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15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15日從中國地震局獲悉,為進一步提高地震監測預報能力和水平,全面推進防震減災工作高質量發展,該局制定併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地震監測預報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用3至5年時間,通過健全地震長中短臨預報責任體系,完善國家級業務單位、省地震台、地震監測中心站三級業務架構。
同時,夯實監測工作基礎,健全完善地震監測預報工作機制,強化科技支撐,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紮實推進地震監測預報業務現代化建設,實現地震長期預報更加科學,中期預報準確率不斷提高,短臨和震後趨勢預報取得重要進展。
根據最新發布的該實施意見,中國地震局構建完善長中短臨地震預報業務體系具體包括四方面內容:
一是持續提升地震長期預報的科學性。建設強震危險源識別的基礎信息數據庫,構建完善南北地震帶、天山地震帶、祁連山地震帶、華北等重點地區主要斷層動力學模型,優化基於科學模型的強震綜合概率預測技術,動態識別7級以上強震危險源,持續更新長期危險區確定結果。
二是不斷提高地震中期預報的準確性。以構造協作區為主體,系統總結強震前地震活動和地球物理異常時空特徵,科學評價中期預報技術方法效能,改進完善地震大形勢綜合預測技術,動態調整年度危險區確定依據及相應權重,滾動研判年度地震趨勢和危險區。
三是力爭地震短臨和震後趨勢預報取得重要進展。完善國家、省、市縣地震部門緊密結合的震情短臨跟蹤協同工作機制,健全地震異常報告、現場核實和滾動會商制度,強化震情跟蹤流動觀測,加強宏觀異常分析應用,豐富地震序列判定技術方法,分區完善短臨和震後綜合預測指標,優化震情會商技術方案,着力提升地震短臨和震後趨勢預報水平。
四是加強地震長中短臨預報一體化。充分發揮長期預報對中期預報的指導作用,逐年滾動評價長期危險區發震緊迫程度,提高年度地震趨勢預測和危險區確定的科學水平;以年度危險區為重點,紮實開展震情短臨預報實踐,每季度、每月動態評估西部6級、東部5級以上地震發震危險性,不斷強化長中短臨預報業務有機結合與銜接。(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