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觀察 | 左右美國大選的三大真相①經濟篇:給誰投票,我的錢袋來做主
距2020年美國大選投票日還有不到10天。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與尋求連任的美國總統特朗普,也早已完成了最後一輪“面對面”交鋒。
在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這場四年一度的重磅選戰讓美國民眾操碎了心,也讓其充滿前所未有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有分析稱,不到最後一刻,你無法得知誰能勝出,不過,即使到了最後一刻,你也可能無從知曉到底誰會入主白宮。
今日起,紅星新聞推出“左右今年美國大選的三大真相——經濟、種族和疫情”特別報道。這三大真相中的前兩項,雖然在每屆的美國大選中都被不斷提及,甚至成為重要議題,但沒有哪次像今年這樣能起到關鍵作用,即,或能左右美國大選投票;而第三項,則是今年美國大選遇到的新問題。
KIM曾經在紐約曼哈頓第二大道轉角處經營了6年的咖啡館生意,問及他的投票意向時,KIM很糾結卻肯定地説,雖然在他看來特朗普是個“笑話”,但在疫情經濟環境下,其對中小企業主的支持和刺激政策是可觸摸的。
他還舉例稱,最近,由“長島響亮多數”(Long Island Loud Majority)組織的支持特朗普連任車隊遊行,也多少體現了這一點,“隨着投票日的臨近,越來越多的紐約州選民打破沉默表示支持特朗普。”
而同樣在紐約生活,在東30街開五金店的老闆Laura看來,特朗普就是一個“滿嘴謊話的人”。Laura列舉了一系列在她看來特朗普的“差勁表現”:檢測盒子不及時到位、“薪資保障計劃”(PPP)都給了他的“好朋友”、誤導民眾不戴口罩……
回憶起疫情之初的情況,Laura依然氣得發抖。她認為,要不是紐約州州長科莫和紐約市市長白思豪,“紐約城早就被瘟疫埋葬了”。
據悉,美國經濟部門將於當地時間29日公佈第三季度的GDP數據。儘管該數據還沒有出爐,但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道,經濟學家們預測,在經歷了第二季度的暴跌之後,美國第三季度GDP將有可能迎來破紀錄的暴漲,預期漲幅將超過30%。
而美國勞工部本月2日公佈的數據顯示,9月美國失業率環比下降0.5個百分點至7.9%,連續五個月下滑,但仍遠高於新冠疫情暴發前的水平。美國商業新聞網MarketWatch報道稱,事實上這7.9%的失業率並沒有想象中的美好,因為9月份有將近70萬人停止尋找工作、退出了勞動市場,因此這些人根本沒有在失業率的統計數據之內。
【特朗普支持者】
從沒見過如此安靜的紐約夜
政府關停商業活動“帶來巨大傷害”
事實上,被新冠疫情重創的遠不只KIM這樣的中小企業主,一些大型商業機構特別是服裝與零售業,在美國疫情中損失尤其慘重。
據美國《星島日報》報道,紐約市所有商業,包括購物商場密集的皇后區艾姆赫斯特、法拉盛、牙買加等大型商場,在3月紐約州市實施“暫停”行政令後,商業區人流鋭減99%,商業活動完全停擺;曼哈頓中城、下城區的商業也難獨善其身,生意無一倖免遭到巨大損失,羅倫泰勒百貨公司、21世紀等老牌百貨商店在疫情中永久關門。
KIM至今記得,3月22日是一個週日。那天,夜幕下的紐約街頭依舊熙熙攘攘,晚上八點,紐約州州長科莫簽署的“暫停”(PAUSE)行政令生效,同時執行“十項計劃”,包括所有非必要行業一律關閉、禁止營業;所有非必要行業的任何聚會一律取消或無限期推遲;無必要事由不得在外聚集;所有營業場所必須符合社交距離相關規定等等。
當晚,KIM像往常一樣打烊關店。曼哈頓第二大道的這家咖啡館,他已經經營了6年,因為守着轉角的黃金地勢,一直以來都是附近學生、上班族的最愛。KIM喜歡看顧客圍坐在木色的咖啡桌旁,享受地或匆忙地用着早餐或下午茶,也享受着打烊後六名員工一個接一個向他道別:“明天見!”他説,這樣的小細節總是給人希望和温暖。
回憶起最後一個“明天見”的時候,KIM哽咽了。5月22日,“暫停”行政令執行兩個月,KIM把員工留下來,一起吃了頓簡餐,一起算了筆賬:行政令實施前,咖啡館每天平均有120單,生意好的時候達到200單;如今,只有一半都不到。儘管如此,成本費用卻一點沒減少,租金、保險、人工、原料、設備、包裝……KIM説,真的是入不敷出了。
那個晚上大家各自散去,KIM的心裏十分難過。他想去酒吧喝一杯,酒吧不開門;他想去找朋友訴訴苦,又考慮到社交距離而作罷。他説他在紐約二十多年,從來沒見過夜晚的紐約城是如此安靜。
KIM説,他認為,民主黨掌權的(紐約)市政府和州政府關停商業活動的舉動,給中小企業主“帶來巨大傷害”,此外,其應對暴動和犯罪的“不得力”使老百姓信心喪失,安排酒店安置無家可歸的人又使得紐約富人紛紛棄城而去……相較而言,“特朗普在疫情經濟環境下對中小企業主的支持和刺激政策是可觸摸的”。
KIM不是一個容易放棄的人,他開始轉型,在網站上賣起了各種生活必需品。隨着生意慢慢轉好,他又請回了原來的兩名員工,一起收集訂單、規劃路線,送起了外賣。一時間,紐約大街上出現了各種像他們這樣的外賣小哥,有的騎電動車,有的腳踩自行車,有的騎電動滑板車……
疫情暴發後,聯邦政府執行“薪資保障計劃”(PPP),計劃的第一輪向小企業發放了3490億美元的可免除政府擔保貸款,以幫助小企業支付與工資、公用事業、抵押貸款和租金相關的費用。初始資金在13天內用盡,紐約只有20%的中小企業得到貸款。
幸運的是,Kim在第二波貸款發放時申請獲得批准,雖然數額不大,對他來説卻是個關鍵的緩解。根據當地用户評論網站Yelp的數據,從3月1日至9月11日,紐約市有近6000家企業關門倒閉,近40%的中小企業申請破產。Kim自我解嘲地説,自己在更不幸的人羣中還算是幸運的。
【特朗普反對者】
如今市民上街自覺佩戴口罩
就是“對民主黨的信任”
相比之下,東30街上的五金店老闆Laura的生意相對要好一些。
在美國,建築業是必需行業之一,不受疫情影響正常作業,加上很多民眾不能出門,搞搞室內裝修、佈置院子、改造地下室,成了疫情期間的一大消遣,材料供應商反而賺得更多。
提及2020年大選的總統候選人之一特朗普,一家都是民主黨支持者的Laura憤怒地表示,“特朗普是美國的一大尷尬(big embarrassment)!”“數落”起特朗普的樁樁“不是”,Laura簡直停不下來:檢測盒子不及時到位、“薪資保障計劃”(PPP)都給了他的“好朋友”(Laura沒能申請到PPP貸款,據她稱,第一波貸款很多流向了大公司)、誤導民眾不戴口罩、出“餿主意”注射清潔劑、慫恿白人至上主義分裂國家、扭曲奧巴馬政策往自己臉上“貼金”……
Laura説,要不是紐約州州長科莫和紐約市市長白思豪,“紐約城早就被瘟疫埋葬了”。她指着店門口“沒有口罩禁止入內”的牌子説,那些“共和黨的‘自由主義戰士’一開始挑戰我,堅決不戴口罩,他們威脅砸我的店、在社交媒體上恐嚇要讓我的店臭名遠揚……愚蠢至極!”回憶起疫情之初小店的“生存挑戰”,Laura依然氣得發抖。
後來州政府下達行政令,進入室內必須佩戴口罩,市政府還免費給社區發放口罩。紐約市安排了大量的衞生檢查員,經常性地對室內經營場所突擊檢查,不符合規定就罰款甚至關張……有了政策和物資上的支持,Laura給不戴口罩的顧客提供口罩,如果他們不戴強行入店,她就報警。現在,紐約市民絕大部分只要出門就戴上口罩,Laura覺得,這不僅是政府大力宣傳和執行罰款制度的結果,也是“對民主黨的信任”。
10月初以來,紐約疫情反彈嚴重。紐約市發佈“找到你所在的區”(Find Your Zone)的彩色地圖,將紐約各區域分為紅色、橙色和黃色,每種顏色所在的地區有不同級別的限制,以幫助紐約人追蹤他們是否生活在疫情高度集中地區。在病例激增的布魯克林,政府還提供了免費新冠病毒測試。
一些人“逃離”紐約的同時,蘋果、亞馬遜、谷歌、臉書卻相繼宣佈增加在紐約的辦公場所和員工人數。根據錫耶納學院10月11日至周13日進行的一項民調顯示,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在紐約州領先特朗普32個百分點,僅在紐約上州地區,拜登也領先10個百分點,而這一地區是2016年大選中紐約州特朗普主要支持者所在地。
紅星新聞特約記者 郭浩芬 紐約報道
編輯 李彬彬