三聚氰胺對老鼠的急性毒性和食鹽是差不多的。當然這個標準有幾個前提,第一它限定在“急性毒性”,未考慮慢性損害和其他指標;第二,是動物實驗,和人體有差別。不過,至少從急性毒性這一項來看,媒體的報道有誤讀和簡單總結的傾向。

另外一個例子則是去年“十大謠言”之一的“小蘇打餓死癌細胞”(原文標題:《牛!他們用十幾塊錢的小蘇打餓死了癌細胞》)。但是如果仔細翻看原文,本身是一個相對嚴謹的科學研究,小蘇打確實出現了,但只是一個配角,真正的主角是動脈插管化療栓塞術(英文縮寫:TACE),小蘇打的作用是針對個頭比較大的腫瘤,改變其局部微環境,以便更好地化療。最後媒體在輸出過程中直接簡化成“小蘇打餓死癌細胞”,導致一大批“闢謠”文的出現,實在讓人哭笑不得。

今日話題:“滴血測癌”系誤讀,科普標題黨扭曲公眾科學素養

浙江大學腫瘤研究所胡汛團隊的研究被媒體解讀成“小蘇打餓死癌細胞”

這些科普標題黨刻意誤導、傳遞錯誤知識,甚而扭曲了公眾的科學思維和科學素養

在信息洪流的時代,靠標題抓取眼球似乎變成一件“政治正確”的事情,標題黨也成了這個時代的流行病。不過,一般新聞的標題黨還能容忍,影響也不大,例如之前流傳很廣的《震驚!著名LOL玩家和DOTA玩家互斥對方不算男人 現場數萬人圍觀》(實際上只是林俊杰和周杰倫合唱《算什麼男人》)。但是,如果涉及到科學新聞、醫學新聞,一味追求標題黨和點擊率,輕則傳遞錯誤知識,誤導公眾,重則直接影響社會公眾的科學思維和科學素養。

上述第一類標題黨自不必説,久而久之的結果就是,公眾遇到類似的專家言論只會用情緒作答,簡單粗暴,自動屏蔽正確的、科學的思維和認知方式。

相比第一種,第二類標題黨的危害則相對“曲折”一些。在食品工程博士、知名科普作家雲無心看來,公眾最開始被“誇大”的科學結論吸引,但是經過專家的“闢謠式”澄清後,又會產生“原來這一切都是假的”的印象,徹底否定科學研究的事實(具體可參見較真方法論分析文章《“滴血測癌”和“魚腥草致癌”怎成謠言》)。實際上,相關研究確實存在,而且有一定的突破,卻因為譁眾取寵的標題導致這些研究無人問津,不利於公眾科學素養的整體提升。

“傳播性”和“準確性”的博弈是科學新聞面臨的實際問題,現在的情況是有些媒體機構更看重傳播性而忽視了準確性和科學性。以“滴血測癌”為例,如果標題換成“一滴血就能評估癌症患者病情變化”,恐怕不會引起太大的水花。但無論如何,在科學報道中,科學準確是第一位的。媒體機構不能為了點擊率而成為謠言的始作俑者,更不能讓公眾在面對科學新聞時形成本能反應:要麼上來就質疑,要麼坐等被反轉。

解決之道:左手規範媒體機構,進行評比分類;右手給公眾提供辨別科學假新聞的實用指南

治理科普標題黨,國外有很多富有實操性的經驗值得借鑑,例如,美國科學網站realclearscience就根據“基本可信性”和“媒體競爭力”兩個維度對媒體機構進行評比,標出不同的色塊,評選出最可信、最注重科學事實、內容最詳實的媒體機構,其中《自然》和《科學》雜誌是“上上之選”,他們都設有面向大眾閲讀的通俗文章。其他很多媒體機構要麼內容質量不高,要麼科學性不足、不夠嚴謹(包括標題黨)。這個工作可以借鑑,當然具體細節需要再討論,包括標準體系如何制定,主導評比的機構是誰,以及要做到公開透明。

今日話題:“滴血測癌”系誤讀,科普標題黨扭曲公眾科學素養

美國科學網站製作的媒體機構評比表:橫軸表示基本可信性,縱軸表示媒體競爭力,左上角的媒體是“上上之選”

而面對大眾,科學網站應該提供實用的分辨科學新聞操作指南,可借鑑的是美國的naked facts網站,他們最近公佈了七個小貼士,當你閲讀到“重大突破”的科學新聞時就可以用得上,這些小建議包括:文章有沒有提到相關的證據?該項研究是誰做的?幕後金主是誰?誰又從中獲利?該研究最初發表在什麼地方?研究類型是什麼?報道這個故事的人(機構)又是誰?以後,當科學新聞的標題裏再出現“好消息”“震驚”“重大突破”的字眼時,不妨多追問自己這幾個問題,到時候也就很難輕信某一篇報道,或者被“闢謠文”輕易唬住而否定真實的研究。

今日話題:“滴血測癌”系誤讀,科普標題黨扭曲公眾科學素養

七招辨別虛假科學新聞,來源:naked facts

結語

科學報道,目的在於傳播科學知識,提升科學素養。“標題黨”當道,既誤導公眾,也讓科學素養的提升面臨障礙。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20 字。

轉載請註明: 今日話題:“滴血測癌”系誤讀,科普標題黨扭曲公眾科學素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