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末,朋友跟我説了一件讓人很揪心的事。
有一天,朋友剛收拾好滿地的玩具,就發現2歲的女兒用蠟筆在牀單上玩起了“填色”遊戲,場面非常混亂。朋友氣了個半死,忍不住吼了孩子:“都跟你説了不要亂畫!你是聾了嗎?!”
孩子嚇得呆住了,手一哆嗦,蠟筆掉在地上也不敢撿。
朋友以為這只是一次微不足道的對話,可沒想到,卻帶去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從那以後,孩子再也沒有碰過蠟筆。”
説到這裏,朋友突然嘆了口氣:“我特別能理解孩子的感受。我還小的時候,我媽也曾經這樣吼我,直到現在,我都記得當時我有多恐懼,多害怕。”
很多人不知道,吼娃不僅影響孩子的心理,還會影響孩子的智商。
比吼娃更好的方法,我都幫你整理好了。
語言暴力,真的會影響孩子智商
科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他們找了兩個3歲的孩子做了一次大腦掃描。
2個孩子同齡、同性別、家境也類似,唯一不同的是,一個孩子經常被誇,一個經常被罵。
結果,他們的大腦掃描圖,竟出現天壤之別。
經常被罵的孩子,大腦明顯小了一大圈。腦容量變小了,智力發育也就會嚴重受損。
哈佛大學醫學院馬丁泰徹博士還發現:
經常遭到父母吼叫、辱罵、詛咒等言語暴力的孩子,長大後言語智商平均只有112分,比那些沒有遭受言語暴力的孩子低12分。
江西省有一對黎氏夫妻,家族從沒有過精神病史,但他們的三個兒子中,卻有兩個得了精神分裂。
精神病專家到黎家瞭解情況後,才知道,黎家兩個兒子的精神分裂,竟然是爸媽吼出來的。
黎亮勝不堪父母的言語暴力,早早就離開了家外出打工,才有幸逃脱“變瘋”的命運。
心理學上有個現象叫做“暗示效應”,父母在吼罵孩子時,會給孩子帶來否定、批判的消極心理暗示。
長此以往,孩子就會漸漸地將這些消極評判,內化成對自己的評價,直到真的變成了父母嘴裏的“壞孩子”“笨孩子”。
父母的每一句吼罵,影響的不止是孩子的心靈健康,更是真實的在傷害孩子的智力。
被吼叫長大的孩子
需要一生來治癒
美國社會學家莫里·斯特勞斯的一項調研結果發現,將近90%的家長,都吼過孩子。
許多父母都認為,“吼”不過就是一種教育方式,只要不動手,對孩子就沒什麼影響,但事實上,孩子的內心承受了極大壓力。
節目《超級育兒師》中,就有這樣一個“暴躁”的媽媽,平時跟孩子交流全靠“吼”。
在這位媽媽的眼中,孩子經常無理取鬧,是個蠻不講理的“愛哭鬼”,“吼”只是為了教育孩子,並沒有什麼錯。
後來,節目組將媽媽帶到了一個聲音體驗場所,讓她聽一段事先錄製的聲音。
當自己的怒吼聲從音響裏傳來時,這位媽媽瞬間就崩潰了,她蹲下來顫抖地捂住了耳朵,無法相信這個令人恐懼的、歇斯底里的聲音竟然就是平時的自己。
成年人尚且無法忍受吼叫帶來的負面能量,更何況是孩子?
吼叫也是言語暴力的一種,父母的怒吼,其實就是用負面情緒肆無忌憚地攻擊孩子,讓孩子時刻活在不安與恐懼之中。
知乎上看過一個問題:那些被吼大的孩子後來都怎樣了?有位答主的回答十分令人心疼。
答主和她的兩個弟弟,就是在母親的怒吼聲中長大的。小時候,母親經常因為一些小事,對他們打擊辱罵。
直到現在,姐弟三人都長大了。
答主的一位弟弟因為性格陰鬱悲觀,老婆跟他提出了離婚。另一位弟弟,雖然經濟能力不錯,但是因為心理原因一直無法進入親密關係。
至於答主自己,在人際交往方面也存在着障礙,家庭不幸福,現在正準備離婚。
英國教育協會教授斯塔彭認為:對孩子怒吼,特別是重複不斷地斥責孩子,孩子受到的傷害比被打更嚴重!
活在父母怒吼聲中的孩子,無法信任他人,同樣無法認可自己。長此以往,孩子只會越來越不願意表露自我,出現陰鬱、自卑、自閉等心理問題。
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人,來自父母的吼聲,無疑是將孩子的信任與依賴放在腳下踐踏,讓孩子的心蒙上一輩子都抹不去的傷痛。
不吼不罵,應該怎麼教孩子?
既然“吼”的危害這麼大,那麼當問題出現時,不吼應該怎麼教孩子?
心理學家馬歇爾·盧森堡曾在《非暴力溝通》中,給出了一套和諧的溝通法則,運用在親子間的溝通和教育中,也十分合適。
1、可以批評,但不要批判;講事實,但不要惡語中傷
小區有位媽媽,因為孩子亂扔玩具,沒少罵孩子:“跟你説八百遍啦!玩具要收好,每次都不聽!”
有一次,孩子忍不住頂嘴:“哪有每次,昨天我明明就收拾了。”
媽媽覺得孩子就是在“狡辯”,不由分説又罵了一通。
自那以後,孩子變本加厲,一次玩具也不收了。
對於孩子的錯誤行為,要客觀、公正地去評價,不要帶着批判的態度。因為批判並不會讓孩子明白自己的錯誤,反而會加重逆反心理。
我們完全可以換一種説法來評價孩子:
“今天你沒有收玩具哦,前天也是這樣,但是昨天就做得很好,收拾得非常整齊,媽媽為你感到高興,希望你能繼續堅持。”
2、傾聽孩子的需求,不要“我覺得”,而是“你覺得”
表妹之前帶孩子去逛超市,孩子看上一頂巨大的帳篷,死活都要買,還賴在地上撒潑打滾。
表妹安撫了孩子後,問她為什麼要帳篷。孩子説:“爸爸放假老是睡覺,有了帳篷,爸爸就能在外面睡覺,帶我出去玩了。”
表妹這才知道,孩子真正的需求並不是帳篷,而是父親的陪伴。
孩子的每個行為背後,都有相應的動機。
孩子出現問題行為時,不妨多問問自己“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做?”“孩子到底想要什麼?”
只有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瞭解孩子真正的需求,才能對症下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3、用孩子容易理解的語言溝通,孩子會更願意“聽話”
心理學家簡·尼爾森在《正面管教》中,講過一個案例。
一個孩子,年僅6歲,就可以把被子鋪地整整齊齊,甚至通過了軍隊檢驗。
朋友們都很好奇:“我家的孩子無論怎麼管教,都不肯疊被子,為什麼你家的孩子不但聽話,還能做這麼好呢?”
這位媽媽回答:
“其實我的孩子一開始也是屢教不改,後來我發現,他不是不聽話,而是我説的方法,他聽不懂。後來我把牀單都改成格子的,讓他按照線來摺疊,他很容易就做到了,也就願意聽我的指令了。”
孩子永遠是孩子,對大人來説再簡單不過的事,對孩子來説可能都是陌生的新事物。
所以,當孩子犯錯時,先不要着急,先觀察下自己的教育方法,是不是超出了孩子理解的範圍。如果是,請給出更簡單易懂的具體指令,這樣,孩子就更願意“聽話”了。
當然,“戒吼”是個長期的過程,哪怕上面的方法都嘗試一遍,還是會有無數個瞬間,氣得想要爆炸。
這很正常,壓抑不住怒氣時,也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
溝通是一門學問,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不斷地去試錯,糾正,和學習。
只要父母永遠保有成長意識,給予孩子更多的愛與肯定,總有一天能戒除壞脾氣,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End——
作者:斜風竹。用筆尖觸摸靈魂,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